《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八 (5)
卷之四十八 (5)
1. 一百四十四、齒不生候
齒是骨之所終,而為髓之所養也。小兒有稟氣不足者,髓即不能充於齒骨,故齒久不生。
白話文:
牙齒是骨頭的末端,由骨髓來滋養。小孩子有先天體質虛弱的,骨髓就無法充分供給牙齒骨骼養分,所以牙齒會很久都長不出來。
2. 一百四十五、齒痛風齲候
手陽明、足陽明之脈,併入於齒。風氣入其經脈,與血氣相搏,齒即腫痛,膿汁出,謂之風齲。
白話文:
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的脈絡,都匯聚到牙齒。當風邪侵入這些經脈,與體內的血氣互相搏擊,牙齒就會腫脹疼痛,甚至流出膿液,這種情況就稱為風齲。
3. 一百四十六、齒根血出候
手陽明、足陽明之脈,併入於齒。小兒風氣入其經脈,與血相搏,血氣虛熱,即齒根血出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的脈絡,都與牙齒相連。小孩子若受到風邪侵入這些經脈,風邪與血相搏結,如果同時又有血氣虛弱或有熱象,就會導致牙齦出血。
4. 一百四十七、數歲不能行候
小兒生,自變蒸至於能語,隨日數血脈骨節備成。其臏骨成,即能行。骨是髓之所養,若稟生血氣不足者,即髓不充強,故其骨不即成,而數歲不能行也。
白話文:
小孩剛出生後,從身體發育變化的階段直到能夠說話,身體的血脈和骨骼關節會隨著日子一天天發育成熟。當膝蓋骨發育完成,就能夠開始走路。骨頭是靠骨髓來滋養的,如果天生體質血氣不足,就會導致骨髓不夠充足強壯,使得骨頭無法及時發育完成,因而會有好幾歲還不能走路的情形。
5. 一百四十八、鶴節候
小兒稟生血氣不足,即肌肉不充,肢體柴瘦,骨節皆露,如鶴之腳節也。
白話文:
小孩天生氣血不足,就會肌肉不發達,身體和四肢都乾瘦,骨頭關節都突出來,看起來像鶴的腳關節一樣。
6. 一百四十九、頭髮黃候
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血氣華於發。若血氣不足,則不能潤悅於發,故發黃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的氣血,會表現在頭髮的光澤上。如果氣血不足,就不能夠滋潤頭髮,所以頭髮就會變黃。
7. 一百五十、頭髮不生候
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華在發。小兒有稟性少陰之血氣不足,即發疏薄不生。亦有因頭瘡而禿落不生者,皆由傷損其氣血,血氣損少,不能榮於發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它的精華會表現在頭髮上。有些小孩因為天生腎經的氣血不足,就會頭髮稀疏,長不出來。也有些是因為頭上長瘡,導致頭髮脫落長不出來。這些都是因為損傷了氣血,氣血虛弱不足,無法滋養頭髮的緣故。
8. 一百五十一、惛塞候
人有稟性陰陽不和,而心神惛塞者,亦有因病而精采暗鈍,皆由陰陽之氣不足,致神識不分明。
白話文:
有些人天生體質陰陽不協調,導致心神昏沉閉塞;也有人是因為生病,使得精神氣色黯淡遲鈍,這些都是因為體內陰陽之氣不足,以致於神智不清。
9. 一百五十二、落床損瘀候
血之在身,隨氣而行,常無停積。若因墮落損傷,即血行失度,隨傷損之處即停積。若流入腹內,亦積聚不散,皆成瘀血。凡瘀血在內,顏色萎黃,氣息微喘,澀澀小寒,吸吸微熱,或時損痛也。
白話文:
身體裡的血,是隨著氣的運行而流動的,正常情況下不會停滯積聚。但如果因為跌倒或摔傷,導致血的運行失去常軌,就會在受傷的地方停積。如果流到腹腔內,也會積聚不散,這些都形成了瘀血。凡是體內有瘀血的人,臉色會變得枯黃,呼吸會有些微喘,感覺身體有點澀澀的、微微發冷,有時又會覺得微微發熱,而且可能會有時不時的疼痛感。
10. 一百五十三、唇青候
小兒臟氣不和,血虛為冷所乘,即口唇青皅。亦有臟氣熱,唇生瘡,而風冷之氣入,瘡雖瘥,之後血色不復,故令唇青。
白話文:
小孩因為內臟的氣機不調和,加上血氣虛弱,受到寒冷侵襲,就會出現嘴唇發青的現象。也有可能是內臟有熱,嘴唇長瘡,後來風寒之氣進入,雖然瘡好了,但是之後嘴唇的血色沒有恢復,所以才導致嘴唇發青。
11. 一百五十四、無辜病候
小兒面黃髮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日月,遂致死者,謂之無辜。言天上有鳥,名無辜,晝伏夜游。洗浣小兒衣席,露之經宿,此鳥即飛從上過。而取此衣與小兒著,並席與小兒臥,便令兒著此病。
白話文:
嬰兒臉色蠟黃,頭髮直豎,時常發高燒,吃東西卻不長肉,這樣積累了很久,甚至導致死亡的,就稱為「無辜」。傳說天上有種鳥,名叫無辜鳥,白天躲藏,夜晚活動。如果把嬰兒的衣服和蓆子洗過後,放在外面過夜,這種鳥就會飛過上面。若把這些被鳥飛過的衣服給嬰兒穿,或讓嬰兒睡在被鳥飛過的蓆子上,就會讓嬰兒染上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