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七 (4)
卷之四十七 (4)
1. 九十六、卒痢候
小兒卒痢者,由腸胃虛,暴為冷熱之氣所傷,而為卒痢。熱則色黃赤,冷則色青白,若冷熱相交,則變為赤白滯痢也。
白話文:
小孩突然腹瀉,是因為腸胃虛弱,突然受到冷熱之氣的侵襲,才會引起急性腹瀉。如果是熱引起的,大便顏色會是黃色或紅色;如果是冷引起的,大便顏色會是青色或白色;如果冷熱交雜,就會變成紅白相間的痢疾。
2. 九十七、久痢候
春傷於風,至夏為洞泄。小兒春時解脫,為風所傷,藏在肌肉,至夏因為水穀痢,經久連滯不瘥也。
凡水穀痢久,腸胃虛,易為冷熱。得冷則變白膿,得熱則變赤血,若冷熱相加,則赤白相雜。痢久則變腫滿,亦變病䘌,亦令嘔噦,皆由痢久脾胃虛所為也。
白話文:
春天如果受了風邪侵襲,到了夏天就會變成腹瀉不止。小孩子在春天時穿得太少,被風邪所傷,邪氣潛藏在肌肉之中,到了夏天因為吃了食物不乾淨而腹瀉,長期下來一直無法痊癒。
凡是因食物不潔引起的腹瀉,如果拖延很久,會導致腸胃虛弱,容易受到寒熱影響。如果受寒,大便會變成白色膿狀;如果受熱,大便會變成帶血的紅色;如果寒熱同時存在,大便就會出現紅白相間的情況。腹瀉拖久了還會引起腹脹、腫脹,甚至還會導致脫肛、嘔吐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腹瀉過久導致脾胃虛弱所引起的。
3. 九十八、重下痢候
重下痢者,此是赤白滯下,利而挾熱多者,熱結肛門,痢不時下,而久𠸯氣,謂之重下痢也。
白話文:
嚴重的腹瀉,通常是赤痢或白痢混雜,而且拉肚子時伴隨發熱的情況較多。這種情況會導致熱邪阻塞肛門,使得痢疾無法順利排出,久而久之會產生腸道脹氣,這種狀況就稱為嚴重的腹瀉。
4. 九十九、痢如膏血候
此是赤痢腸虛極,腸間脂與血俱下,故謂痢如膏血也。
白話文:
這是赤痢病到腸道極度虛弱的狀況,腸子裡的脂肪和血一起排出,所以說拉出來的痢疾像油脂和血一樣。
5. 一百、蠱毒痢候
歲時寒暑不調,而有毒癘之氣,小兒解脫,為其所傷,邪與血氣相搏,入於腸胃,毒氣蘊積,值大腸虛者,則變痢血。其痢狀,血色蘊瘀如雞鴨肝片,隨痢下。此是毒氣盛熱,食於人臟,狀如中蠱,故謂之蠱毒痢也。
白話文: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正常,產生有毒的疫氣,小孩子剛脫離母親的保護,容易受到這些毒氣的傷害。毒邪之氣和體內的氣血互相搏鬥,侵入腸胃,毒氣積聚在那裡。如果剛好大腸虛弱,就會變成痢疾,而且拉出來的血顏色暗紅瘀滯,像雞鴨的肝臟切片一樣,隨著痢疾一起排出。這是因為毒氣太過旺盛且熱,侵蝕了人體的內臟,情況像中了蠱毒一樣,所以稱這種痢疾為蠱毒痢。
6. 一百一、痢兼渴候
此是水穀痢,津液枯竭,腑臟虛燥則引飲。若小便快者,痢斷渴則止。若小便澀,水不行於小腸,滲入腸胃,渴亦不止,痢亦不斷。凡如此者,皆身體浮腫,脾氣弱,不能剋水故也。亦必眼痛生障。小兒上焦本熱,今又痢,下焦虛,上焦熱氣轉盛,熱氣熏肝故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水穀痢導致體內津液枯竭,腑臟虛弱乾燥,所以會想喝水。如果小便順暢,痢疾停止後口渴也會跟著停止。如果小便不順暢,水分無法從小腸排出,反而滲入腸胃,口渴就不會停止,痢疾也不會好。凡是出現這種情況,通常都會全身浮腫,這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控制水分的緣故。而且,通常也會出現眼睛疼痛和視力模糊的症狀。小孩子的上焦本來就比較容易有熱,現在又拉肚子,導致下焦虛弱,上焦的熱氣更加旺盛,熱氣薰蒸肝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