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四 (2)

1. 四十八、產後渴利候

渴利者,渴而引飲,隨飲隨小便,而謂之渴利也。膀胱與腎為表裡,膀胱為津液之府。婦人以腎系胞,產則血水俱下,傷損腎與膀胱之氣,津液竭燥,故令渴也。而腎氣下通於陰,腎虛則不能制水,故小便數,是為渴利也。

白話文:

產後口渴而且小便頻繁,這種情況稱為「渴利」。所謂渴利,就是指口渴想喝水,喝了水就馬上小便,這就叫做渴利。膀胱和腎臟互為表裡,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地方。婦女的子宮與腎臟相連,生產時會流失大量的血液和羊水,損傷腎臟和膀胱的氣,導致津液枯竭,所以才會感到口渴。而腎氣下達於陰部,腎氣虛弱就不能控制水分,因此小便頻繁,這就是渴利的原因。

2. 四十九、產後小便數候

胞內宿有冷,因產氣虛,而冷發動,冷氣入胞,虛弱不能制其小便,故令數。

白話文:

產婦的膀胱內如果原本就有寒氣,加上生產時耗損氣力導致身體虛弱,這時寒氣就會發作。寒氣進入膀胱,身體虛弱無力控制小便,因此小便次數就會變多。

3. 五十、產後尿血候

夫產傷損血氣,血氣則虛,而挾於熱,搏於血,血得熱流散,滲於胞,故血隨尿出,是為尿血。

白話文:

婦女產後因為損傷了血氣,導致血氣虛弱,又同時夾帶著熱邪,熱邪與血相搏擊。血遇到熱就會加速流動、散開,滲漏到膀胱,因此血隨著尿液排出,這就是產後尿血。

4. 五十一、產後大小便血候

夫產傷動血氣,腑臟勞損,血傷未復,而挾於熱,血得熱則妄行。大腸及胞囊虛者,則血滲入之,故因大小便而血出也。

白話文:

產婦生產時損傷了氣血,導致臟腑勞損,血的損傷尚未恢復,又受到熱邪影響,血遇到熱就會不循常規地亂跑。如果大腸和膀胱虛弱,血就會滲入其中,所以才會隨著大小便排出血。

5. 五十二、產後大小便不通候

大小腸宿有熱,因產則血水俱下,津液暴竭,本挾於熱,大小腸未調和,故令大小便澀結不通也。

白話文:

產後如果大小腸內原本就有熱,加上生產時流失大量血液和水分,導致身體津液快速耗竭,原本就有的熱邪會更加嚴重,使得大小腸的功能失調,所以會造成大小便乾澀、難以排出的情況。

6. 五十三、產後大便不通候

腸胃本挾於熱,因產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腸胃痞澀,熱結腸胃,故大便不通也。

白話文:

產婦本來腸胃就容易有熱,加上生產時又失血、失水,導致體內津液乾枯燥熱,腸胃運行不順暢、阻塞,熱邪鬱結在腸胃,所以才會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