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三十八 (2)
卷之三十八 (2)
1. 四十、崩中候
崩中者,腑臟傷損,衝脈、任脈血氣俱虛故也。衝任之脈,為經脈之海,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腑臟。若無傷,則腑臟平和,而氣血調適,經下以時;若勞動過度,致腑臟俱傷,而衝任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然暴下,謂之崩中。
診其寸口脈微遲,尺脈微於寸,寸遲為寒在上焦,但吐耳。今尺脈遲而弦,如此小腹痛,腰脊痛者,必下血也。
白話文:
崩中這種病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臟腑受到損傷,導致衝脈和任脈的血氣都虛弱的緣故。衝脈和任脈是經脈的總匯,血氣運行時,對外循行於經絡,對內濡養臟腑。如果沒有受到損傷,那麼臟腑就會平和,氣血也會調順,月經就能按時來潮;但如果過度勞累,導致臟腑都受到損傷,使得衝脈和任脈的氣虛弱,不能約束經血,所以才會突然大量出血,這就叫做崩中。
診斷時,如果發現寸口的脈象微弱且遲緩,尺脈的脈象又比寸脈更微弱,寸脈遲緩代表上焦有寒,只會想嘔吐。但現在尺脈遲緩又帶有弦脈,像這樣伴隨著小腹疼痛、腰背疼痛的,就一定是會出血的。
2. 四十一、白崩候
白崩者,是勞傷胞絡,而氣極所為。肺主氣,氣極則肺虛冷也。肺臟之色白,虛冷勞極,其色與胞絡之間穢液相挾,崩傷而下,為白崩也。
白話文:
白崩這種情況,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子宮的脈絡,導致氣血運行到了極限。肺臟主管氣,氣虛到極點就會使肺變得虛弱寒冷。肺臟的顏色是白色,當它因虛寒勞累到極點時,就會和子宮脈絡之間的污穢液體混合在一起,然後崩潰脫落而下,這就是白崩。
3. 四十二、崩中五色俱下候
崩中之病,是傷損衝任之脈,衝任之脈皆起於胞內,為經脈之海。勞傷過度,衝任氣虛,不能統制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五臟皆稟血氣,五臟之色,隨臟不同;傷損之人,五臟皆虛者,故五色隨崩俱下。其狀:白崩形如涕,赤崩形如紅汁,黃崩形如爛瓜汁,青崩形如藍色,黑崩形如干血色。
白話文:
崩漏這種病,是因為損傷了衝脈和任脈。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內部,是經脈的海洋。如果過度勞累,導致衝脈和任脈的氣虛,無法統攝控制經血,就會突然大量出血,這就叫做崩漏。五臟都接受血氣的滋養,五臟的顏色隨著臟腑的不同而有差異。如果因為損傷導致五臟都虛弱的人,就會出現五種顏色的血隨著崩漏一起排出。它們的樣子分別是:白色的崩漏像鼻涕一樣;紅色的崩漏像紅色的汁液;黃色的崩漏像爛瓜汁;青色的崩漏像藍色;黑色的崩漏像乾掉的血塊。
4. 四十三、崩中漏下候
崩中之病,是傷損衝任之脈。衝任之脈皆起於胞內,為經脈之海。勞傷過度,衝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崩而內有瘀血,故時崩時止,淋瀝不斷,名曰崩中漏下。
白話文:
崩漏這種病,是因為損傷了衝脈和任脈。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內部,是經脈匯聚的地方。如果過度勞累,導致衝脈和任脈的氣虛弱,無法約束經血,就會突然大量出血,這就叫做崩中。如果崩漏時體內還有瘀血,就會時而出血時而停止,持續不斷地淋漓出血,這就叫做崩中漏下。
5. 四十四、崩中漏下五色候
崩中之病,是勞傷衝任之脈。衝任之脈起於胞內,為經脈之海。勞傷過度,衝任氣虛,不能統制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而有瘀血在內,遂淋瀝不斷,謂之漏下。漏下不止,致損於五臟,五臟之色,隨臟不同,因虛而五色與血俱下。其狀:白者如涕,赤者如紅汁,黃者如爛瓜汁,青者如藍色,黑者如干血色,相雜而下也。
白話文:
「崩中」這種病,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衝脈和任脈。衝脈和任脈都源於子宮內部,是經脈之海。如果過度勞累,導致衝脈和任脈的氣虛弱,就不能統攝和控制經血,所以會突然大量出血,這就叫做「崩中」。如果體內還有瘀血,就會導致經血淋漓不斷,這就叫做「漏下」。漏下如果一直不止,就會損傷五臟。五臟的顏色各不相同,會隨著臟器的虛弱,導致五種不同顏色的分泌物和血一起流出。症狀是:白色的像鼻涕,紅色的像紅色的汁液,黃色的像爛瓜的汁液,青色的像藍色,黑色的像乾血的顏色,這些不同顏色的分泌物混合在一起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