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八 (4)

1. 三十三、目疱瘡候

目,肝之候也。五臟六腑之精華,上榮於目,腑臟有熱,氣乘於肝,沖發於目,熱氣結聚,故睛上生疱瘡也。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的外在表現。五臟六腑的精華都會向上滋養眼睛,如果體內臟腑有熱,熱氣就會隨著肝經向上衝到眼睛,熱氣聚集在一起,所以在眼珠上就會長出像水泡一樣的東西。

2. 三十四、目膿漏候

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風熱客於瞼眥之間,熱搏於血液,令眥內結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膿汁不盡,謂之膿漏。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在外的表現,也是體內液體向上輸送的通道。當風熱侵襲到眼瞼邊緣時,熱邪與血液相搏,使得眼角內部結聚,津液不斷地被引導到那裡,因此形成膿汁流不停,這種狀況就稱為膿漏。

3. 三十五、目封塞候

目,肝之外候也,肝氣通於目。風邪毒氣客於瞼膚之間,結聚成腫,腫而瞼合不開,故謂之封塞。然外為風毒結腫,內則蘊積生熱,若腫不即消,熱勢留滯,則變生膚翳、瘜肉、白鄣也。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在外的表現,肝氣是通往眼睛的。風邪毒氣侵入眼皮的皮膚之間,聚集形成腫塊,腫脹到眼皮無法張開,所以稱之為「封塞」。這種情況外在是因為風毒結聚成腫塊,內在則會蘊積產生熱,如果腫脹不能及時消退,熱勢持續停留,就會變化產生角膜翳、息肉、白內障等眼疾。

4. 三十六、目內有疔候

目,肝之外候也。臟腑熱盛,熱乘於肝,氣衝於目,熱氣結聚,而目內變生狀如疔也。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功能的外在表現。當身體內臟的熱氣過盛,熱氣侵襲肝臟,然後向上衝到眼睛,熱氣在眼睛內聚集,就會使眼睛內部產生像疔瘡一樣的東西。

5. 三十七、針眼候

人有眼內眥頭忽結成疱,三五日間便生膿汁,世呼為偷針。此由熱氣客在眥間,熱搏於津液所成。但其熱勢輕者,故止小小結聚,汁潰熱歇乃瘥。

白話文:

人眼睛內眼角的地方,有時會突然長出像小水泡的東西,大約三到五天就會化膿,一般人稱之為「偷針」。這是因為熱氣停留在眼角,熱氣與體內的津液互相搏擊所造成的。只是這種熱勢通常較輕微,所以只會形成小小的結塊,等膿汁潰破、熱氣消退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