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之二十七 (2)
卷之二十七 (2)
1. 二、令生髭候
手陽明為大腸之經,其支絡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間。髭者,是血氣之所生也。若手陽明之經血盛,則髭美而長,血氣衰少則不生。
白話文:
手陽明經是大腸經,它的一條分支從鎖骨上窩出來,往上到頸部,穿過臉頰,進入下牙齦之間。鬍鬚這種東西,是血液和氣所產生的。如果手陽明經的血氣旺盛,鬍鬚就會茂盛又長,如果血氣衰弱不足,鬍鬚就不會生長。
2. 三、白髮候
足少陰腎之經也,腎主骨髓,其華在發。若血氣盛,則腎氣強,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發潤而黑;若血氣虛,則腎氣弱,腎氣弱,則骨髓枯竭,故發變白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正月十日沐發,發白更黑。
又云:千過梳頭,頭不白。
又云:正月一日,取五香煮作湯,沐頭不白。
又云:十日沐浴,頭不白。
又云:十四日沐浴,令齒牢發黑。
又云:常向本命日,櫛發之始,叩齒九通,陰咒曰:太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拘隱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煉,百神受恩。咒畢,嚥唾三過。常數行之,使人齒不痛,發牢不白。一雲頭腦不痛。
《養生方·導引法》云:解發,東向坐,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手掩兩耳。以手復捋頭五,通脈也。治頭風,令發不白。
又云:清旦初起,左右手交互,從頭上挽兩耳,舉;又引鬚髮,即面氣流通。令頭不白,耳不聾。
又云:坐地,直兩腳,以兩手指腳脛,以頭至地。調脊諸椎,利髮根,令長美。坐舒兩腳,相去一尺,以扼腳兩脛,以頂至地十二通。調身脊無患害,致精氣潤澤。髮根長美者,令青黑柔濡滑澤,發恆不白。
又云:伏,解發東向,握固,不息一通,舉手左右導引,掩兩耳。令發黑不白。伏者,雙膝著地,額直至地,解發,破髻,舒頭,長敷在地。向東者,向長生之術。握固,兩手如嬰兒握,不令氣出。不息,不使息出,極悶已,三噓而長細引。一通者,一為之,令此身囊之中滿其氣。
引之者,引此舊身內惡邪伏氣,隨引而出,故名導引。舉左右手各一通,掩兩耳,塞鼻孔三通,除白髮患也。
又云:蹲踞,以兩手舉足五趾,低頭自極,則五臟氣偏至。治耳不聞、目不明。久為之,則令發白復黑。
又云:思心氣上下四布,正赤,通天地,自身大且長。令人氣力增益,發白更黑,齒落再生。
白話文:
白髮的徵兆:
足少陰腎經掌管人的腎臟,腎臟主導骨髓,而頭髮的榮枯反映腎臟的機能。如果身體的氣血旺盛,腎氣就會強健,腎氣強健,骨髓就會充足,頭髮自然就會潤澤烏黑;反之,如果氣血虛弱,腎氣也會衰弱,腎氣衰弱,骨髓就會枯竭,頭髮就會變白。至於如何用湯藥、熨燙、針灸、砭石等方法來治療,各有其正確的配方,還有補養和疏導的方法,會在後面一併附上。
《養生方》說:正月十日洗頭,白髮會轉黑。
又說:每天梳頭上千次,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正月初一,用五種香料煮成湯來洗頭,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每個月的初十洗澡,頭髮就不會變白。
又說:每個月的十四洗澡,能使牙齒堅固,頭髮烏黑。
又說:常常在自己的本命日(生日)梳頭的時候,先叩齒九次,然後默念咒語:「太帝散靈,五老返真,泥丸玄華,保精長存。左拘隱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煉,百神受恩。」咒語唸完,再吞嚥口水三次。經常這樣做,能使牙齒不痛,頭髮堅固不變白,也有人說能使頭部不痛。
《養生方·導引法》中說:解開頭髮,面向東邊坐,雙手握拳,屏住呼吸一次。然後舉起雙手左右引導,用手遮住兩耳。再用手從頭頂向下捋五次,這樣可以疏通血脈。能治療頭風,使頭髮不變白。
又說:每天早上剛起床時,左右手交替,從頭頂向上拉起兩耳,再拉扯鬍鬚和頭髮,這樣可以使臉部的氣血流通。能使頭髮不變白,耳朵不聾。
又說:坐在地上,伸直兩腿,用兩手摸到小腿,再用頭去觸地。這樣可以調整脊椎,有利於頭髮的生長,使頭髮長得又長又美。坐著伸直雙腿,兩腿相隔一尺,用手握住小腿,再用頭去觸地十二次。這樣可以調整脊椎,使身體沒有疾病,並且可以使精氣充沛。頭髮就會長得又長又美,而且顏色青黑,柔軟光滑,永遠不變白。
又說:趴在地上,解開頭髮面向東邊,雙手握拳,屏住呼吸一次,然後舉起雙手左右引導,用手遮住兩耳。這樣能使頭髮變黑不變白。趴著的時候,雙膝跪地,額頭觸地,解開頭髮,撥開髮髻,伸展頭部,讓頭髮平鋪在地上。面向東方,是順應長壽之術。握拳,雙手像嬰兒握拳一樣,不讓氣息散出。屏住呼吸,不讓氣息呼出,直到憋悶到極點,再長長地、慢慢地呼出三次。一次,就是做一次,使身體的氣充滿。
所謂引,就是引導身體內潛藏的惡氣和邪氣,隨著引導的動作排出體外,所以稱作導引。舉起左右手各一次,遮住兩耳,堵住鼻孔三次,可以去除白髮的困擾。
又說:蹲下,用雙手舉起腳的五個腳趾,然後低頭到極限,這樣可以使五臟的氣血平衡。能治療耳朵聽不清、眼睛看不清的毛病。長期這樣做,能使白髮變黑。
又說:想像心中的氣向上、向下、向四方散佈,呈現正紅色,通達天地,自身變得高大而修長。能使人的氣力增強,白髮變黑,牙齒脫落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