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之四十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八 (2)

1. 一百二十五、咳逆候

咳逆,由乳哺無度,因挾風冷傷於肺故也。肺主氣,為五臟上蓋,在胸間。小兒啼,氣未定,因而飲乳,乳與氣相逆,氣則引乳射於肺,故咳而氣逆,謂之咳逆也。冷乳、冷哺傷於肺,搏於肺氣,亦令咳逆也。

白話文:

咳嗽氣逆,是因為餵奶沒有節制,又因為同時受到風寒侵襲傷害到肺的緣故。肺主管人體的氣,是五臟的上方覆蓋,位於胸腔之間。小孩子哭鬧時,氣息還不穩定,這時候餵奶,奶水就跟氣息互相衝突,氣就會帶著奶水衝擊到肺,所以就會咳嗽且氣往上逆,這就叫做「咳逆」。餵食冰冷的奶水,或是餵奶時受寒,也會傷害到肺,寒氣與肺氣相搏,也會導致咳嗽氣逆。

2. 一百二十六、病氣候

肺主氣,肺氣有餘,即喘咳上氣。若又為風冷所加,即氣聚於肺,令肺脹,即胸滿氣急也。

白話文:

肺臟主管呼吸之氣,如果肺氣過於旺盛,就會出現喘息、咳嗽、氣往上衝的症狀。如果這時又受到風寒侵襲,寒氣會聚集在肺部,導致肺臟腫脹,進而產生胸悶、呼吸急促的狀況。

3. 一百二十七、腫滿候

小兒腫滿,由將養不調,腎脾二臟俱虛也。腎主水,其氣下通於陰;脾主土,候肌肉而剋水。腎虛不能傳其水液,脾虛不能剋制於水,故水氣流溢於皮膚,故令腫滿。其挾水腫者,即皮薄如熟李之狀也;若皮膚受風,風搏於氣致腫者,但虛腫如吹,此風氣腫也。

白話文:

小孩子出現腫脹,是因為照顧不當,導致腎和脾兩個臟腑都虛弱了。腎臟主導體內的水液代謝,它的氣機向下運行並與陰部相通;脾臟主導運化,主宰肌肉,且能制約水液。當腎臟虛弱,無法正常輸布水液,脾臟虛弱,無法制約體內水液時,水氣就會流溢到皮膚,造成腫脹。如果是水腫,皮膚會變得薄而發亮,像成熟的李子一樣;如果皮膚受到風邪侵襲,風邪與體內的氣相搏擊而導致腫脹,則會像吹氣球一樣虛浮腫大,這是因為風邪引起的腫脹。

4. 一百二十八、毒腫候

毒腫,是風熱濕氣搏於皮膚,使血氣澀不行,蘊積成毒,其腫赤而熱是也。

白話文:

毒腫,是因為風、熱、濕三種邪氣侵襲皮膚,導致體內氣血循環不順暢,淤積形成毒素,這種腫塊的特點是紅腫且發熱。

5. 一百二十九、耳聾候

小兒患耳聾,是風入頭腦所為也。手太陽之經,入於耳內。頭腦有風,風邪隨氣入乘其脈,與氣相搏,風邪停積,即令耳聾。

白話文:

小孩子耳朵聽不見,是因為風邪侵入頭部所導致的。手太陽經脈會進入耳朵內部。當頭部有風邪時,風邪會隨著氣進入經脈,與氣互相搏擊,風邪停留在經脈裡積聚,就會造成耳聾。

6. 一百三十、耳鳴候

手太陽之經脈,入於耳內。小兒頭腦有風者,風入乘其脈,與氣相擊,故令耳鳴。則邪氣與正氣相擊,久即邪氣停滯,皆成聾也。

白話文:

手太陽經的經脈,會進入耳朵裡面。小孩子頭部如果受到風邪侵襲,風邪會沿著經脈侵入,與體內的氣互相衝擊,所以導致耳鳴。如果邪氣與正氣長期相爭,時間久了邪氣停留在耳朵內,就會形成耳聾。

7. 一百三十一、耳中風掣痛候

小兒耳鳴及風掣痛,其風染而。皆起於頭腦有風,其風入經脈,與氣相動而作,故令掣痛。其風染而漸至,與正氣相擊,輕者動作幾微,故但鳴也。其風暴至,正氣又盛,相擊,則其動作疾急,故掣痛也。若不止,則風不散,津液壅聚,熱氣加之,則生黃汁,甚者亦有薄膿也。

白話文:

小孩耳朵出現耳鳴或像被風抽動般疼痛,是因為風邪侵襲所導致的。這些情況都源於頭部有風邪,風邪進入經脈,與體內的氣互相衝突而產生,因此會感到抽痛。風邪是逐漸侵入的,當它與身體的正氣相遇時會產生對抗,如果風邪較輕微,身體反應也比較小,就只會出現耳鳴。如果風邪來勢兇猛,而體內的正氣又比較旺盛,兩者劇烈衝突,耳朵就會出現快速而急迫的抽痛。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止,風邪就無法消散,體內的津液會壅塞積聚,加上熱氣的影響,就可能產生黃色分泌物,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稀薄的膿液。

8. 一百三十二、聤耳候

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有熱者,熱氣上衝於耳,津液壅結,即生膿汁。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內,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於血氣,蘊結成熱,亦令膿汁出。皆為之聤耳,久不瘥,即變成聾也。

白話文:

耳朵是身體各條經脈匯聚的地方,也是腎氣相通的通道。小孩子的腎氣比較旺盛,如果體內有熱,熱氣就會向上衝到耳朵,導致耳朵裡的津液阻塞,進而產生膿液。也有些情況是因為洗澡時,水跑進耳朵裡,沒有把水完全倒出來,水濕停留在耳內,與血氣互相搏結,積久產生熱,也會導致膿汁流出。這些狀況都稱為「聤耳」,如果長期沒有治好,就會變成耳聾。

9. 一百三十三、目赤痛候

肝氣通於目。臟內客熱,與胸膈痰飲相搏,熏漬於肝,肝熱氣衝發於目,故令目赤痛也。甚則生翳。

白話文:

肝臟的氣與眼睛相通。如果身體內部有熱邪,和胸膈的痰飲互相搏擊,熱邪會蔓延到肝臟,導致肝臟發熱,熱氣向上衝到眼睛,就會使眼睛紅腫疼痛。嚴重的話,還會產生眼翳。

10. 一百三十四、眼障翳候

眼是腑臟之精華,肝之外候,而肝氣通於眼也。小兒腑臟痰熱,熏漬於肝,沖發於眼,初只熱痛,熱氣蘊積,變生障翳。熱氣輕者,止生白翳結聚,小者如黍粟,大者如麻豆。隨其輕重,輕者止生一翳,重者乃至兩三翳也。

若不生翳,而生白障者,是疾重極,遍覆黑睛,滿眼悉白,則失明也。其障亦有輕重,輕者黑睛邊微有白膜,來侵黑睛,漸染散漫。若不急治,熱勢即重,滿目並生白障也。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匯聚的地方,也是肝臟的外在表現,因為肝氣是通往眼睛的。小孩子如果五臟六腑有痰熱,這些痰熱會侵襲肝臟,然後向上衝到眼睛,初期只會感到發熱疼痛,但熱氣積累久了,就會產生眼翳。熱氣輕微的,只會產生白色翳狀物結聚,小的像黍米,大的像麻豆。依照情況輕重,輕微的只會產生一個翳狀物,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兩三個。

如果沒有產生翳狀物,而是產生白障,表示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白障會覆蓋整個黑眼珠,滿眼都是白色,就會失明。白障也有輕重之分,輕微的只是黑眼珠邊緣有薄薄的白膜,慢慢侵入黑眼珠,逐漸蔓延開來。如果不趕快治療,熱勢就會加重,導致整個眼睛都長滿白障。

11. 一百三十五、目青盲候

眼無障翳,而不見物,謂之青盲。此由小兒臟內有停飲而無熱,但有飲水積漬於肝也。目是五臟之精華,肝之外候也。肝氣通於目,為停飲所漬,臟氣不宣和,精華不明審,故不赤痛,亦無障翳,而不見物,故名青盲也。

白話文:

眼睛沒有任何遮蔽物,卻看不見東西,這就叫做「青盲」。這種情況是因為小孩子體內有積存的停滯水液,而且沒有發熱的症狀,只是因為停滯的水液積聚在肝臟。眼睛是五臟的精華所在,也是肝臟的外在表現。肝氣通往眼睛,但因為被停滯的水液浸泡,導致內臟的氣機不順暢,精華無法清晰地表現出來,因此眼睛不會紅腫疼痛,也沒有遮蔽物,但就是看不見東西,所以才叫做青盲。

12. 一百三十六、雀目候

人有晝而睛明,至暝便不見物,謂之雀目。言其如鳥雀,瞑便無所見也。

白話文:

有些人白天眼睛看得清楚,到了晚上就看不見東西,這叫做「雀目」。意思是說,他們的眼睛像鳥雀一樣,天黑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13. 一百三十七、緣目生瘡候

風邪客於瞼眥之間,與血氣相搏,挾熱即生瘡,浸漬緣目,赤而有汁,時瘥時發。世云小兒初生之時,洗浴兒不淨,使穢露浸漬眼瞼睫眥,後遇風邪,發即目赤爛生瘡,喜難瘥,瘥後還發成疹,世人謂之胎赤。

白話文:

風邪侵襲眼瞼邊緣,和血氣互相搏擊,夾帶熱邪就會產生瘡,蔓延到眼瞼邊緣,呈現紅色且有汁液流出,時好時壞反覆發作。世俗傳說,小孩子剛出生時,洗澡時沒洗乾淨,使得髒污浸泡眼瞼和睫毛邊緣,之後遇到風邪,就會發紅潰爛長瘡,很難痊癒,痊癒後還會復發變成疹子,世人稱之為胎赤。

14. 一百三十八、鼻衄候

小兒經脈血氣有熱,喜令鼻衄。夫血之隨氣,循行經脈,通遊腑臟。若冷熱調和,行依其常度,無有壅滯,亦不流溢也。血性得寒即凝澀結聚,得熱即流散妄行。小兒熱盛者,熱乘於血,血隨氣發,溢於鼻者,謂之鼻衄。凡人血虛受熱,即血失其常度,發溢漫行,乃至發於七竅,謂之大衄也。

白話文:

小孩的經脈血氣如果燥熱,就容易流鼻血。血隨著氣運行,在經脈中循環,通達各個臟腑。如果身體的寒熱平衡,血就能按照正常的規律運行,不會有阻塞或溢出的情況。血的特性是遇到寒冷會凝固阻塞,遇到熱就會流動散亂。小孩體內熱盛,熱邪會侵襲血液,使血液跟著氣往上衝,從鼻子溢出,這就叫做鼻衄(流鼻血)。一般來說,如果人體血虛又受到熱邪侵襲,血液就會失去正常的運行軌跡,隨意流散,甚至從七竅(眼、耳、鼻、口)溢出,這種情況就叫做大衄(大量出血)。

15. 一百三十九、䘌鼻候

䘌鼻之狀,鼻下兩邊赤,發時微有瘡而癢是也。亦名赤鼻,亦名疳鼻。然鼻是肺氣所通,肺候皮毛,其氣不和,風邪客於皮毛,次於血氣。夫邪在血氣,隨虛處而入停之,其停於鼻兩邊,與血氣相搏成瘡者,謂之䘌鼻也。

白話文:

「䘌鼻」這種情況,指的是鼻子下方兩側發紅,發作時會稍微長出瘡,而且會癢。它也被稱為「赤鼻」或「疳鼻」。鼻子是肺氣相通的通道,而肺氣主導皮膚毛髮。當肺氣不和諧時,風邪會侵入皮膚毛髮,進而影響血氣。邪氣在血氣中,會隨著身體虛弱的地方侵入並停留,當它停留在鼻子兩側,與血氣互相搏鬥而形成瘡,就稱為「䘌鼻」。

16. 一百四十、齆鼻候

肺主氣而通於鼻,而氣為陽,諸陽之氣,上榮頭面。若氣虛受風冷,風冷客於頭腦,即其氣不和,冷氣停滯,搏於津液,膿涕結聚,即鼻不聞香臭,謂之齆鼻。

白話文:

肺臟主管呼吸,而呼吸之氣是屬於陽氣,所有陽氣都會往上運行到頭面部位。如果肺氣虛弱,又受到風寒侵襲,風寒之邪停留在頭部,就會導致氣機不調和,寒氣停滯在體內,與津液相搏結,形成膿鼻涕堆積,這樣鼻子就聞不到香臭,這就稱為齆鼻。

17. 一百四十一、鼻塞候

肺氣通於鼻,而氣為陽,諸陽之氣,上榮頭面。其氣不和,受風冷,風冷邪氣入於腦,停滯鼻間,即氣不宣和,結聚不通,故鼻塞也。

白話文:

肺的氣息通往鼻子,而氣屬於陽氣,所有陽氣都會向上運行,滋養頭部和臉部。如果肺氣不順暢,受到風寒侵襲,風寒的邪氣就會進入腦部,停留在鼻子部位,導致氣的運行不順暢、聚集堵塞,所以就會發生鼻塞。

18. 一百四十二、喉痹候

喉痹,是風毒之氣,客於咽喉之間,與血氣相搏,而結腫塞,飲粥不下,乃成膿血。若毒入心,心即煩悶懊憹,不可堪忍,如此者死。

白話文:

喉痹這種病,是風邪毒氣侵入咽喉部位,與身體的血氣互相搏擊,導致腫脹阻塞,連喝粥都吞不下去,久了就會化膿出血。如果毒氣侵入心臟,就會感到心煩意亂、非常痛苦,難以忍受,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死亡。

19. 一百四十三、馬痹候

馬痹與喉痹相似,亦是風熱毒氣客於咽喉頷頰之間,與血氣相搏,結聚腫痛。其狀,從頷下腫連頰,下應喉內痛腫塞,水漿不下,甚者膿潰。毒若攻心,則心煩懊悶至死。

白話文:

馬痹這種病和喉痹很像,都是風熱毒氣侵入咽喉和臉頰之間,與體內的血氣相互搏擊,造成局部腫脹疼痛。它的症狀是從下巴下方腫脹連到臉頰,往下會影響到喉嚨內部,導致疼痛腫脹和堵塞感,連水都難以吞嚥,嚴重時會化膿潰爛。如果毒氣侵入心臟,就會出現心煩、懊惱鬱悶的症狀,甚至可能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