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純璽

《胎產心法》~ 卷之中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17)

1. 胞衣不下論

婦人一生莫重於生產,臨產莫急於催生,既產莫甚於胞衣不下。所以不下者,有因血少乾澀,或子宮空虛吸貼而不下。有因氣血虛弱,產母力乏,氣不轉運,不能傳送而停閣不下。其證但見無力,腹中不痛脹,治當補氣助血,速煎生化湯大劑,速進二三鍾,或兼進益母丸,使血旺氣和而衣自下。或用保生無憂散以固元氣。

至於萬密齋用五苓散,予恐無助血之能,不敢遵而用之。不若《景岳全書》決津煎,或滑胎煎、無憂散、《局方》黑神散之類。又有因惡露流入胞中,脹而不能出。蓋兒既生,胞帶必下墜,故胞在腹中,形如荷葉之仰,仰則盛聚血水,而脹礙難下。將兒抱定,不可斷臍帶,惟老成有識見隱婆,以右手二指緊跟臍帶而上,帶盡處,將指向上半寸余,摸之覺有血便是胎衣,向下一捺,其血覆,其衣自下。或以手指頂其胎底,使其血散。

或以指摸上口,攀開一角,使惡露傾瀉,則腹空自下矣。法甚簡明,當為下胞衣第一妙法。亦有人因衣遲不下,恐天寒不便於子,急斷臍洗兒,用帛系墜臍帶。其系法已見前候胞衣生下須知論中矣。但血滲胞中不下,又不能用手法下之,停蓄既久,漸充心胸,為脹痛或喘急,非逐血破血不可。古人用良方奪命丹,或用失笑散,以熱酒調服,使血散脹消衣下,緩則不救。

又有下胎衣單方,擇錄以備鄉村無藥處急迫之用。世俗有以本婦頭髮,令攪入喉中,使之作嘔,則氣升血散,胞軟亦自下矣。亦有用產婦鞋底炙熱,熨小腹上下即出。又有血極膏、三奈方、花蕊石散、良方牛膝散、神應丹、灸足小趾法、牛膝湯、蛇蛻烏金丸、半夏散,皆治胎衣不下之方。予謂既有手法下衣簡便,又不傷人,當以用手法為最。

至於吐法雖效,如不出,反逆上者必死。至下胎衣諸方中,用硝、膝、花蕊石、硫黃等藥,非惟不效,即使得下,胃氣大傷,況金石峻厲之品,恐非腸胃大虛者所宜。後方錄之以備參考耳。用者慎之,況藥力未必如手法之速效,而無損於人也。如不能手法,必欲用藥,總不若以失笑散,或萬全湯去人參,並可取效為至當。

其次亦惟決津煎為善。

益母丸(一名返魂丹。附益母膏。),治婦人赤白帶,惡露時下不止,及治胎前、產後、經中諸般奇痛,無所不療。本草云:此草胎前無滯,產後無虛,故名益母。

益母草(一味。一名茺蔚子,一名野天麻。方梗,對節生葉,葉類火麻,四五月開紫花是,白花者非)

上於五月採取,曬乾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熱酒和童便化下。或隨證用湯引送下。一方,以此為末,每服二錢,或酒或童便,或隨證用引服之。一方,凡產時倉卒未合,只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一益母膏方,依前採取搗爛,以布濾取濃汁,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瓷罐收貯。每服二三匙,酒便調下。

白話文:

婦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生產,臨盆時最急迫的是催生,生產後最棘手的就是胎盤沒有順利排出。胎盤無法排出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產婦血量不足導致乾澀,或是子宮空虛吸住胎盤而無法排出。也有可能是產婦氣血虛弱,體力不支,氣機運行不暢,無法將胎盤順利送出而滯留。這種情況下,產婦會感到虛弱無力,腹部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或脹氣。治療的重點在於補氣養血,應迅速煎煮大劑量的生化湯,讓產婦連續服用二到三碗,或是搭配益母丸,使血液充足,氣機調和,胎盤自然就會排出。也可以使用保生無憂散來鞏固元氣。

至於萬密齋使用五苓散,我認為它沒有補血的功能,所以不敢採用。不如採用《景岳全書》中的決津煎、或滑胎煎、無憂散,以及《局方》中的黑神散等方劑。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惡露流回胎盤中,導致胎盤脹大而無法排出。這是因為嬰兒出生後,胎盤會因為地心引力下墜,就像荷葉向上仰一樣,容易積聚血水,脹大而難以排出。這時,要先將嬰兒抱好,不要剪斷臍帶,讓有經驗的穩婆用右手兩指緊貼臍帶向上摸索,直到臍帶盡頭,再往上半寸左右,摸到有血的地方就是胎盤,輕輕向下按壓,讓血流出,胎盤就會自然排出。或者用手指頂住胎盤底部,使其血散開。

也可以用手指探摸胎盤上緣,撐開一個小口,讓惡露流出,腹腔空了,胎盤自然會排出。這種方法簡單明瞭,應該是幫助胎盤排出的第一妙法。也有人因為胎盤遲遲不下,擔心天氣寒冷不利於嬰兒,就急著剪斷臍帶並清洗嬰兒,然後用布條綁住下垂的臍帶。這種綁法在先前「胎盤順利排出須知」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了。但是,如果血滲入胎盤中,導致胎盤無法排出,又不能用手法幫助排出,久而久之,血積在胸腔,會引起脹痛或呼吸急促,必須要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古人會用良方奪命丹,或是失笑散,用熱酒調服,使瘀血散開,脹痛消除,胎盤自然排出,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還有一些單方,可以幫助胎盤排出,我特別選錄下來,以備鄉村地方缺乏藥材時急用。民間有種方法,是將產婦的頭髮攪入她的喉嚨,讓她嘔吐,這樣可以使氣機上升,血散開,胎盤也會變軟而排出。也有用燒熱的產婦鞋底,熨燙她的小腹上下,胎盤也會排出。還有血極膏、三奈方、花蕊石散、良方牛膝散、神應丹、灸足小趾法、牛膝湯、蛇蛻烏金丸、半夏散等,都是治療胎盤不下的方子。我認為,既然有手法幫助排出胎盤這種簡便、又不傷身體的方法,就應該以手法為首選。

至於催吐的方法雖然有效,但如果無法順利吐出來,反而會使氣機逆行,情況會非常危險。在這些幫助排出胎盤的方劑中,使用硝石、牛膝、花蕊石、硫磺等藥材,不僅沒有效果,即使胎盤真的排出來了,也會嚴重損傷胃氣,況且這些金石類的藥性猛烈,恐怕不適合腸胃虛弱的人使用。這些方子我只是記錄下來作為參考,使用時必須謹慎。更何況藥效未必像手法那樣快速有效,而且沒有副作用。如果無法使用手法,必須要用藥,最好是用失笑散,或是將萬全湯中的人參去掉,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其次,就屬決津煎比較好。

益母丸(又名返魂丹,附有益母膏),能治療婦女赤白帶下,產後惡露不止,以及產前、產後、月經期間各種奇怪的疼痛,幾乎沒有不能治好的。本草綱目說:這種草在孕前可以避免血瘀,產後又可以幫助補虛,所以才叫做「益母」。

益母草(單味藥材,又名茺蔚子、野天麻。莖呈方形,葉子對生,葉子像大麻,四五月開紫花,開白花的不是)。

應在五月採集,曬乾後連根莖葉一起使用,不要接觸到鐵器。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子,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用熱酒和童便一起化開服用,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使用不同的藥引送服。另外,也可以將益母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酒或童便送服,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使用不同的藥引送服。還有一種方法是,如果生產時太過倉促,來不及準備,就直接用新鮮的益母草搗爛取汁,加入少許蜂蜜服用,效果非常顯著。益母膏的做法是,按照前面的方法採集益母草,搗爛後用布過濾出濃汁,用砂鍋以文火慢熬成膏狀,顏色像黑砂糖,再放入瓷罐中保存。每次服用二到三匙,用酒或童便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