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心法》~ 卷之上 (1)
卷之上 (1)
1. 霍亂論
霍亂者,反覆不寧而揮霍撩亂之謂也。邪干於上則吐,邪干於下則瀉,邪注中焦不能容受,或冷熱不調,邪正相搏則上吐下瀉。此邪字,雖有寒濕及水土氣令,或乍寒乍熱外邪之侵,然因於飲食停滯,或傷過飽,食不能化而致者,十之六七。常人尚多如此,而況產後血去氣損,脾胃愈虛,飲食易傷,風冷易乘,一旦不及運化,或稍失調理,則陰陽升降不順,清濁亂於腸胃。即有心腹絞痛,手足逆冷,吐瀉交作霍亂之證矣。
如塊痛未除,宜服生化六和湯。塊痛已除,宜溫中散。無塊痛而手足厥冷者,宜附子散。密齋用加味理中湯治產後霍亂。若用於塊痛已除之後,亦可。
生化六和湯,治產後塊痛未除,氣血虛損,傷食感寒而霍亂吐瀉。
川芎(二錢),當歸(四錢),茯苓(一錢),砂仁(六分),乾薑,陳皮,藿香,炙草(各四分)
姜一片,水煎服。
溫中散
人參(隨宜),白朮(一錢五分,土炒),當歸(二錢),厚朴(八分,薑製),乾薑(四分),茯苓(一錢),草豆蔻(六分)
姜一片,水煎服。
附子散,治產後無塊痛,霍亂吐瀉,手足厥冷。
人參,白朮(土炒,各一錢),當歸(二錢),陳皮,丁香,乾薑(各四分),附子(五分,制)
為末。用二錢,粥飲調下。
加味理中湯
人參(隨宜),白朮(一錢,土炒),乾薑,陳皮(各四分),藿香,厚朴(薑製,各八分),炙草(二分)
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白話文:
所謂的霍亂,就是指身體不穩定、上吐下瀉,非常混亂的狀況。邪氣侵犯到上方,就會嘔吐;侵犯到下方,就會腹瀉;如果邪氣停在中焦,身體無法承受,加上身體忽冷忽熱,導致邪氣和正氣互相搏鬥,就會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這裡說的「邪」,雖然包括寒濕、水土不服、氣候變化,或是時冷時熱的外感邪氣,但大多數(十之六七)是因為飲食停滯、吃太飽,食物無法消化所引起的。一般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生產後氣血虛弱的婦女,脾胃更加虛弱,容易因為飲食受傷,也容易受到風寒侵襲,一旦食物無法消化,或是稍微沒有好好調理,就會導致身體陰陽失調、升降不順,清濁之氣在腸胃裡混亂,進而出現腹部絞痛、手腳冰冷、上吐下瀉的霍亂症狀。
如果腹部有硬塊疼痛還沒消除,應該服用生化六和湯;如果硬塊疼痛已經消除,則應該服用溫中散;如果沒有硬塊疼痛,但手腳冰冷,則應該服用附子散。明代醫家密齋使用加味理中湯來治療產後霍亂,如果用在硬塊疼痛已經消除之後,也可以。
生化六和湯,可以用於治療產後硬塊疼痛還沒消除,氣血虛弱,又因為飲食受傷或受寒而引起的霍亂吐瀉。
藥材包含:川芎(八克)、當歸(十六克)、茯苓(四克)、砂仁(二點四克)、乾薑、陳皮、藿香、炙甘草(各一點六克)
加生薑一片,用水煎服。
溫中散
藥材包含:人參(依狀況調整用量)、白朮(六克,炒過)、當歸(八克)、厚朴(三點二克,薑製過)、乾薑(一點六克)、茯苓(四克)、草豆蔻(二點四克)
加生薑一片,用水煎服。
附子散,可以用於治療產後沒有硬塊疼痛,但有霍亂吐瀉、手腳冰冷的狀況。
藥材包含:人參、白朮(炒過,各四克)、當歸(八克)、陳皮、丁香、乾薑(各一點六克)、附子(二克,製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八克,用稀粥調和後服用。
加味理中湯
藥材包含:人參(依狀況調整用量)、白朮(四克,炒過)、乾薑、陳皮(各一點六克)、藿香、厚朴(薑製過,各三點二克)、炙甘草(零點八克)
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