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1. 卷之二
2. 議虛實
議曰:五行之為物,各有輕重虛實,得共之性,生乎堪任之地,資質自然固壯。金之至堅,隱生虛;土質輕,色淡;火之至虛,猛發堅;木焰烈,炎熾;土有固陷,水有盈涸。本有岩石,數十年之秀實者,不得陽氣,亦萎有之。人之資質稟賦,父精氣,母血脈,渾樸,胞胎調攝鞠育。
凡兒變蒸之後,其形可知。是以顱囟未合,筋骨柔弱;顱囟青筋,脈虛不榮;顱囟常玩,滑泄便便;顱囟睡起,風痰不止;顱囟久冷,吐利清青;顱囟虛軟,癲癇不免;顱囟匾闊,暴瀉易脫;顱囟喎長,風作即三;顱囟連額,驚風易得;顱囟未完,怕熱怯寒;顱囟緩收,怡氣不周;顱囟動數,神氣昏弱;顱囟寬大,受疾恐害。顱囟者,乃精神之門戶也,關竅之橐龠也。
上下相貫,百會相通;七孔應透,五臟所籍;泥丸之宮,魂魄之穴。氣實則合,氣虛即開。良由長大,不可不合。醫者一見,當知其可否用藥。凡兒有顱囟未合,受病沉重者,慎勿將作尋常。矧思究竟,猶恐得共,何況瞑傑妄投丸散。此示嬰兒慮愚者,有曰醫殺之說,曷不謹歟?
白話文:
討論說:五行這種東西,各有輕重虛實的特性,它們共同的性質,是生長在適合它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堅固強壯。金本性最堅硬,但內部也會有空虛;土質地輕,顏色也淡;火本性最虛,但爆發時卻很強盛;木燒起來會很旺盛,火焰熾熱;土有堅固沉陷的時候,水有充滿和乾涸的時候。原本有堅硬的岩石,經過數十年長得很好很壯實的,如果得不到陽氣,也會有枯萎的現象。人的資質稟賦,來自於父親的精氣,母親的血脈,都是渾厚樸實的,在母親子宮內被調養培育。
一般來說,嬰兒經歷過變蒸後,身體狀況就可以觀察出來了。所以,嬰兒頭頂的囟門還沒閉合時,筋骨都比較柔弱;囟門出現青筋,表示血脈虛弱不夠榮養;囟門經常鬆弛,容易腹瀉;囟門睡醒後,風痰會一直產生;囟門長期冰冷,容易吐奶拉綠色的便便;囟門虛軟,容易罹患癲癇;囟門扁平寬闊,容易腹瀉脫水;囟門歪斜細長,容易發作風病(即抽搐);囟門連接到額頭,容易發生驚風;囟門沒有完全閉合,會怕熱怕冷;囟門閉合得慢,代表氣血不夠充足;囟門跳動頻率快,表示精神氣虛弱;囟門寬大,容易生病或受到傷害。囟門,是精神出入的門戶,是關竅的樞紐。
它上下貫通,與百會穴相連;與七竅相應相通,是五臟所寄託的地方;也是泥丸宮(指大腦)的所在,魂魄所居之穴。氣足時囟門就會閉合,氣虛時就會打開。通常隨著年齡增長,囟門必須要閉合。醫生看到囟門的情況,就應該知道是否可以使用藥物。凡是嬰兒有囟門未閉合,而且病情嚴重的,千萬不要當作一般的疾病。更何況要仔細思考病因,或許是因為體質虛弱的關係,更何況是對於病況不明就隨意投藥。這是在提醒那些對於嬰兒照護粗心大意的父母,有時候會聽到「醫死了」的說法,怎能不謹慎呢?
3. 議脈氣
4. 議投藥
議曰:水有淺涸而可深,山有頹荒而可林,地有傾陷而可固,物有損益而可珍,藥有貴賤,人有尊卑。心存至理,追究弗迷。然其貴賤、長幼、嬰孩所患疾病、異端傳變異症者,受氣稟賦,資質厚薄,故也。由是根不固而體不備,氣不充而志不寧。貴者則驕多,賤者則勞盛。
驕多即胚胎而得之,勞盛乃孕育而招之。凡兒氣受之不實,或芘蔭之有餘,月期過滿,或看承之有虧,所襲剛柔而然,猶抱虛實而已。從生成應有別,假造亦無違。察貴賤各體其根較,長幼皆循其理。凡療小兒,非以一體之謂,不可同常之見。所言投藥者,或用投之於簡(的也),投之久練(純熱也),投之窮研(精粹也),投之益後,投之勝前。良工用心之至,是謂投藥之專。
若以重劑投於離(乳小也),或以峻藥投於貴(峻調嚴緊藥),直不可混淆而設造次而施。合以通利者,審問扶而下之。當用益補者,察詳按而調之。孰謂恣妄之有耶?所謂不可攻擊者曰虛曰幼曰嬌曰重。不宜冒致者曰久曰閒(言所受)曰冗(用藥眾多)曰競(爭與攻擊)。
復加之以母之情僻(執殢也),父之性急(愚憨也),子之意頑(不服藥也),病之候難(傳遇壞證),母之殢神父之遣祟。如此人事,曷可勉強而與勞心枉究哉?不惟無補而反無思。觀其病家情意相順,禮識相傾(看傾也),功歸於我,行著於先(叩依先嚐所行)。是便信醫即愈,重藥即痊。
用其湯劑,得為之良者,誠在彼此,毋忽之之謂也。
白話文:
關於用藥的討論:
我認為,水有乾涸變深的時候,山有荒涼變成茂密的時候,地有傾斜陷落也能夠穩固,物品有損壞也能修復而變得珍貴,藥材有貴賤之分,人也有尊卑之別。心中要秉持真理,追究根源不要迷惑。然而藥材的貴賤,以及兒童、幼兒、嬰孩所患的疾病,還有一些特殊且變化莫測的病症,都與他們的先天體質、稟賦和後天的營養厚薄有關。因此,會出現根基不穩固、身體不健全、氣血不足、精神不寧的情況。身份尊貴的人容易驕縱過度,身份低微的人容易過勞。
驕縱過度是從胚胎時就開始形成的,而過勞是懷孕時就造成的。凡是嬰兒體質虛弱,或是在母體中受到過多的庇護,或是過了預產期才出生,或是在照護上有所缺失,這些都與他們先天遺傳的剛柔體質有關,也可能與他們後天的虛實有關。從出生開始就應該區別對待,就算是後天造成的也必須加以辨別。要仔細觀察不同身份的孩子體質的根本差異,對待不同年齡的孩子都要遵循其生理規律。治療小兒疾病,不能以同一種方式看待,不能用普遍的觀點來看待。所謂的用藥,有時要用簡單的藥方,有時要用藥效持久的藥方,有時要用精煉的藥方,有時要用效果更好的藥方,有時要用比之前的藥方更有效的藥方。好的醫生在用藥時會非常用心,這就是所謂的專精用藥。
如果把猛烈的藥劑用在乳幼的嬰兒身上,或把強烈的藥物用在體質尊貴的孩子身上,絕對不可以混淆不清,更不可以隨便亂用。對於需要通利腸胃的,要詳細詢問病情,輔助其排出。對於需要滋補的,要仔細觀察病情,斟酌調配。誰會說這是隨意妄為呢?所謂不可進攻的對象,就是指身體虛弱、年幼、嬌弱和病情嚴重的。不應該冒昧使用的情況,包括久病、病程長、用藥繁雜和病情複雜的。
再加上母親的情緒偏執,父親的性情急躁,孩子的意願頑固不肯服藥,病情變化難以預測,母親的迷信和父親的驅邪,這些人為因素,怎麼可以勉強地去勞心研究呢?這樣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弄巧成拙。觀察病人家屬之間是否和睦,是否尊重醫生的意見,如果他們把功勞歸於醫生,並且採納先前所施行的醫治方法,那麼他們就會相信醫生,認為重藥就能治好病。
能否將湯劑用得恰當,達到良好的效果,實在於醫患雙方的配合,切不可忽略任何一個環節。
5. 議下藥
議曰:凡調理小兒,須先觀視氣色,察其症候。其或氣色有不正者(謂啼哭而致散亂),即憑察紋診脈有不定者(謂久睡),即究症候。其或症有壞候作變(謂前人攻擊有傷氣血或傷臟腑),即選良妙方藥以主之。不及則無咎,切不可大過。若以意揣其疾,盲投其藥,深恐有乎得共。
古云:「醫者意也。」審思前賢載述妙用無虞之意文,參詳父兄師長教誨指示,取捨可否之意,又裁度自己曾經療治,輕重量度,斟酌成全之意。三者既備,可謂𤜂者意也。如此,究竟無不盡善。原夫醫家為用憑藥以活人,所言下藥者,臨機輻湊,是也可以下即下。當下不下其候,少頃則過矣。
不當下而下,其症反為它疾矣。下藥之法,慎勿躊躇。若也思慮可否之間,或復覆再四,則疑在中有疑,切莫用藥。須當預察無大過不及之議,即而定已投之,決效。非止利下之謂下,又非於投劑之謂下。下者,有先有後,或先利而後補,或先補而後利,或先扶表次救里,或先救里後解表,如此者眾。舉隅而言之,用藥得其中輕重,得其所,是謂下藥。
毋恣意,毋致緩,毋倉皇,毋競利,毋勉強,毋疑惑。或得或失,利害有之。利則僥倖以全其功,害則盡世不可言也。凡為醫士用藥,不可妄知,不容無知,不可執見,毋徇眾見。主醫裁藥,明識俱見,按脈對症,心無虧弊,道副自然,以應上古聖意。端的篇章,君臣問答,語言玄妙至道而已。
白話文:
一般來說,治療小孩子,必須先觀察他的氣色,了解他的症狀。如果氣色不正(例如哭鬧導致氣色散亂),就要仔細檢查他的紋路、診斷他的脈象,看是否有異常(例如久睡)。如果症狀有惡化的跡象(例如先前有人不當治療導致氣血或臟腑受損),就要選擇適合的藥方來治療。藥量不足沒關係,但千萬不能過量。如果只是憑藉自己的想法猜測病情,隨便用藥,恐怕會適得其反。
古人說:「醫生,就是一種意念。」仔細思考前人的著作中提到的用藥方法,參考長輩和老師的教導,判斷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並且衡量自己過去的治療經驗,拿捏藥物的輕重劑量,謹慎地做出決定。這三方面都考慮周全了,才能說真正了解「醫者意也」的道理。這樣一來,治療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醫生用藥的目的是為了救人,所謂的「下藥」,就是要把握時機,該用藥就用藥。如果該用藥的時候沒有用,等一下就錯過時機了。
不該用藥卻用了藥,反而會讓原本的疾病變成其他疾病。用藥的原則是不要猶豫。如果反覆思考是否該用藥,心中充滿疑惑,就千萬不要用藥。應該事先仔細評估,確定藥量不會過多或不足,然後果斷地用藥,才能有效。所謂的「下藥」,不只是指使用瀉藥,也不只是指投藥。用藥有先後順序,有時要先用瀉藥再用補藥,有時要先用補藥再用瀉藥;有時要先治療表症再治療裡症,有時要先治療裡症再治療表症。情況非常多。簡單來說,用藥能掌握輕重,用在正確的地方,就叫做「下藥」。
不要任意妄為,不要延誤病情,不要慌亂,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勉強,不要懷疑。用藥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有利也有弊。如果成功,那是幸運,可以完全發揮藥效;如果失敗,帶來的傷害將難以彌補。凡是醫生用藥,不能對醫理一知半解,也不能毫無所知,不能固執己見,也不能盲從大眾的意見。醫生開藥,必須明察秋毫,根據脈象診斷病症,心中沒有絲毫的偏差,順應自然的法則,才能符合上古聖人的意旨。那些經典的醫學著作,以及君臣之間的問答,其中的道理非常玄妙深奧。
6. 議行醫
議曰醫之為字,左七右八,乃言表裡。其下九晝,乃云九道合之二十四,以按二十四氣。古人設意,義理深奧,垂象於天地之間,以應人倫之道。與其成人之夫為契論。獨小兒氣脈微弱,難以謂之醫。蓋是七表八里未全,故云調理。愚曰不然,曷不知其善用心者,則奇妙純粹在其中矣。
茲說孰是經云:醫者意也。以意理之為得,擾之為失。得失之義於人禍福,是以純粹之妙,良工之能。學者究備行,則盡心可謂善術之道。凡見脈不若議症,議證不如識病。識病爭如藥對。小兒作疾多是無事,歷家輕狂,所以有乎得失。如病人危薦,但需其藥,求速安愈。醫者要須得中,無有大過及之害。
所謂𤜂之為功,神聖工巧。明其標本表裡陰陽,參其盈虧經絡榮衛,察平升降臟腑腸胃,審其盛衰。然後可以度其疾之輕重,較其方之優劣。行醫之功,譬如簧弩發矢,一視決中,十全為工。如此準繩,可謂醫者意也。若也覷睹僥倖,勿謂醫之良工為福使之然也。智者謂宜鑑戒,二者不可偏。
有僕謂良魚福烏,醫士者乃醇乎醇者耶?
白話文:
我認為「醫」這個字,左邊是七,右邊是八,是用來表示人體的表面和內部。下面的「九晝」,意思是將九道(陰陽、表裡、虛實等)合起來,總共二十四,用來對應二十四節氣。古人設定這個字的用意,道理非常深奧,將天地的形象展現出來,用來對應人倫的道理,並且與成人的身體狀況相符合。但唯獨小孩子的氣脈微弱,很難用「醫」這個字來形容。因為他們身體的表面和內部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只能用「調理」這個詞。我認為不是這樣,怎麼會不知道用心醫治的人,其高明的醫術就在其中呢?
這種說法哪個對呢?經典上說:「醫者,意也。」意思是說,用心的診治才能得到效果,疏忽大意就會產生過失。這其中的得失關係到人的禍福,所以精純高妙的醫術,是高明醫者所具備的能力。學醫的人如果能深入研究,完全掌握,那就可以稱得上是醫術高明。看脈不如問症狀,問症狀不如認識疾病,認識疾病不如用對藥。小孩子生病常常是沒什麼大問題,許多醫生輕率隨意,這就是造成醫療得失的原因。如果病人情況危急,只想要用藥,希望趕快痊癒。醫生必須掌握恰當的用藥,不能有太大的偏差和傷害。
所謂醫療的功效,是神聖而且精巧的。要明瞭疾病的根本、表面和內部、陰陽的狀況,參詳身體的盛衰、經絡和營衛的運行,觀察身體的平衡升降、臟腑腸胃的狀況,審視身體的強弱。這樣才能判斷疾病的輕重,比較藥方的優劣。行醫的功效,就像弓箭發射一樣,一箭就要命中目標,十次都能成功才是高明的技術。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才能稱得上是用心行醫。如果只抱著僥倖的心理,就不要認為醫術高明的醫生是福氣的使者。有智慧的人應該引以為戒,這兩種情況不能偏廢。
有人說,良醫能夠像好魚一樣造福人群,像烏鴉一樣不辭辛勞,難道醫生就是這樣純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