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榮

《活幼口議》~ 卷之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九 (2)

1. 青金丹

治小兒陰陽二氣不均霍亂吐逆青金丹良方

水銀(一錢重) 硫黃

白話文:

治療小兒因陰陽二氣不平衡導致的霍亂和嘔吐,可以使用青金丹這個良方。 配方包括:水銀(一錢重)和硫磺。

上和硑令水銀不見星只作墨色,取生薑汁作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用淡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水銀反覆研磨,直至看不到亮度,變成墨色,再使用生薑汁作為糊劑,將水銀丸做成麻子大小,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用淡生薑湯送服。

2. 豆蔻散

治嬰孩小兒虛吐,飲食之間便作嘔逆。蓋由脾寒,或哯無時,吐後暈悶,胸膛鬱結,上下氣逆。宜服豆蔻散及香樸丸。豆蔻散良方:

白話文:

治療嬰兒、小孩虛弱而嘔吐,吃東西時就會想嘔吐。這是因為脾胃虛寒引起的,或者打嗝不止,嘔吐後頭暈胸悶,胸腔鬱結,上下的氣逆流。應該服用豆蔻散和香樸丸。豆蔻散的配方如下:

肉豆蔻(一個煨) 木香 丁香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各錢重) 藿香葉(一錢)

白話文:

  • 肉豆蔻(一個煨):一個經過煨製的肉豆蔻。

  • 木香:一錢重的木香。

  • 丁香:一錢重的丁香。

  • 白朮:一錢重的白朮。

  • 白茯苓:一錢重的白茯苓。

  • 甘草(炙各錢重):一錢重的炙甘草。

  • 藿香葉:一錢重的藿香葉。

上為末,煎藿香棗子湯調一錢半服之,必效。生薑湯亦得。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研成粉末,用藿香棗子湯調和,服用一錢半,一定有效。生薑湯也可以。

3. 半丁丸

治嬰孩小兒痰吐風壅所致,或因感風痰盛,咳嗽作熱,煩悶,神不安穩,睡眠不寧,可進飲食,或欲飲食,食之即嘔。蓋由風痰在膈,飲食不下。先服半丁丸,次用正胃散及正氣溫中散半丁丸。良方:

白話文:

治療嬰幼兒因痰多風盛導致的咳嗽發熱、煩悶、神志不安、睡眠不寧,雖然能進食,或者想進食,但一吃就嘔吐。這是由於風痰積聚在膈肌,飲食無法順利通過。先服用半丁丸,然後服用正胃散和正氣溫中散,效果很好。

良方:

  • 半丁丸:丁香、半夏各等分,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水吞服。
  • 正胃散:茯苓、白朮、山藥、蓮子、芡實、砂仁、木香、神曲、麥芽、橘皮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服3克,水吞服。
  • 正氣溫中散: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生薑、大棗、陳皮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服3克,水吞服。

半夏(半服者半兩,湯洗七次為末) 丁香(一錢重,碾碎)

白話文:

半夏:只需半兩,用熱水清洗七次,弄成粉末。

丁香:一錢重,研磨成粉。

上將半夏末水搜作劑,包丁香,再以面劑裹煨令熱,去面為末,生薑自然汁丸麻子大,每服三二十丸,淡生薑湯下。

白話文:

上將半夏洗淨,用水分浸泡至軟,切碎後與丁香一起包入麪粉團中,放入火中烘烤至熟透,取出後去掉麪粉,研磨成細末。將生薑搗汁,與麻子大小的丸藥混合,每次服用三到二十粒,用淡生薑湯送服。

4. 正氣丸

治嬰孩小兒食傷症:冷逆不升降,嘔吐不已,胸膈留停,積滯不化,宜服塌氣丸。或一向只作乾嘔,噦聲頻作,宜服正氣丸。良方:

白話文:

治療嬰幼兒食傷症的方法:

  1. 冷逆不升降,嘔吐不已,胸膈留停,積滯不化,宜服塌氣丸。

  2. 或是一直只作乾嘔,噦聲頻作,宜服正氣丸。

以下為良方:

藿香葉 厚朴(生薑制) 陳皮 半夏曲(炙) 白朮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炙二錢) 乾薑(一錢) 三稜(炮二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指大。每服一丸,生薑棗子湯化開與服。

白話文:

藿香葉、厚朴(用生薑汁炮製)、陳皮、半夏曲(用燈火烘烤過的半夏)、白朮、白茯苓(各一錢)、甘草(用火力烘烤過的甘草,二錢)、乾薑(一錢)、三稜(用炮製過的,二錢)

5. 渴症方儀

議小兒渴症:一見唇紅如丹三五分者,即發三五分渴;若七八分紅者,即七八分作渴。其有發渴唇紅焦黑者,即久渴虛盛,疾加傳極,症候危篤,故也。凡小兒有疳渴引飲不歇,心肺虛熱,唇焦舌裂;有瀉渴者,肌體羸弱,神困力乏;有痢渴者,虛熱積臟,眉皺肚痛;有傷寒候發渴者;有痞癖虛煩引飲不歇,俱在三焦不順,五臟蘊熱,煩躁昏悸,神情不樂。今分症所受,主治用藥。

白話文:

論小兒口渴症狀:只要看到嘴脣顏色鮮紅如硃丹般的十分之三、五左右,孩子就會出現十分之三、五的口渴症狀。如果嘴脣顏色鮮紅如硃丹般的十分之七、八左右,孩子就會出現十分之七、八的口渴症狀。如果嘴脣顏色鮮紅如硃丹般並且焦黑,說明孩子已經口渴很長時間,虛火旺盛,病情加重,情況危急。凡是患有疳渴症的小兒,食不知飽、不停地喝水,而且心肺虛熱、嘴脣焦黑、舌頭乾裂。患有瀉渴症的小兒,身體羸弱、精神睏倦、體力不濟。患有痢渴症的小兒,虛熱積聚在臟腑,眉毛緊皺、肚子疼。患有傷寒症狀引發口渴的小兒,也有口渴症狀。患有痞癖虛煩症的小兒,不停地喝水,焦躁不安、昏昏沉沉、精神不佳。現在根據症狀,用藥治療。

治小兒三焦虛煩作渴引飲不歇,宜服三黃丸。如朴硝小許重作小丸子,煎麥門冬飲下。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三焦虛火內煩口渴引飲不止,應該服用三黃丸。若是用黃柏、大黃、黃連三藥各少許,重新做成小丸子,煎麥門冬水送服即可。

治小兒傷寒候發渴,唇口焦乾,強燥盛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治小兒痞癖作渴不止,大黃灰餅子主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感冒後出現口渴、嘴唇乾燥且症狀明顯的情況,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 對於小兒因消化不良導致持續口渴的問題,可以使用大黃灰製成的餅來治療。

治小兒熱瀉作渴,五苓散如干葛主之。煩熱香薷飲如黃連治之。小便澀閉,水竇不通,煎車前渴王之。用草前末,甘草炙二味煎湯。

治小兒疳渴蚋子麝香丸主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發熱、腹瀉、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或幹葛湯。如果煩熱口渴,可以用香薷飲或黃連湯。如果小便不暢,水液代謝不暢,可以用車前草和甘草煎水服用。

6. 喘急症候方儀

小兒有困驚暴觸,心肺氣虛發喘;有傷寒肺氣壅盛發喘;有感風咳嗽,肺虛發喘;有因食鹹鹺,傷肺氣發虛痰作喘;有食毒熱物,冒觸三焦肝肺氣逆作喘。喘與氣急同出異名,別之輕重疾究兩端:喘即口開隘於胸臆;氣急即取息短滿,心神迷悶盛即如之。喘促不待傳變,宜速降下寬中補肺利膈化痰固氣即愈。

白話文:

小兒有因恐懼而驚嚇,暴跳如觸電,出現心肺氣虛而喘息的症狀;有因傷寒而肺氣壅盛,導致喘息;有因感受風寒而咳嗽,肺虛而喘息;有因食用鹹味或腥羶食物,損傷肺氣而出現虛痰,從而引起喘息;有因食用有毒或過熱的食物,導致三焦、肝肺之氣逆亂而引起喘息。喘息和氣急雖然同出一源,但名稱不同,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輕重緩急的不同:喘息是指口張開,胸臆之間感覺狹窄;氣急是指呼吸短促而滿,出現心神昏迷或煩悶的症狀。喘息發作時,不需要等待病情的變化,應該迅速採取措施,降低肺氣,緩解胸悶,補益肺氣,化痰利膈,固益正氣,才能治癒。

惟有驚喘暴急,心肺干亂停積不散,金火相剋逆而不實,錯亂血脈擊觸臟腑,速療乃瘳。緩即加重,重即傳變,變即八候有作。

白話文:

只有驚恐喘息發作得十分急促,心肺乾旱以及停滯凝聚的情形無法改善,肺金與心火互相傷害駁逆而不實在,損壞而混亂的血脈衝撞五臟六腑,及時治療才能痊癒。緩慢治療就會加重病情,重則病情轉變,轉變就會有八種徵候顯現。

7. 八味理中丸

治小兒心肺不和,息數脈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滿郁隘,胸臆坐臥煩悶,神情不樂,飲食不下。八味理中丸方

白話文:

治療兒童心肺功能失調,呼吸急促,脈搏加快,上下不能正常升降,中隔膜痞滿,胸中鬱悶,坐臥難安,精神不佳,飲食不下。八味理中丸的藥方如下:

  1. 人參:5克

  2. 白朮:5克

  3. 茯苓:5克

  4. 甘草:5克

  5. 當歸:5克

  6. 川芎:5克

  7. 黨參:5克

  8. 黃芪:5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加入蜂蜜或水,製成丸劑。兒童服用時,每次服用5-10克,每日1-2次。

人參、甘草(炙)、白朮、乾薑、枳實(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

白話文:

人參、甘草(經過烤炙過的甘草)、白朮、乾薑、枳實(經過加工炒製過的枳實)、白茯苓、五味子(去掉梗的五味子)、桑白皮(去除紅皮的桑白皮)。

上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小指大。每服一丸,淡豆豉五粒,水小小盞煎至半,去豉,通口服,無時。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磨成細粉,並加入蜂蜜調製成丸狀,每個丸子的大小約小拇指,服用一丸,再加五顆淡豆豉,用一小小杯水燉煮至藥水減少一半,取出豆豉,溫熱服用即可,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