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1. 卷之十三
2. 真珠天麻丸
治急驚風,請量用之,以通為度。此方仍治吊腸、鎖肚、撮口,至為妙絕,功效無比。丸如麻子大,初生患者三日三丸,五日五丸,七日七丸,加青黛名青黛丸。
天南星(炮) 天麻 白附子(炮各一分) 膩粉(半分重) 巴霜(一字) 蕪荑(炒) 全蠍(麵炒) 滑石(各一分半)
上事治為末,水煮細麵糊丸如大,每服一歲五丸,二歲十丸,大小加減薄荷湯點茶清送下。
議曰:此方乃下驚風又去痰熱,須先服截風定搐,次與下之,切不可以多利之,但通為度。宜其詢問前人已未曾下,惟恐病家不曉此理,遂致疏失。若初醫在我,則當循症截風定搐或朱蠍散,尚有痰熱,宜與下之,免作風候。且小兒被驚發風,胡不知先有熱在臟。若知有熱在臟,甚勿驚著。
蓋熱盛即心氣虛,一驚觸心,心氣迸散,所以面青唇白,良久驚氣卻收。其或肝虛入肝,肺虛入肺,五臟六腑皆由虛處,其驚氣自然投入,因而作疾。前歌亦載然。急驚之急,痰熱相觸,觸亂神情,氣脈互馳,經絡乘熱,熱即生風,風熱不散,筋吊脈縮,或搐或搦或掣或引,各於輕重所適而然。
善醫者截風定搐,有熱與痰隨而下之,其搐搦自定,拳攣自舒,吊縮自寬,風熱自散,何患氣不蘇,省神不和暢?直言至簡,良士當和之矣。
白話文:
真珠天麻丸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小兒急性驚風的,請依據孩子的狀況酌量使用,以排便順暢為標準。這個藥方也能治療小兒吊腸(腸道痙攣)、鎖肚(腹部僵硬)、撮口(嘴巴緊閉),效果非常神奇,功效無可比擬。藥丸像麻子一樣大,剛發病的患兒,第一天吃三顆,第二天吃五顆,第三天吃七顆。如果加入青黛粉,就叫做青黛丸。
藥方成分:
天南星(炮製過的)、天麻、白附子(炮製過的,各一份),膩粉(半份),巴豆霜(少許),蕪荑(炒過的)、全蠍(麵粉炒過的)、滑石(各一份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煮細麵糊做成藥丸,像大麻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一歲的孩童吃五顆,兩歲的吃十顆,可以根據年紀大小增減藥量。用薄荷湯或淡茶水送服。
藥理分析:
這個藥方主要作用是排除體內因驚風而產生的痰熱,應該先服用能鎮風定驚的藥物,然後再服用這個藥方。切記不能過度使用,讓腹瀉太嚴重,只要排便順暢就可以了。最好先詢問長輩或有經驗的人,是否曾經使用過類似的藥方,因為有些病人家屬可能不了解這些道理,導致用藥上的疏忽。如果第一次看診的醫生是我,我會先根據病症使用鎮風定驚的藥物,比如朱蠍散,如果還有痰熱,就應該用這個藥方來排除,避免轉為風症。小兒受到驚嚇而發病,往往是因為體內原本就有熱氣。如果知道體內有熱氣,就更不要讓孩子受到驚嚇。
通常熱氣過盛會導致心氣虛弱,一旦受到驚嚇,心氣就會散亂,所以臉色蒼白、嘴唇發白,過一會兒驚嚇的症狀才會消失。有時候,因為肝虛,驚嚇之氣會進入肝臟;因為肺虛,驚嚇之氣會進入肺臟。五臟六腑都可能因為虛弱而讓驚嚇之氣侵入,從而導致疾病。古老的歌謠也記載了這些道理。急性驚風的發作,往往是由於痰和熱相互作用,擾亂神志,導致氣血運行紊亂,經絡受到熱的影響,熱就會生風。風熱如果不能散去,就會導致筋脈抽搐、蜷縮,出現各種抽搐、肢體顫抖等症狀,這些症狀的輕重程度因人而異。
好的醫生會先鎮風定驚,然後根據情況排出體內的痰和熱。這樣,抽搐顫抖的症狀自然就會平息,蜷縮的肢體也會舒展開來,吊縮的部位也會放鬆,風熱就會消散,何愁氣息不順暢、神情不舒爽呢?這些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明瞭,有見識的人應該明白這些道理。
3. 卻風散
治嬰孩小兒急驚風候方作搐搦,熱盛涎潮,宜下之
天南星(四枚,炮去皮為末) 巴豆四枚(出油如霜) 大半夏拾枚(用甘草水蒸熱切焙為細末) 白殭蠶(去絲炒一分) 金蠍(炒二分,去尾)
上件和勻,每服一字許,煎金銀薄荷湯調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幼兒急性驚風的,症狀是抽搐、發高燒、流很多口水,這種情況應該要用瀉藥來治療。
藥方組成: 天南星四個(炮製過後去皮磨成粉末)、巴豆四個(去除油脂如同霜狀)、大半夏十個(用甘草水蒸熟後切片烘乾磨成細粉)、白殭蠶(去除蠶絲後炒過,用量一分)、金蠍(炒過,去除尾部,用量二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約一字(古時計量單位,約一小撮),用金銀花和薄荷煎煮的湯藥送服。
4. 揭風湯(所治在前)
全蠍(去毒麵炒一分) 天南星(一兩為末水調作劑包裹蠍煨令赤色蠍不用炒亦得) 天麻(一分) 硃砂(一分令研) 輕粉(半分重) 腦子(一字) 麝(一字)
上件為末和勻,每服半分,煎金銀薄荷湯調,以通為度。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全部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分(藥粉),用煎好的金銀花薄荷湯調服,以達到藥效能發揮作用、症狀緩解為度。
5. 青金丸
治嬰孩小兒急驚風痰涎壅盛,欲下去痰退熱:
巴霜(半兩已) 青黛(一分) 天南星(半兩炮) 輕粉(一兩重) 滑石(二兩重) 全蠍(或外去毒炒)
上為末,水煮麵糊為丸,麻子大,每一歲五丸,二歲七丸,三歲十丸,大小加減,用薄荷茶清送下,以通為度。
議曰:凡看小兒症候,不問長幼,目視指切,心究意到醫權藥衡,准鑑疾之輕重,所謂斟酌對治已,遵其法,藥入腸胃,猶合符節者上也。按睹之後,忖度方法,思惟料理,良久始達其源,用醫投藥者次,也不體全功。何謂艱療?非四病之異端,乃謂究竟不若是。今議驚風之疾,有急有慢,鄙夫以搐急謂急,搐慢謂慢,斯說未當。古人言論陰陽癇者是也。陽癇曰急驚,陰癇曰慢驚。陽癇頰赤體熱,唇紅脈數,牙關緊,口流涎。陰癇者吐利作熱,生風不有陽症,惟有搐搦,畢竟脈來散緩,乃是陰候,無可疑。惟是陽症傳陰,陰盛陽虧,陰症作疾,速用扶里。如急驚風候,陽盛陰虧,陰氣剛壯,當用下之,使陰陽二氣均平,調榮衛二脈和順,方乃可宜。前件方藥,輕則揭風,盛則劫風,重則青金或以真珠丸。請詳而復已,其切察之輕重,審以湯劑,得中勝妙,莫令違也。若或怠緩,害加禍生,醫者主察,勿今致咎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青金丸」是治療嬰幼兒急性驚風,痰液阻塞嚴重,目的是要降痰退熱的。
藥方成分包含:巴豆霜(半兩,已處理過)、青黛(一分)、炮製過的天南星(半兩)、輕粉(一兩重)、滑石(二兩重)、全蠍(或去除毒性後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過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麻子一樣。一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五顆,兩歲七顆,三歲十顆,之後依照年齡大小增減。用薄荷茶清送服,服用到排便通暢為止。
醫者診斷小兒疾病時,不論年紀大小,都應該仔細觀察、觸診,用心思考,充分理解病情,才能準確判斷病情的輕重,進而對症下藥,這樣才能藥到病除。在診斷之後,要仔細衡量治療方法,反覆思考,才能真正了解病因。先思考再用藥是比較好的做法,如果沒有這樣做,就難以達到最佳療效。
什麼是難以治療的疾病呢?不是因為病症特殊,而是指沒有深入了解病因,並對症下藥。以驚風來說,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一般人認為抽搐得快就是急性,抽搐得慢就是慢性,這種說法不夠準確。古人提到的陰陽癇才是重點,陽癇就是急性驚風,陰癇就是慢性驚風。陽癇的特徵是臉頰發紅、身體發熱、嘴唇紅、脈搏跳動快、牙關緊閉、口流口水。陰癇的特徵是嘔吐、腹瀉、身體發熱,但沒有陽癇的症狀,只有抽搐,而且脈搏散亂、慢弱,這是陰虛的表現。要注意的是,陽症可能會轉為陰症,陰盛陽衰時,陰症就會發作,此時要趕緊扶助正氣。如果是急性驚風,屬於陽氣過盛而陰氣虧虛,陰氣剛強,應當用藥瀉下,使陰陽二氣平衡,讓身體的氣血循環順暢。
上面提到的藥方,病情輕微可以使用來祛風,病情嚴重可以用來控制病情,更嚴重者則可使用青金丸或真珠丸。請仔細考慮病情的輕重,並根據情況調整湯藥,掌握恰當的用藥,不要有所偏差。如果輕忽延誤,會導致病情加重,產生禍患,醫生應當仔細觀察,避免造成錯誤。
6. 截風丹
治嬰孩小兒四症已作八候未具者,速宜與脈。
金蠍(去毒炒) 白殭蠶(去絲炒) 天麻 白附子(炮) 天南星(炮各一分) 硃砂(一兩)赤腳蜈蚣(一條酒炙酥) 麝(一字)
上為末煉蜜為丸雞頭實大,每服一二粒,煎金銀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治療嬰幼兒四種病症,症狀剛開始出現,還不完全明顯的時候,應該趕快讓醫師診斷開藥。
藥材包含:炒過的去毒金蠍、炒過並去除絲的白殭蠶、天麻、炮製過的白附子、炮製過的天南星,各取一份;另外加上一兩硃砂、用酒烤酥的一條赤腳蜈蚣、以及少量的麝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大小如雞頭實。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煎好的金銀花薄荷湯送服。
7. 定搐散
治嬰孩小兒急驚四症八候俱並,作者宜服
天麻 白附子(炮) 天南星(炮各半兩) 蠍稍(炒一分) 硃砂(一兩) 代赭石(一兩煆米醋浸七次) 雄黃(一兩) 乳香(一兩) 白花蛇頭(一分酒炙) 腦(一字) 麝(一字) 赤腳蜈蚣(一條酒炙)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煎金銀薄荷湯調下,煉蜜如雞頭大亦佳。
議曰:搐症未作,痰熱壅盛,故生其風,風不自散,流入筋脈,又入經絡,遂發搐搦。定其搐搦,先用截風,風若不加,則搐搦自息矣。且搐搦已作,痰熱有盛,疾候傳極,其風不可得而截,搐不可得而定,由如遺漏,炎熾猛烈,難以摸減,如此患者,理宜下之。大抵陽癇用下乃良,陰癇何以加之?兒分長幼,用藥惟有發風作搐,大小皆然。
風之為疾,猖獗衝突,乃五臟虛處受之,察之在證,療之未前,由驚而作,或痰與熱而為,察其源而定其疾者,要也有其風即發搐,有其搐即因風,風定搐其議相續。今述截風散,不待搐搦,才覺風痰驚熱有作,便與服之,令不搐搦,故曰截風。既已搐搦並作,宜與定搐散御之,御之不散,與服暖金丹,其勢加重,即與下之。
且下之法,醫家出不得已而為劫風揭風青金三方,量其輕重。今人直便擬下,更不截風定搐之藥,得失之議,皆由忽遽昏惑。智者良工,幸宜考較。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定搐散」,是治療嬰幼兒出現急驚風,也就是四種症狀、八種情況同時發生的情況,給患者服用。
藥方組成:
天麻、炮製過的白附子、炮製過的天南星,各二分之一兩;炒過的蠍子尾,一分;朱砂,一兩;煅燒後用米醋浸泡七次的代赭石,一兩;雄黃,一兩;乳香,一兩;酒炙過的白花蛇頭,一分;冰片,少許;麝香,少許;酒炙過的赤腳蜈蚣,一條。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金銀花薄荷湯煎煮後調服,也可以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服用。
分析:抽搐症狀還沒發作時,是因為體內痰熱過盛,所以產生風邪。風邪無法自行消散,進入筋脈和經絡,進而引發抽搐。要平定抽搐,首先要截斷風邪,如果風邪沒有加重,抽搐自然會停止。然而,抽搐已經發作,說明體內痰熱很盛,病情發展到極點,此時風邪難以截斷,抽搐也難以平定。這就像水壩漏水一樣,一旦水勢猛烈,就難以控制。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考慮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一般來說,陽性的抽搐用瀉下法效果較好,但陰性的抽搐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呢?因為嬰幼兒有年齡大小之分,使用藥物都是為了治療由風引起的抽搐,無論大小都一樣。
風邪這種疾病,來勢洶湧,是因為身體五臟虛弱才容易受邪。觀察其症狀,治療卻沒有效果,這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或者由痰熱引起。要找到病因才能確定疾病。重點是只要有風邪就會出現抽搐,而有了抽搐也多半是由風邪引起。平定風邪,抽搐自然就會停止。現在說的這個截風散,是在抽搐還沒發作,只是感覺到風邪、痰熱、驚嚇等徵兆時,就立即服用,使其不發作抽搐,所以叫做截風。如果已經抽搐,就要服用定搐散來控制,如果控制不住,就服用暖金丹。如果病情加重,就要用瀉下法。
至於瀉下法,醫生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劫風、揭風、青金這三個方子,要根據病情輕重來選擇。現在的人卻直接就用瀉下的方法,而沒有先用截風、定搐的藥物,這種做法對與錯,都是因為太過匆忙、昏聵、迷惑導致。有智慧、醫術高明的醫生,應該仔細考慮、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