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指下脈訣歌
二三歲時看虎口,更加中指按高骨,浮即風生,數主驚,系是癩癇,洪作熱,沉細腹痛緩,沉虛瀉痢,多由此脈。初微遲,有積兼蟲盛,遲牆元來胃脘迂。四歲脈不在指端,一指高骨按虛實。五六袞轉尋三部,平正關上為準則。七八稍移指少許,九十次第分位取。十一十二也同看,十四十五三指睹。
小兒有病脈不多,先定浮沉遲數(音朔),數(音所)。沉遲為陰,浮數陽,更看面部屬何方。青色驚風,白虛瀉,赤生痰熱,黑難當,黃是脾家疳積作,醫人審度療何方。
白話文:
兩三歲的小孩看手腕虎口部位的脈象,再用中指按壓手腕高起的骨頭,脈象浮在表面通常是受了風,脈搏跳動快代表受到驚嚇,脈搏呈現線狀通常是癩病或癲癇,脈搏來勢強大代表有熱,脈象沉在深處又細小是腹痛,脈象沉而虛弱代表腹瀉或痢疾,這些多是從這些脈象判斷出來的。如果脈象一開始略微遲緩,通常是有積食或體內有寄生蟲,脈象遲緩而且邊界不明顯通常是腸胃不適。
四歲的小孩,脈象不在手指尖,而是在距離手指一指寬高的骨頭附近按壓,以分辨脈象的虛實。五六歲時,要滾動手指尋找寸、關、尺三個部位來診脈,以平正的關部為準。七八歲時,手指稍微移動一點點來診脈,九歲十歲時,要按照順序區分寸、關、尺三個部位來診脈。十一、十二歲也這樣看,十四、十五歲時,用三根手指一起按壓來診脈。
小兒生病時,脈象變化不多,要先確定脈象是浮還是沉,是遲還是數(快)。脈象沉且遲緩是陰證,脈象浮且快是陽證,還要觀察臉部氣色來判斷病症。臉色發青通常是驚風,發白通常是虛弱或腹瀉,發紅通常是痰熱,發黑就比較嚴重,臉色發黃通常是脾胃消化不好造成的疳積,醫生要仔細判斷才能對症下藥。
2. 三脈五脈宜說
凡看小兒初生至半晬之間有病,即與看額前眉上髮際下,以名、中、食三指輕手滿曲按之。兒頭在左舉,右手在右舉,左手食指為上,名指為下。若三指俱熱,感受寒邪,鼻塞氣粗;三指俱冷,臟寒吐瀉;若食中熱,上熱下冷;若名、中指熱,夾驚之候;若食指熱,胸堂不寬;若名指熱,
白話文:
小兒剛出生到半歲之間,如果有生病,就檢查他額頭前、眉毛上方、髮際下方的部位,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三隻手指輕輕彎曲按壓。讓小孩的頭偏向左邊,你的右手扶著他右邊的頭部,用左手檢查,食指在上,無名指在下。如果三隻手指都感覺熱熱的,表示小孩是感受到寒邪,會有鼻塞、呼吸粗重的症狀;如果三隻手指都感覺冷冷的,表示小孩內臟虛寒,會有嘔吐、腹瀉的情況;如果只有食指、中指感覺熱熱的,表示上熱下冷;如果只有無名指、中指感覺熱熱的,表示可能是受到驚嚇;如果只有食指感覺熱熱的,表示胸口不舒服;如果只有無名指感覺熱熱的,
3. 乳食不和
議曰半晬以上方可看虎口,周晬以上看虎口兼一指脈。若五百七十四日變蒸滿足,只與看一指脈。以食指袞轉分取三部。凡言三部者,非寸關赤系。小兒三部:面看氣色為一部,虎口紋脈二部,寸口一指脈三部。五脈者,上按額前,下診大沖,並前三部謂之五脈。凡兒有患不屬惡候,即不可與診大沖之脈。
其脈定生死之要會也。其症候危惡,故當診之不可看,恐汙人情,傷於不任用矣。
白話文:
建議:小孩滿六個月以上才能觀察虎口紋路,滿一歲以上則觀察虎口紋路並同時把脈(只取食指的脈搏)。如果小孩在574天大時已經完成變蒸,就只需要把脈即可。把脈時,用食指滾動按壓,分取三個部位來診斷。這裡說的「三部」並非指寸關尺,而是指小孩的「三部」:第一部看臉部氣色,第二部看虎口紋路,第三部看寸口(食指)的脈搏。所謂的「五脈」,是指按壓額頭前方、診斷腳背上的太衝穴,再加上前面說的「三部」合稱。如果小孩生病但病情不嚴重,就不能去診斷太衝穴的脈象。
太衝穴的脈象,是決定生死的重要關鍵。這個部位的脈象,代表著病情危急惡劣,所以要診斷時不能隨意觀察,以免因不吉利而讓人感到不安,甚至覺得醫生無能。
4. 三關指紋要訣
未關命門 中關風候 初關氣候
流珠形主鬲熱三焦不和,氣不調順,飲食欲吐或瀉,作熱或腸鳴自利,煩躁啼哭。
環珠形主氣不和,脾胃虛弱,飲食傷滯,心腹膨滿,作熱夾食,虛煩頓悶。
長珠形主夾積傷滯,腹肚疼痛,或有寒熱,脅肋膨緊,食不克化,或蟲動不安。
來蛇形主中脘不和,積氣攻刺,飲食不下,疳氣欲傳,臟腑不寧,膨滿乾噦。
去蛇卷形主脾虛冷積,泄瀉或吐或渴,煩躁氣粗喘息,飲食不化,神困多睡。
弓反里形脈內感受寒邪,頭目昏重,心神驚悸,沉沉點點,倦怠昏閒,四肢稍冷,咳嗽多痰(小便赤色)。
弓反外形主痰熱心神不寧,睡臥不穩,作熱夾驚夾食,風癇症候。
槍形主邪熱痰盛生風,神情恍惚,睡下安穩,欲發搐搦,驚風傳授。
魚骨形主驚風痰熱症候已定,可以截風化痰,利驚退熱,不作諸惡候,若已傳過,必作它症。
水字形主驚積食積,膈熱煩躁,心神迷悶,夜啼三焦不順,痰延壅盛,涎潮口噤,潮加搐搦。
針形主心肺受熱,熱極主風,驚悸煩悶,沉沉默默,不食神困,四肢垂嚲,及驚風暴發(痰延壅盛,搐搦等候)。
透關射指面主驚風痰熱四症皆聚停在胸膈,不能散其候,所受雖重,症順則可療。
透關射甲主驚風惡候,受驚傳入經絡,風熱發生,併入八候,虛痰不下,危急惡症,難可療治。
白話文:
三關指紋要訣
指紋在指節上的位置,分別代表不同的身體狀況:
- 第一關(初關):代表氣的狀況。
- 第二關(中關):代表風的狀況。
- 第三關(未關/命關):代表生命的狀況。
各種指紋形狀代表的意義:
- 圓珠狀:通常是腸胃有熱,三焦(上、中、下焦)不協調,氣不順暢。可能會有想吐、拉肚子、發熱、腸鳴、腹瀉等狀況,或者煩躁哭鬧。
- 環狀圓珠:代表氣不調和,脾胃虛弱,可能是吃太多東西消化不良,造成肚子脹滿、發熱、積食、虛弱煩悶。
- 長條圓珠:通常是積食或消化不良,導致肚子痛、有時發冷發熱、胸脅脹滿、食慾不佳,或者肚子裡有蟲不安分。
- 像蛇爬行狀:代表中焦(胃部)不舒服,體內有氣積聚,導致腹痛,吃不下東西,可能是疳積要發作,內臟不寧靜、脹滿想吐。
- 像蛇往回捲狀:通常是脾胃虛寒,肚子裡有冷積,容易拉肚子、想吐、口渴,也可能會煩躁、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精神困倦想睡。
- 弓形彎向內側:表示身體感受到寒氣,導致頭暈、昏沉,心神不安,昏昏沉沉,疲倦無力,四肢冰冷、咳嗽多痰,甚至小便顏色偏紅。
- 弓形彎向外側:表示體內有痰熱,心神不寧,睡不安穩,可能會有發熱、受驚、積食、癲癇等症狀。
- 像槍狀:表示體內邪熱、痰多生風,導致神情恍惚、睡不安穩、快要抽搐、或是受驚。
- 像魚骨狀:代表驚風、痰熱的症狀已經確定,此時可以利用藥物來控制風、化痰、鎮驚退熱,避免其他併發症;但如果病情已持續發展,可能會出現其他病症。
- 像水字形:代表驚嚇、積食,導致胸膈有熱、煩躁、心神迷亂、晚上哭鬧、三焦不順暢、痰液壅塞、口吐白沫、嘴巴緊閉,嚴重會抽搐。
- 像針狀:表示心肺受到熱邪侵襲,熱到極點容易生風,導致驚悸、煩悶、不說話、沒食慾、精神困倦、四肢無力,甚至會突然驚風發作(伴隨痰多、抽搐等症狀)。
- 指紋穿過關節線,延伸到指面:表示驚風、痰熱等四種狀況都聚集在胸膈,無法消散,雖然病情嚴重,但若治療得當還是可以治癒。
- 指紋穿過關節線,延伸到指甲:表示驚風病情嚴重,受驚嚇導致經絡受邪,產生風熱,還伴隨其他虛弱、痰多等症狀,病情危急,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