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榮

《活幼口議》~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一·急驚風候

醫雲陽癇也,手足搐搦,涎潮大熱,醫家下之,其所用藥往往利以經粉或水銀巴豆皆有毒等,既已蘇省之後,精神由尚昏沉,未⿱夷貝乳食者,或有餘熱,其候欲得安痊和平,只可用平穩藥調胃氣,不可直便與服燥熱藥,若與服之,其候復作何可怪耶

白話文:

醫雲陽癇即癲癇,手足抽搐,流口水,體溫很高,醫生用藥來治療,其所用的藥物往往是含有毒性的藥粉、水銀、巴豆等。當病症已經緩解後,精神很昏沉,不能進食,或者還有餘熱,這時想使身體安康康復,只能用平和的藥物來調整胃氣,而不能直接服用那些燥熱的藥物。如果吃了燥熱的藥物,病症又發作了,那也就不足為奇。

議曰:小見驚風之後,胃氣多虛,不食,沉沉默默,或瀉尚不止,只可助胃生氣,須以截風藥移在(平胃散)或(觀音散)中,謂用全蠍天麻、殭蠶、白附、防風羌活之類,生薑、棗子同煎,自然胃壯,瀉止,諸風不作,雖則驚熱及搐搦皆去,其精神未爽,不可便謂無事。

白話文:

議論說:小孩子在受到驚嚇後,胃氣可能會大虛,不吃東西,精神恍惚,或腹瀉不止,這時只能幫助胃氣的生長,需要在平胃散或觀音散中加入截風藥,比如全蠍、天麻、殭蠶、白附、防風、羌活等,再與生薑、棗子一起煎煮,自然能使胃氣壯實,腹瀉停止,各種風證不再發作,雖然驚熱和抽搐現象都消失了,但精神不振,不可便以為沒事了。

若用補藥助虛,乾薑、豆蔻、硫黃、附子之類,則熱復來,其候又發,非病不除,醫者妄謬,病家無見,亦不可不告。凡治急驚之候,正謂醫療,豈可據云調理之說?用藥乃在一時之久,若也寬緩,症候轉加深重。醫者既知當下,即可量其輕重,如病五六分,只下三四分許,隨通且利熱去痰消,則病與症次第徐徐而減瘥。

白話文:

若使用補藥來幫助虛弱者,例如乾薑、豆蔻、硫磺、附子等,熱氣會再次出現,症狀又會發作,不只疾病沒有去除,醫者也犯了錯誤,病人也不得而知,但這些都必須要說清楚。凡是治療急驚症候,本來就是要立即治療,怎麼可以根據所謂的調理理論來處理?用藥應該立刻立即進行,如果緩慢治療,症狀反而會加重。醫者一旦知道當下的狀況,就能量度疾病的輕重,如果疾病為五六分,只能用三四分的藥力,依照病情的發展,逐漸消除熱氣和痰液,疾病和症狀就會逐漸減輕和痊癒。

若不揣度,一概並蕩下之,大過傷害臟腑,疾傳陰症,乃作慢驚風候,豈可臨時生胃回陽,誠為枉究。既是醫工,莫不知之矣。

白話文:

如果沒有仔細思量,一概都用瀉下的方法,損傷臟腑,病情發展為陰症,就變成慢性驚風的症狀,到那時即使及時服藥調理,也無法補救了。既然是醫者,這些道理還需要說嗎?

2. 二·慢驚風候

醫云陰癇也。良由急驚用寒涼之藥太過,轉動深重,乃傳作慢驚。或因吐利不止而成慢驚。或因澡浴感風不解而作慢驚。或因風食二癇不治而變成慢驚。或因咳嗽下痰轉虛而成慢驚。因由甚眾,概而舉之:病家怕驚不怕瀉。良醫怕瀉不怕驚。其瀉不止,則驚風愈盛。若與治驚更用寒涼之藥,且瀉轉多,病加進重矣。

白話文:

現代

醫生說這是陰癇。是因為在治療急性驚風時使用了過多寒涼藥物,轉變成了深重難治的慢性驚風。或者因為嘔吐腹瀉不止而演變為慢性驚風。或者因為洗浴後受到風寒沒有及時解除而患上慢性驚風。或者因為風癇和食癇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轉變為慢性驚風。或者因為咳嗽化痰導致身體虛弱而演變為慢性驚風。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就是:患病的人怕驚風,不怕腹瀉。好的醫生怕腹瀉,不怕驚風。如果腹瀉不止,驚風就會更加嚴重。如果在治療驚風時再次使用寒涼藥物,腹瀉會更加嚴重,病情會更加惡化。

議曰:小兒脾胃虛怯方作吐瀉,其症有五:有熱吐、冷吐、虛吐、痰吐、食吐。所言熱吐者,謂母飲酒,吃肥炙爆醃藏,或冒風傷暑致熱,兒吻乳入胃,遂成熱吐。冷吐者,謂兒胃冷,加以宿冷之物與食,即吐。虛吐者,其兒肌弱神困,疳積未消,胃堂久虛,即吐。痰吐者,其兒胃氣本虛,復感寒邪,生痰作熱,留滯胸膈,故吐。

白話文:

討論:小孩脾胃虛弱且膽怯,就會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熱吐、冷吐、虛吐、痰吐、食吐。所謂的熱吐,是指母親喝酒,吃了肥膩、烘烤、醃製、儲藏的食物,或冒風而受暑氣,導致發熱,孩子喝了母親的乳汁後進入胃裡,就會造成熱吐。所謂的冷吐,是指小孩胃寒,再加上吃了會造成胃寒的食物,就會嘔吐。所謂的虛吐,是指小孩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疳積尚未痊癒,胃部長期虛弱,就會嘔吐。所謂的痰吐,是指小孩胃氣原本就虛弱,又受到寒邪,產生痰液,痰熱留在胸部和橫膈膜,因此出現嘔吐。

食吐者,其兒胃弱,飲食不節,強食傷脾,作熱袖困,吐後即逆。病家但知其吐,不明其所以吐。且吐兼瀉共作,名曰霍亂。其吐候又推輕重有五:初則乳自流出,謂之哯。哯之不已,即謂之吐。吐之不也,即作嘔。嘔之不已,即傳逆。逆之不已,即作噦(於月反)。自嘔逆噦皆有出聲動氣。

白話文:

嘔吐者,其小孩的胃弱,飲食不節制,硬吃傷到脾臟,引起發熱胸悶睏倦,嘔吐後就開始反胃。病人只知道嘔吐,卻不明原因。而且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稱為霍亂。嘔吐的症狀又有輕重不同的五種:剛開始時,乳汁緩緩流出,稱為「哯」。哯的症狀一直持續,就稱為嘔吐。嘔吐的症狀一直不緩解,就開始乾嘔。乾嘔的症狀一直不緩解,就轉變成反胃。反胃的症狀一直不緩解,就會變成噦(音同「於月」)。從嘔吐到反胃到噦,都會伴隨著出聲和動氣的症狀。

嘔者口開而作逆者,心胸上下氣逆郁築。噦者,無物可出,即膈虛胃寒,引氣噦噦作聲。此等候惡,須更症變,即慢脾風。熱吐者,先去風痰。冷吐虛吐,與生胃氣。痰吐下卻其痰,次與(正氣)。食吐宜與(塌氣)。豈可一概理之?吐瀉不止,脾虛風生,眼開慢驚。眼合慢脾。

白話文:

嘔吐:是指口張開並有嘔吐動作,這是因為心臟和胸部上下氣體逆流、鬱結所致。

噦氣:是指沒有東西可以嘔吐出來,這是因為膈肌虛弱,胃部寒冷,引起氣體在體內亂竄,發出噦噦的聲音。

這些症狀等待病情變化,即為脾臟虛弱所致。

吐熱:先治療風痰。

吐寒、吐虛:與胃氣的產生有關。

吐痰:先將痰液排出,然後治療正氣。

吐食:應治療胃氣虛弱。

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呢?

吐瀉不止:脾虛生風,眼見驚嚇。

眼皮合上:脾虛。

治之不當,更下驚藥,死不旋踵,豈可得而救療?兒分長幼,病察虛實。有吐瀉三五日發風者,有一日半日而發者。大抵女孩以吐為急,男以瀉為速。若氣虛暴瀉暴吐,才作便得之。惟有疳瀉不成風候,水則患無辜症,終於虛乏矣。但滯腸止瀉為良。吐即生胃為正,截風之藥,加而用之。

白話文:

如果治療不恰當,再用強力攻瀉的藥物,不到轉身之間就會死亡,怎麼能挽救和治療呢?小孩有年紀大小之分,疾病有虛實之分。有些小兒嘔吐、瀉痢三、五天後才發熱的,還有的半日或一日後就發熱。一般而言,女孩以嘔吐為先,男孩以腹瀉為先。如果氣虛、腹瀉、嘔吐發作突然,剛開始的時候就能醫治好。只有疳積性腹瀉才形成不了熱性病的症狀,腹瀉帶走水分則會患上無辜症,最後會虛弱乏力。但是,腸道不通暢,只要腹瀉止住了就好。嘔吐就以胃生津液為正常,截斷風熱的藥物,再輔助使用。

凡驚藥及寒涼之藥,切不可用,亦不可用大熱藥。其候乃屬陰症。醫者裁之,勿佞為幸。

3. 三·小兒熱症

古分十種為總例,有驚熱、疳熱、風熱、潮熱、傷寒熱、瘧熱、積熱、丹熱、瘡疹熱、餘毒熱。

議曰:十種熱症病各不同,已有觸類而作潮熱者,即痞癖熱也,類近積熱症;先腹肚熱腳冷者,是傷寒熱與瘡疹熱亦相類;且傷寒有三種,皆從表發入里;且瘡疹隨五臟所受,從里出表,故不同根;風熱與驚熱亦相近;疳熱與餘毒熱類;疳有五症,瘧有五候,皆由脾家陰陽不順;若驚熱盛即風熱作;丹毒熱有數種,皆五臟熱毒所作;自上發下曰毒,自下發上曰丹,總名之曰丹毒,各隨輕重;人有一種名曰龍帶,橫腰過肚上,或至胸前相交者,重有如火燔,其候亦同丹;治病後餘毒熱諸症皆有之,須適輕重類諸症而調解,不可越前病用藥;如傷寒後有餘毒熱,即於傷寒調理不及而解余皆效之;大抵驚熱涼之,風熱化之,疳熱補之,潮熱散之,傷寒熱解之,瘧熱分之,積熱利之,丹熱消之,瘡疹熱順表之,諸症餘熱皆和之;此理雖則大概如是言,畢竟用之有理,乃為醫士善學;設有不遵其理者,斯可謂之管見之。

白話文:

議論說:十種熱症疾病各有不同。已經有碰觸類同證狀並產生潮熱的人,即痞癖熱,近似積熱症。先有腹部悶熱腳卻冰冷的人,這是傷寒熱和瘡疹熱也相近似的;另外傷寒有三個種類,都是從體表發作而入裡。瘡疹會隨著五臟所受,從裡往外發作,因此不同根;風熱與驚熱也相近似;疳熱與餘毒熱類似。疳證有五種症狀,瘧疾有五種病候,都是因為脾臟的陰陽不調順;如果驚熱盛行,那麼風熱就會發作;丹毒熱有好幾種,都是五臟熱毒所造成的。由上往下發作的稱為毒,由下往上發作的稱為丹,總名稱之為丹毒,各自根據輕重程度而不同;有一種人叫做龍帶,橫跨腰部、腹部或者到胸前交會,嚴重的情況如同被火灼燒,症狀也與丹毒類似。治療疾病後有餘毒的各種症狀皆有,必須根據輕重分類然後調整,不可超越先前的疾病用藥。例如傷寒後有餘毒熱,就要從傷寒調理,不足的地方另行補救,皆可有效治療。總之,驚熱要涼之,風熱要化之,疳熱要補之,潮熱要散之,傷寒熱要解之,瘧熱要分之,積熱要利之,丹熱要消之,瘡疹熱要順表之,各種症狀餘熱皆要和之。這個道理雖然大概如此,畢竟用起來要有道理,纔是醫生的好學問。如果有人不遵照這個道理,就可以說那是偏見。

4. 四·小兒積症

王氏有可治不可治,其說已載於家寶。議曰:古人有言「不盡意者非失言也」,妙用奇功,不可得而著乎紙筆之聞。且學者初機未可便得純粹,廣見多聞,性識開通,心智自然運出,然後可謂之醫者意也。此科最為難事,積症最為要緊。今病家將作尋常醫者,不至急切治之。

白話文:

王氏的書中有「可治」與「不可治」之分,他的說法已經寫在傳家的醫書裡。有人說:「沒有表達出全部的意思,不算是失言」,妙用奇功,不可以寫在紙筆上。而且學習者一開始不可能馬上有純粹的醫術,見識廣博、聽聞很多,性情才智才能打開,心智自然運轉而出,然後才能成為醫者的心意。這個知識最難以辦到,積累的病症是最重要的。現在生病的人家會找普通的醫生,不會急著找高明的醫生來治療。

若等閒病之,有緩速,及至傳變,方覺困重久務良工,信乎野老不虛云耳。東漢王氏不言疳與瀉及痢,即述症而已。所症治未病之病。凡小兒有自幼及長不患驚風癇痙癲痙者有之矣,未聞無患積症者。謂五臟之所積名曰積,六腑之所聚名曰聚。且小兒只理五臟受病,故不有六聚候者。

白話文:

如果我們對小兒疾病掉以輕心,可能一開始症狀輕微、發展緩慢,但等到病情傳染或轉變,才會感覺到非常嚴重。這就像俗話說的「積重難返」,所以老人的話不可不信。東漢時代的王氏沒有提到疳、瀉和痢,只講述了症狀。他治療的都是尚未發病的疾病。凡是從小到大沒有患過驚風、癇痙、癲痙的孩子,可能沒有,但沒有患過積症的孩子,卻是聞所未聞。所謂五臟所積叫積,六腑所聚叫聚。小兒只會因五臟受病,所以不會有六聚的症狀。

何?腑屬陽,雖有疾不治而自愈。且胃屬腑,氣生以漸。乃脾主食,有疾當治之。臟屬陰,治之充難調治。四季有積欲下之理,皆可用藥,但與究其虛實然後利之。既有積氣不能全實,量其輕重。故古人有挨積磨積消積化積,無下積之說。是知積之一症不可直便獨下。若積虛極,先和脾調胃,令其充實,次與推下。

白話文:

為什麼肝屬陽,即使有疾病不治療也能夠自我治癒?並且胃屬於腑,氣產生是逐漸的。但是脾主管消化食物,有疾病就應該治療。臟屬於陰,治療起來比較困難。四季都有積聚的現象需要把積滯瀉掉,都可以用藥物,但是要探求虛實,然後再瀉掉積滯。既然有積氣就不能完全實證,要衡量輕重。所以古人有把積聚磨掉、積聚消掉、積聚化掉的說法,沒有把積聚直接瀉掉的說法。由此可知積聚的證候不能直接只用瀉法。如果積聚虛極,先調和他脾胃,使其充實,然後治療積滯。

若積症二三並作之者,可先下而急與調胃藥服之。稍用倒置,不免為它咎。乃計利害所議。積症作疾,無可與之安和,一味當下斯為良法。有積不可安養,久則為它病矣。惟痞癖症,先宜定去寒熱。寒熱已去,方可挨下,以通為度。下之大過,反生重熱。雖有重熱,即不宜用涼藥。

白話文:

如果有多種積症同時出現,可以先服用通便藥,再趕緊服用調理胃腸的藥。倒置使用,難免會造成其他問題。因此,在權衡利弊後,如果積症引起了疾病,就應該立刻服用通便藥。有積症不能長期服用溫補藥,久了會變成其他疾病。只有痞癖積症,首先應該確定是否是由寒還是熱引起的。寒熱消除後,纔可以服用通便藥,但不能過度,以免引起嚴重的熱症。即使有嚴重的熱症,也不宜服用涼藥。

乃於調理胃氣藥與治之充,宜深究無令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