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議盤腸
議曰:氣和乃升降安樂之由也,氣逆則壅結,疾病之致也。幼幼有患盤腸,非暴所得。元由氣鬱積久不散,榮壅衛結,五臟六腑無一舒暢。其氣乘虛發作,袞流上下,築隘子腸胃之間,有聲汩䈏連連而設,如貓𥭕,惡視之不忍,何以所堪,差乎一身四大無主。又有吊腸一症,寒氣壅結內不伸舒,雖不引氣鼓動臟腑,胸堂與臍上上吊,促躬曲傴僂,就忍疼痛。二候既作,駭醫驚眾。
然俱氣所患,受發不同。盤腸宜以勻氣散加沉香煎服之,無不愈。吊腸當用真珠丸加以沉香乳香煎釣滕湯送下,微通即瘥,然後更與調氣順助根本方佳勝也。
白話文:
討論說:氣的和順是身體升降運作安穩舒適的原因,氣如果逆亂就會阻塞不通,導致疾病產生。幼兒患有盤腸這種病,並不是突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氣鬱積很久沒有散開,以致於營養輸送受阻、防禦功能失調,使得五臟六腑沒有一處是舒暢的。這種氣趁著身體虛弱的時候發作,像水流一樣上下竄動,在腸胃之間形成阻礙,發出連續不斷的咕嚕咕嚕聲,像貓叫一樣,令人看了感到不忍,難以忍受。這種病會讓整個身體四大部位都失去主導。還有另一種叫做吊腸的病症,是寒氣在體內阻塞不通,無法伸展,雖然不會牽動氣息來鼓動臟腑,但會讓胸部和肚臍向上吊起,身體彎曲弓著,只能忍受疼痛。這兩種病一旦發作,都會讓醫生和眾人感到驚駭。
然而,這兩種病都是因為氣的問題所引起的,只是發作的情況不同。盤腸適合用勻氣散加上沉香煎服,沒有不痊癒的。吊腸應該用真珠丸加上沉香、乳香,用釣藤湯送服,稍微通暢就能痊癒,然後再用調氣順氣、幫助根本的藥方,效果會更好。
2. 議咳嗽
議曰:咳嗽屬肺經所主,肺主氣,外屬皮毛腠理。凡諸牙兒嬰兒,日夜切與保持,母令風吹腦囟背腠,致使肺受寒邪,咳嗽不已,作熱多痰。若被風吹,即曰感受,次弟傳之五臟虛處,即任所入。蓋初生兒氣微,易得傳變,良由頓動五臟有傷和氣,五臟不和,三焦不順,故有傳變。
是以我生於一腎水也,腎主虛邪生我在五脾土也,脾主食吐逆虛痰四肢唇口。我生於三肝木也,肝主風癲癇眼目,克我即二心火也,心主驚恐悸頑涎血脈⿰⺼萑臉甚嗽傳受,或吐逆或痰涎或厥冷或恐悸,至眼目兩睢黑紫,如被物傷,成重發癇。古人云:久嗽成癇,謂藥力不及,候已傳過,難可調理,預當告之。
白話文:
關於咳嗽的討論:
咳嗽主要歸屬於肺經所管,肺主導氣,對外與皮膚毛孔相連。所有幼兒嬰兒,日夜都要特別注意保持溫暖,不要讓風吹到頭頂囟門和背部毛孔,導致肺部受寒,引起咳嗽不止,產生發熱和多痰的狀況。如果被風吹到,就說是感受了風邪,接著風邪會傳遞到五臟虛弱的地方,就會侵入該處。因為剛出生的嬰兒氣弱,容易產生病邪傳變,主要是由於稍微的動盪就會傷到五臟的和氣,五臟不和,三焦不順,所以才會發生傳變。
因此,我的生命起源於一腎水,腎掌管虛邪,生出了我,也就是五脾土,脾掌管飲食的嘔吐、虛痰以及四肢和嘴唇。我生於三肝木,肝掌管風症、癲癇和眼睛,克制我的是二心火,心掌管驚恐、心悸、頑固的痰涎和血脈,以及臉色潮紅,甚至咳嗽的傳染。症狀可能出現嘔吐、痰涎、四肢冰冷或驚恐心悸,甚至導致眼睛斜視發黑,如同受到外傷一般,發展成嚴重的癲癇。古人說:「久咳成癇」,就是指藥力來不及發揮作用,病情已經傳遍全身,難以調理,應該預先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