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1. 卷之九
2. 議胎中受病諸症序
3. 議胎中受病諸症一十五篇
4. 一·鬼胎
議曰:婦人產育,有患鬼胎者。庸鄙謂婦人納鬼之氣而受之,實非也。鬼胎者,乃父精不足,母氣衰羸,滋育涵沫之不及,護愛安存之失調,方及七八個月以降生。又有過及十個月而生者,初產氣血虛羸,降誕艱難。所言鬼者,即胎氣怯弱,榮衛不充,致子萎削。語猶如果子結實之時,有所蔭藉,不到灌溉,為物褊小,其形猥衰,無有可愛,如此之謂。
胎氣陰萎,常與丸散扶挾乳哺,勻調氣血,充蔭腸胃,固壯即保其靜善。蓋由受氣不足,稟賦不全,忽爾橫殤,非可惜耶。
白話文:
關於婦女生產,有種情況叫做「鬼胎」。一些見識淺薄的人認為,這是因為婦人吸收了鬼怪的氣息才懷上的,其實並非如此。「鬼胎」的產生,是因為父親的精氣不足,母親的氣血衰弱,導致胚胎沒有得到足夠的滋養,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和照顧,以至於懷孕七八個月時才產下。也有超過十個月才出生的,通常是因為初產時氣血虛弱,生產困難。所謂「鬼」指的是胎兒的氣息虛弱,營養不足,導致發育不良、瘦弱。這就像果子在成長時,沒有得到足夠的照料和灌溉,就會變得又小又醜,讓人覺得不可愛,這就是所謂的「鬼胎」。
這種胎氣陰虛的情況,通常需要服用丸散類的藥物來輔助,並用乳汁餵養,調勻氣血,充實腸胃,增強體質,這樣才能確保胎兒健康成長。這都是因為受孕時氣血不足、稟賦不全,才會突然夭折,實在是很可惜啊。
5. 二·魃病
議曰:小兒有患魃病者,非五臟傳變,亦非六腑所主也。緣兒生後方且周晬,母復有孕,血氣所蔭分之兩端。是故胚胎漸傷,乳汁成毒,虛邪相攻,兒吻致疾,斂率其氣鬱,傷其神魂,令兒疳虛尫羸,枯瘁煩躁,朝昏嘔噦,日夜不可得療理。但速與斷其乳,溫平胃氣,和順血脈,自然而愈。其有萎怯致痰,乃成無辜症候,何足怪訝者耶?
白話文:
有一種小兒會得的「魃病」,並不是五臟的病變傳染引起的,也不是六腑所掌管的問題。這是因為小孩剛出生滿一歲左右,母親又懷孕了,身體的氣血被分給了兩邊,導致胎兒逐漸受損,母親的乳汁也變成有毒的,虛邪之氣互相攻擊,使得小孩嘴唇生病,體內之氣鬱結不暢,傷到了精神魂魄,讓小孩變得營養不良、虛弱消瘦、枯槁憔悴、煩躁不安、早晚都想嘔吐,這種病日夜都無法調理。只要趕快停止餵母乳,用藥溫和地調理脾胃之氣,使血脈運行順暢,自然就會痊癒。如果小孩因此變得萎靡不振,產生痰液,而出現其他病症,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值得奇怪。
6. 三·胎氣
議曰:初生牙兒,三朝之後,滿月之前,所受諸症,作疾輕重不同者,蓋由胎氣稟賦,有壯有弱,其母飲食恣全,飢飽起止無忌,坐臥不擇,令兒得疾,不寒即熱,不虛即怯,熱乃作壅,寒乃作泄,虛則作驚,怯則作結,寒則溫之,熱則涼之,虛則壯榮,怯則益衛,驚用安神,結用微利,審詳用之,不必過劑。
白話文:
討論說:剛出生的嬰兒,在出生三天後、滿月之前,所發生的各種疾病,病情的輕重不一,大多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稟受的氣質強弱不同。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飲食沒有節制,飢餓或飽食沒有規律,坐臥不注意,就容易讓嬰兒生病。這些疾病不屬於寒症就是熱症,不屬於虛症就是怯症。熱症會造成體內阻塞不通,寒症會造成腹瀉,虛症會引起驚嚇,怯症會造成大便結塊。如果是寒症就用溫熱的藥物治療,熱症就用寒涼的藥物治療,虛症就要補養,怯症就要增強防禦能力,驚嚇就用安神的藥物,大便結塊就用輕微通利的藥物。仔細審查病情再用藥,劑量不必過重。
7. 四·胎病
議曰:牙兒胎病,謂月數將滿,母失護愛,或勞動,氣血相干,或坐臥,飢飽相役,或飲食,冷熱相制,或恐怖,血脈相亂,胎氣有傷,兒形無補,或因動土與工,或由營葺房臥,或移安居,或更薦席,雖不犯凶神惡殺,終干礙子體。兒身有因如此得疾者,乃成終身之患,重則損根廢枝,輕則拳攣跛躃若也。
胎病由氣之致,患者乃尚可療,或傳成風為疾者,斷不可醫。初生幼幼,有被於邪者,即時和順調理。大凡生長嬰孩,有如長江行舟,一向不值風濤波浪,方為穩當。何向胎氣不固,或生下作疾,所謂萌芽既傷,將來曷能榮茂矣?
白話文:
討論關於胎兒疾病,大意是說:胎兒的疾病,通常是指懷孕月份快滿的時候,母親沒有好好保護自己,像是過度勞累、氣血受到干擾,或是坐姿、臥姿不當,還有飢餓或吃太飽,飲食冷熱不注意,或是受到驚嚇,導致血脈混亂,胎氣受損,這樣就會影響胎兒的發育。有時候是因為動土、施工,或是修繕房屋,搬家,更換床鋪等,雖然不是觸犯到什麼凶神惡煞,但終究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如果胎兒因為這些原因而生病,很可能會變成終身的病痛,嚴重的話會傷害根本,讓肢體殘缺,輕微的話也會導致手腳蜷曲、跛腳等。
胎兒疾病如果是因為氣的問題導致,還可以治療,但如果轉變成風邪引起的疾病,就無法醫治了。剛出生的嬰兒如果受到邪氣侵襲,要立刻調養。總之,養育嬰兒就像在長江上行船,一路平安順利,沒有風浪才能安穩。如果胎氣不穩固,或是出生後就生病,就像是萌芽時就受傷,將來又怎麼能長得茂盛呢?
8. 五·胎病作熱
議曰:兒在胎中,母多驚悸,或因食熱毒之物,降生之後,兒多虛痰氣急短滿,眼目眵淚,神困呵欠不發,神舒呃呃作聲,大小便不利,或通利即有血水盛,則手常拳緊,腳常搐縮,眼常斜視,身常掣跳,皆由胎中受熱,宜速與服大連翹飲子,解散諸熱,次與服消風散,數服無恙。
白話文:
建議說:胎兒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如果母親常常受到驚嚇,或是因為吃了帶有熱毒的食物,那麼胎兒出生後,常常會有虛弱的痰、呼吸急促、胸悶腹脹,眼睛分泌物多、常流淚,精神萎靡不振、打哈欠卻又沒有真正睡著的樣子,或者精神稍好時會發出「呃呃」的聲音,大小便不順暢,有時排出來又會帶血水,嚴重時手會常常握緊,腳會常常抽搐,眼睛會常常斜視,身體會常常顫抖跳動。這些都是因為在母親肚子裡受到熱毒影響,應該趕快服用大連翹飲子來解除各種熱毒,之後再服用消風散,多服幾次就會沒事了。
9. 六·胎氣蘊熱
議曰:兒在胎中,母多恙,怒鬱悶之情不散,又因胎氣燥濕,兒作艱難;母生驚悸,是致乳汁不和,兒吻成毒,故能作熱;令兒食即嘔吐,眼不定席,神不安穩,聞響即掣,苦不解,蘊毒熱和干久,作無辜成疾害生。先宜順氣,次服四順,若不安愈,蔥根必效。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母親經常感到不適,像是容易發怒、情緒鬱悶無法排解,加上胎兒的氣燥濕熱,可能導致生產困難。母親生產後容易感到驚慌心悸,乳汁也會不協調,導致嬰兒嘴唇周圍出現毒瘡,進而產生熱象。嬰兒可能出現吃東西就吐、眼睛不安、精神不穩定、聽到聲響就抽搐等症狀,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很久,毒熱積久不散,會使嬰兒無辜生病。
初期應先調理母親的氣,接著服用四順散。若情況沒有改善,可用蔥根來治療,會有效果。
10. 七·胎病風熱
議曰:兒在胎中,母常喜食動風之物,熱毒流傳,致兒受之。隱在經絡,則手足拳攣;注入血脈,則肌體枯槁。其兒眼常喜羸血不蔭,心神不守,含怯人怐,物視作定目。苦不早療,恍恍惚惚,形體雖長,情性垂拙,為人多荒,朝記久忘。雖久受病,不無生。蓋父母但知惜昔嬌姿,安養其無用之兒。如此者,凡胎風服藥,至用貴細。若以常方,難言功效。
白話文:
這種情況是說:嬰兒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如果媽媽經常喜歡吃會引起「動風」的食物,熱毒就會傳給胎兒,導致嬰兒也受到影響。熱毒如果潛藏在經絡中,就會讓嬰兒手腳蜷縮、抽筋;如果進入血液,就會使嬰兒肌肉消瘦、乾枯。這樣的嬰兒眼睛經常看起來血絲明顯、沒有神采,精神不集中、容易受驚嚇、目光呆滯。如果不及早治療,嬰兒就會精神恍惚、反應遲鈍,雖然身體長大,但性情會比較笨拙,做事也容易荒唐,而且記性差。雖然這種病持續很久,但也不是沒有治癒的希望。父母往往只知道珍惜以前可愛的模樣,安於現狀養著這個沒有用的孩子。像這種胎風病,服藥治療時,要特別注意藥效的細微變化,如果用一般的藥方,是很難看到效果的。
11. 八·胎病驚熱
議曰:兒在胎中,母因驚悸,驚氣入胎,兒當受之。降生之後,其兒精神不爽,顏色虛白。初則溫溫有熱,其後頰赤,饒驚,物動即恐,聲響即悸。若不繃抱安床,取次難為調適。既有胎驚,將傳胎風之候。產母謹謹忌食一切熱毒之物。若作尋常,畢竟難極。蓋是血脈柔弱,臟腑虛怯,不堪重劑,何可攻?系是使智省,怯懼有之苦也。
輕受熱已自散,即於項上生癤,其大如拳,名曰驚氣。須當破之而後合之,勿傳毒藥,恐壞肌傷體。不惟傷壞,深恐有害,及為無益,禍莫大焉。
白話文:
討論說:胎兒在母親肚子裡時,如果母親因為受到驚嚇,驚嚇的氣就進入胎兒體內,胎兒就會受到影響。等到孩子出生後,精神會不好,臉色蒼白虛弱。剛開始會有點發熱,之後臉頰會變紅,容易受到驚嚇,東西一動就會害怕,聽到聲音就會心悸。如果不把孩子好好包起來放在床上安穩,就很難好好照顧。既然有胎內受驚的情況,就會有轉成胎風的跡象。產婦要非常小心,不要吃任何熱性的、有毒的食物。如果把它當作一般情況處理,恐怕會很難處理好。因為嬰兒的血脈柔弱,內臟虛弱,無法承受藥性強的藥物,怎麼可以隨便用藥攻治呢?這都是因為受到驚嚇而造成的膽怯和恐懼。
如果只是輕微發熱,自己就會消退,但可能會在脖子後長出像拳頭那麼大的癤子,這叫做「驚氣」。必須要將癤子弄破,讓它流出膿血,然後再讓傷口癒合,千萬不要用有毒的藥物,以免損壞肌肉和身體。這樣不但會傷害身體,更怕對身體有害無益,造成的後果就更大了。
12. 九·胎病風痰
議曰兒在胎中,母喜食熱毒之物,熱即生風,脾肺不利,遂有風痰,雖不能損肢傷體,其痰與風相襲,痰多風不散,熱盛痰復生,且風與痰皆能令兒作熱,那堪更加暖被紅爐母炙炙爆醃藏動風之物,即時害生,藥非不驗,乳汁之咎也。如兒或患風痰,不必下截風化痰藥,但清心肺涼膈,順利三焦,則自然安愈,亦忽可投大涼,恐寒臟腑所宜者,以消風散吞下白丸子至良,令小作丸。
白話文:
小孩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如果媽媽喜歡吃熱性、有毒的食物,熱氣就會產生風邪,連帶影響脾、肺的功能,於是就會產生風痰。雖然這不會傷害到小孩的肢體,但痰和風會互相影響,痰多風就散不開,熱氣旺盛痰又會再度產生。而且風和痰都會讓小孩發熱,如果這時候又讓小孩蓋著溫暖的被子,或是靠近火爐,或是媽媽吃了烤、醃、藏等會生風的食物,就會立刻產生危害。這並不是藥物沒有效,而是媽媽的乳汁有問題。如果小孩得了風痰,不需要使用直接驅風化痰的藥物,只要清心肺、讓膈部涼爽、疏通三焦,自然就會痊癒。但是也不能使用太過寒涼的藥物,以免傷害臟腑。比較適合的做法是服用消風散,然後吞服一些用白丸子製成的藥丸,效果很好,可以把藥丸做小一點。
13. 十·胎病結熱
議曰:兒在胎中,母失調理,恣縱飲食,不加將護,蘊熱頗久;及至降生,熱氣隱蔽,傳入於裡,遂作閉結。其結由熱極得之。大便不通利,衝心腹脹,臍突撮口努,氣停郁急,以三黃丸或四順七寶以通為度,不必過劑。切不可下積丸子藥,不惟無益,恐反為害。
白話文:
討論說:嬰兒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母親沒有好好調養身體,放縱自己的飲食,不注意保護,導致體內積熱很久;等到孩子出生,熱氣隱藏在體內,傳入內臟,於是產生便秘。這種便秘是因為體內熱氣太盛所導致的。症狀會出現大便不通暢,胸腹脹滿,肚臍突出,嘴唇緊縮,呼吸急促等情況。可以使用三黃丸或四順七寶等藥來通便,以能排便為度,不需過量用藥。千萬不可以服用消積的藥丸,不但沒有幫助,恐怕反而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