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卷之五
2. 議發癰
議曰:母患血熱,兒在胎中受之,其血亦熱;母氣壅,兒在胎中受之亦壅。幼氣壅聚在經絡臟腑之間,積滯不散,毒氣相交,內不通利,即從外消;外無能消。其血與氣壅在一處,多是生。皆膂或脊督脈腫大如拳,紅赤似血。其兒本體是一塊腐血,又加生塊壅毒,卒未能消。
醫有何法?若述之,士全不勞苦。以針、矢、熨柄取次攻之,十不得一處。敷用朴硝、天南星、川當歸、秋芙蓉葉、黃蜀葵花、乳香、木鱉、無名異。其壅已熟,即研白丁香少許,津唾調敷,綠豆大,良久破潰,膿血送出。宜先與服「亡里」,排膿、消毒、散熱藥。宜用生甘草、栝萎根、苦梗、桔梗、北枳櫝、川當歸、綿頭、漏蘆、錦紋、大黃等分為末,服一錢,七煎熱與服,以利為度。克效萬一,不可荒亂,意欲速消,以惡毒草藥致咎,難保苦哉。
白話文:
討論癰瘡的形成:
有人認為,母親如果體內血熱,胎兒在子宮裡也會受到影響而血熱;母親如果氣機壅滯,胎兒也會受到影響而氣機壅滯。幼兒的氣壅滯積聚在經絡臟腑之間,長時間無法消散,毒氣互相作用,體內不通暢,就會從體外發出來;如果體外沒有發出來的出口,氣血壅滯在一處,通常就會形成癰瘡。這種癰瘡多半長在背部的肌肉或脊椎督脈,腫大如拳頭,呈現紅腫像血一樣的顏色。這種情況,胎兒本身就如同是一塊腐敗的血塊,又加上後天形成的腫塊和毒素,短時間內很難消退。
醫者該如何治療呢?如果方法得當,患者就不會太痛苦。如果用針刺、箭頭或烙鐵等方法隨意攻擊腫塊,十次大概只有一次能奏效。可以外敷朴硝、天南星、川當歸、秋芙蓉葉、黃蜀葵花、乳香、木鱉子、無名異等藥材。如果腫塊已經成熟,可以研磨少許白丁香,用唾液調和後塗在腫塊上,像綠豆大小即可。過一陣子,腫塊就會破潰,膿血流出。之後應該先服用「亡里」這種藥,它可以幫助排膿、消毒、散熱。然後再使用生甘草、栝樓根、苦梗、桔梗、北枳殼、川當歸、綿頭、漏蘆、錦紋、大黃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七碗水煎煮後溫熱服用,以排便順暢為度。這樣做或許能達到萬分之一的療效,切不可胡亂施治,為了求速效而使用毒性強烈的草藥,反而會招致禍患,那就痛苦不堪了。
3. 議撮口
議曰兒患諸風疾傳入惡候,至於撮口病致危急。凡有腑風撮口,胎風撮口,鎖肚撮口,吊腸撮口,卵疝撮口,應病悉入成風;風入心脾俱能發作。夫患在撮口者,皆由結滯於中,於及腸胃閉,不得通氣,不能化,腹中滿脹,肚上清筋,撮口不乳,證狀不急,若不速與利,不無因救療。
醫工若將撮口以為常,則候傳入,豈可投藥?應患用以真珠天魔利之才,通疾去氣和兒,活用者敬信而已。
白話文:
討論:小孩罹患各種風邪疾病,病情傳變惡化,以至於發生撮口病,情況非常危急。凡是因臟腑風邪引起的撮口、胎裡帶來的風邪引起的撮口、腸道阻塞引起的撮口、腸絞痛引起的撮口、疝氣引起的撮口,這些病症都會發展成為風邪作亂;風邪侵入心脾兩臟,都可能引發此病。會出現撮口症狀,都是因為體內積滯不通,導致腸胃閉塞,氣機無法順暢運行,無法消化,腹部脹滿,肚皮上青筋暴露,嘴巴緊閉無法吸吮乳汁。這些症狀如果沒有馬上處理,情況會變得非常危險,若不趕快給予通利,恐怕會因錯失治療時機而難以挽回。
如果醫生把撮口當成常見的疾病看待,等到病情傳變加重才來用藥,那就太慢了。應該使用含有珍珠、天南星、魔芋等藥材的藥方,疏通氣機,使病邪去除,調和小孩的身體,能夠靈活運用藥方的人,自然能夠相信並且尊重這個道理。
4. 議合殼
議曰:胎受已滿,產降必全盡一氣而包養開元竅以通連,在乎十月之中,形骸已具,分免片時之內,穀道無穿,所緣兒在胎中七孔九竅若不通利,如何四體百骸而能生長?長期由熱壅所致,肺經之極結於肚口閉兒不通,降生之後,無腹滋潤乾燥之合,若投寒涼之藥愈閉不通,若不溫平之藥而又不通,即是兒氣不順腸日月虛澀,谷道乾燥閉合可畏,方不詳載,藥無驗速,至於此等受,須當以物透而通之,金釵為上,玉簪次之,蘇合香丸內入孔中丸,凡刺三寸許,屎出為快。
也曾見肚門肉合,小便通利,大便至死無能通者,愚鄙燒火筋刺之事,出不得已,既然肉合,決無奇方,試以金玉重力剌之,尤勝火筋。智者別有妙法,請著其後,以濟哀若宜哉。又有初生胎熱一二日不通者,與服洗心散以通為度,四順飲加荊芥煎亦良。
白話文:
討論的內容是:胎兒在母體中孕育滿十個月,生產時應當順暢地一次性完成,這有賴於胎兒在母體內能夠暢通地呼吸、吸收養分。在懷孕期間,胎兒的身體器官已經發育完全,但在分娩的短時間內,胎兒的肛門必須是暢通的。如果胎兒在母體中七竅九孔不通暢,那麼四肢百骸就無法正常生長。如果長期因為體內熱氣積聚,導致肺經的氣機阻塞,並在肚臍口形成結塊,使胎兒無法正常排便,出生後就可能因為腹部乾燥而無法正常排泄。若使用寒涼藥物會更加阻塞,若不用溫和的藥物也無法通暢,這表示嬰兒體內氣機不順,腸道虛弱乾澀,肛門閉合是非常可怕的。具體藥方這裡沒有詳細記載,並且藥效無法快速顯現。遇到這種情況,必須用外力將其疏通,用金釵最好,玉簪次之。將蘇合香丸放入孔中,然後用針刺入約三寸,使大便排出為佳。
也曾見過肚臍口的肉合在一起,雖然小便可以正常排出,但大便直到死亡都無法暢通。我認為用燒紅的鐵棍來刺通肛門是不得已的下策。既然是肉合,那麼就沒有什麼神奇的辦法。用金屬或玉器用力刺入,可能比用燒紅的鐵棍更好。有智慧的人可能會有更好的方法,請在後續提出,以便幫助可憐的孩子。還有初生嬰兒因為胎熱導致一兩天無法排便的,可以服用洗心散來疏通,也可以用四順飲加荊芥煎來治療,效果也不錯。
5. 議閉小便
議曰:小腸乃心之府也,水竇流行,隨其氣而利之。心氣若壅,小便不通;心氣若冷,小便多灑(音謂灑斟稱也);心氣若寒,小便多旋;心氣若熱,小便艱澀;心氣積熱,小便白赤(先赤而後白者是)。所言閉小便者,依謂下結腹,肚脹緊膨滿,不通其結熱盛,用力努旋,點滴而出,乃是閉不通,利於心疼痛,精神昏悸。
速用生大地龍數條,蜜少許,研敷莖卵;仍燒蠶蛻紙灰留性硃砂、腦子、麝香,同研煎麥門冬燈心湯調與胙,移時見效。
白話文:
討論小便不通:
小便不暢,是因為小腸是心臟的輔助器官,負責水的運行,並隨著心氣的運行而順利排泄。如果心氣鬱結,小便就無法暢通;如果心氣虛寒,小便就會頻繁且量少;如果心氣寒冷,小便就會時常轉動不暢;如果心氣燥熱,小便就會難以排出;如果心氣積熱,小便就會出現紅白相間(先紅後白)。
所謂的小便不通,指的是下腹部結塊,肚子脹痛緊繃,無法順利排出小便,這時是因為結熱過盛,導致用力擠壓小便,也只能一點點的滴出來,這是真正的小便不通,會導致心口疼痛,精神恍惚。
快速的治療方法是:取幾條活生生的蚯蚓,加上少許蜂蜜,搗爛敷在陰莖和睪丸上;同時將燒成灰的蠶蛻紙(保留藥性),加入硃砂、冰片、麝香一起研磨,然後用麥門冬和燈心草煮的湯調和後服用,過一會兒就會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