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幼口議》~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議發癰
議曰:母患血熱,兒在胎中受之,其血亦熱;母氣壅,兒在胎中受之亦壅。幼氣壅聚在經絡臟腑之間,積滯不散,毒氣相交,內不通利,即從外消;外無能消。其血與氣壅在一處,多是生。皆膂或脊督脈腫大如拳,紅赤似血。其兒本體是一塊腐血,又加生塊壅毒,卒未能消。
白話文:
古人說:母親如有血熱病,胎兒在子宮中受到影響,也會血熱;母親氣血壅滯,胎兒在子宮中也會受到影響而氣血壅滯。幼小的氣血壅聚在經絡臟腑之間,積滯不散,毒氣互相交結,內部沒有通暢的通路,於是就從外部發散出去。在外又沒有可以發散的東西,於是氣血就壅積在一個地方,大多數會生瘡。都發生在背部或督脈,腫大如拳頭,紅赤色像血的顏色。這個孩子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塊腐血,再加上生塊壅毒,完全不能消散。
醫有何法?若述之,士全不勞苦。以針、矢、熨柄取次攻之,十不得一處。敷用朴硝、天南星、川當歸、秋芙蓉葉、黃蜀葵花、乳香、木鱉、無名異。其壅已熟,即研白丁香少許,津唾調敷,綠豆大,良久破潰,膿血送出。宜先與服「亡里」,排膿、消毒、散熱藥。宜用生甘草、栝萎根、苦梗、桔梗、北枳櫝、川當歸、綿頭、漏蘆、錦紋、大黃等分為末,服一錢,七煎熱與服,以利為度。克效萬一,不可荒亂,意欲速消,以惡毒草藥致咎,難保苦哉。
白話文:
如何治療? 如果告訴你,或許你都不願意勞苦。用針、灸條、熨斗輪流攻治,十次不一定有一次效果。敷用朴硝、天南星、川當歸、芙蓉葉、黃蜀葵花、乳香、木鱉子、不知名的異花。等濃腫成熟後,研磨白丁香少許,用唾液調和敷上,像綠豆般大小,過一陣子會破潰,膿血排出。應先服用「亡裏」,以排出膿液、消毒、散熱。可以用生甘草、栝萎根、苦梗、桔梗、枳殼、川當歸、綿頭、漏蘆、錦紋、大黃等分打成粉末,服用一錢,煎七次熱熱吃,以病情好轉為度。如果能治好十分之一的病人,就算很不錯了,不要倉促行事,急於求成,用毒性強烈的草藥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那就難以挽回了。
2. 議撮口
議曰兒患諸風疾傳入惡候,至於撮口病致危急。凡有腑風撮口,胎風撮口,鎖肚撮口,吊腸撮口,卵疝撮口,應病悉入成風;風入心脾俱能發作。夫患在撮口者,皆由結滯於中,於及腸胃閉,不得通氣,不能化,腹中滿脹,肚上清筋,撮口不乳,證狀不急,若不速與利,不無因救療。
醫工若將撮口以為常,則候傳入,豈可投藥?應患用以真珠天魔利之才,通疾去氣和兒,活用者敬信而已。
白話文:
有的人說,小孩患上各種風疾,傳染上惡毒之氣,以至於導致撮口病而危急。凡是腑風撮口、胎風撮口、鎖肚撮口、吊腸撮口、卵疝撮口,應該確定病情都屬於風病,風氣進入心、脾都能發作。撮口病患者,都是由於體內結滯於心窩處,腸胃閉塞,不能通暢氣機,飲食不能腐化,因而導致腹中滿脹,肚臍以上筋脈清冷,嘴不能吮乳,症狀緊急,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沒有辦法挽救了。
3. 議合殼
議曰:胎受已滿,產降必全盡一氣而包養開元竅以通連,在乎十月之中,形骸已具,分免片時之內,穀道無穿,所緣兒在胎中七孔九竅若不通利,如何四體百骸而能生長?長期由熱壅所致,肺經之極結於肚口閉兒不通,降生之後,無腹滋潤乾燥之合,若投寒涼之藥愈閉不通,若不溫平之藥而又不通,即是兒氣不順腸日月虛澀,谷道乾燥閉合可畏,方不詳載,藥無驗速,至於此等受,須當以物透而通之,金釵為上,玉簪次之,蘇合香丸內入孔中丸,凡刺三寸許,屎出為快。
白話文:
議論說:胎兒懷胎已滿,生產降生必定胎氣充盈,被完全包住,並打開元竅而連通,這在懷胎十個月中,造成四肢百骸已經齊全,分娩出來片刻,已經接通穀道(肛門)而無穿孔,由此看來,孩子在胎中的七孔九竅假如不通暢,四肢百骸又怎麼能夠生長呢?是長期熱氣壅塞所致,肺經的極點連接在肚臍,孩子閉塞不能通,出生之後,沒有腹部的滋潤和乾燥的結合,如果投用寒涼藥物,更加閉塞不通;如果不溫平藥物,也還是不通,這是孩子氣息不順暢,月日腸胃乾燥的情況令人擔憂,方子沒有詳細載明,藥物也沒有驗證有效,對於這種情況,必須以物品捅通,金釵最好,玉簪其次,蘇合香丸放入孔中的丸子,一般刺入三寸左右,糞便排出為快。
也曾見肚門肉合,小便通利,大便至死無能通者,愚鄙燒火筋刺之事,出不得已,既然肉合,決無奇方,試以金玉重力剌之,尤勝火筋。智者別有妙法,請著其後,以濟哀若宜哉。又有初生胎熱一二日不通者,與服洗心散以通為度,四順飲加荊芥煎亦良。
白話文:
我也曾見過患者,腹部手術的傷口癒合很好,小便通暢,但大便到死都排解不出來。這種情況下,我不得已才用燒火筋刺的方法來治療。既然傷口已經癒合了,就沒有什麼奇方妙藥可以治療了。即使是用金屬或玉器來加重刺,也比不上火筋的效果好。如果有聰明的人有更好的方法,請在後面寫出來,以便救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另外,還有一些初生嬰兒,在出生後的一兩天內大便不通,這種情況下,用洗心散來治療,使大便通暢就可以了。四順飲加上荊芥煎服也可以。
4. 議閉小便
議曰:小腸乃心之府也,水竇流行,隨其氣而利之。心氣若壅,小便不通;心氣若冷,小便多灑(音謂灑斟稱也);心氣若寒,小便多旋;心氣若熱,小便艱澀;心氣積熱,小便白赤(先赤而後白者是)。所言閉小便者,依謂下結腹,肚脹緊膨滿,不通其結熱盛,用力努旋,點滴而出,乃是閉不通,利於心疼痛,精神昏悸。
白話文:
議說:小腸是心的府邸,體液流通順暢,隨著氣而使它通利。心的氣如果壅塞,小便就不通暢;心的氣如果寒冷,小便就會頻尿;心的氣如果寒涼,小便會旋轉;心的氣如果燥熱,小便就會艱難而澀痛;心的氣積聚燥熱,小便就呈現白色和紅色(先紅後白)。所說的閉塞小便,是指下腹部凝結,肚子脹緊滿脹,那不通暢的凝結熱氣盛行,用力努著旋轉,小便一滴滴地出來,所以不通暢,會導致心疼痛,精神昏迷而悸動。
速用生大地龍數條,蜜少許,研敷莖卵;仍燒蠶蛻紙灰留性硃砂、腦子、麝香,同研煎麥門冬燈心湯調與胙,移時見效。
白話文:
-
迅速抓來活的蚯蚓數條,以及少量的蜂蜜,研磨敷在陰囊上。
-
把蠶蛻燒成灰,加入少量的硃砂、牛黃、麝香,一起研磨,煎取麥門冬、燈心草的湯汁,與研磨的藥粉混合;稍等片刻,即可見效。
5. 議盤腸
議曰:氣和乃升降安樂之由也,氣逆則壅結,疾病之致也。幼幼有患盤腸,非暴所得。元由氣鬱積久不散,榮壅衛結,五臟六腑無一舒暢。其氣乘虛發作,袞流上下,築隘子腸胃之間,有聲汩䈏連連而設,如貓𥭕,惡視之不忍,何以所堪,差乎一身四大無主。又有吊腸一症,寒氣壅結內不伸舒,雖不引氣鼓動臟腑,胸堂與臍上上吊,促躬曲傴僂,就忍疼痛。二候既作,駭醫驚眾。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認為,氣血運行和諧,身體就健康快樂;氣血運行不暢,就會產生疾病。兒童患有盤腸症,不是突然得的。大多是因氣鬱積累日久不散,使氣血壅滯結,五臟六腑沒有暢通的。這種病的症狀是,氣乘虛發作,在上下運行,阻塞在腸胃之間,發出連續不斷的咕嚕聲,就像貓叫一樣,讓人看了不忍心,更何況是病人自己。這時,病人已經是全身無力,難以忍受了。還有一種叫吊腸的病,是寒氣積聚在體內,不能伸展舒暢,雖然不至於像盤腸症那樣引起氣血鼓動臟腑,但胸部和臍部以上都會吊起來,身體彎曲,疼痛難忍。這兩種病一旦發作,都會讓醫生驚訝,讓大眾驚恐。
然俱氣所患,受發不同。盤腸宜以勻氣散加沉香煎服之,無不愈。吊腸當用真珠丸加以沉香乳香煎釣滕湯送下,微通即瘥,然後更與調氣順助根本方佳勝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由氣血所引起的疾病,但所受的影響卻不同。盤腸氣可以服用勻氣散加上沉香煎服,沒有什麼治不好的。吊腸氣應該使用真珠丸再加上沉香、乳香煎釣藤湯送服,稍微一通暢就痊癒了,然後再服用調氣順氣以幫助根本,這樣治療的方法才最好。
6. 議咳嗽
議曰:咳嗽屬肺經所主,肺主氣,外屬皮毛腠理。凡諸牙兒嬰兒,日夜切與保持,母令風吹腦囟背腠,致使肺受寒邪,咳嗽不已,作熱多痰。若被風吹,即曰感受,次弟傳之五臟虛處,即任所入。蓋初生兒氣微,易得傳變,良由頓動五臟有傷和氣,五臟不和,三焦不順,故有傳變。
白話文:
咳嗽是屬於肺管所管轄的,肺臟主導呼吸,肺與外界的聯繫由皮膚、肌肉組織所決定。所有的嬰兒,日夜定要好好照顧,不能使風吹到囟門和背部,致使肺臟受到風寒的侵襲,引起咳嗽不止,出現發熱、痰多的情況。如果被風所吹到,就稱之為「感受」風寒,相繼傳給臟腑虛弱的部位,就順著它進去。因為初生的嬰兒氣息微弱,很容易傳遞變化,必須好好照顧,不要使臟腑受到傷害,以致三焦不順暢,所以會有傳變的情況。
是以我生於一腎水也,腎主虛邪生我在五脾土也,脾主食吐逆虛痰四肢唇口。我生於三肝木也,肝主風癲癇眼目,克我即二心火也,心主驚恐悸頑涎血脈⿰⺼萑臉甚嗽傳受,或吐逆或痰涎或厥冷或恐悸,至眼目兩睢黑紫,如被物傷,成重發癇。古人云:久嗽成癇,謂藥力不及,候已傳過,難可調理,預當告之。
白話文:
所以我出生於一腎水,腎主虛邪,我出生於五脾土,脾主食吐逆虛痰四肢脣口。我出生於三肝木,肝主風癲癇眼目,剋制我的是二心火,心主驚恐悸頑涎血脈⿰⺼萑臉甚嗽傳受,或者吐逆或者痰涎或者厥冷或者恐悸,到眼目兩睢黑紫,好像被東西所傷,變成重發癇。古人說:長久的咳嗽會變成癇,藥力不及,病候已經傳過,很難調理,預先應該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