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八 (9)
卷十八 (9)
1. 風邪搏於肌肉患疳蝕之症
大蕪荑湯(一名梔子茯苓湯),治痘瘡上攻,口齒成疳,發熱作渴,大便不調,發黃脫落,面黑便清,鼻下生瘡,乳食嘔吐等症。
山梔仁(三分),黃柏,甘草(炙。各二分),大蕪荑(五分),黃連,麻黃根(一分),羌活(二分),柴胡(三分),防風(一分),白朮,茯苓(各五分),當歸(四分)
上水煎服。
導赤散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淡竹葉水煎。
敗草散,治痘瘡撾搔成瘡,膿血淋漓,用屋爛草,或蓋牆爛茅,年遠者佳,如無,曠野生者尤佳,為末搽之。如遍身患者,須多摻鋪席上,令兒坐臥,其瘡即愈。
丹粉散,治痘毒膿水淋漓。
輕粉,黃丹(各一錢),黃連末(三錢)
上研勻搽患處。
立效散,治一切胎毒瘡疥及風疹痛。
大黃,黃柏,山梔,寒水石(煅。各等分)
上為末,用清油燭調搽。若破而膿水淋漓,用當歸膏。
大楓膏,治一切瘡疥。
大楓子肉(研膏),黃連(各二兩),真輕粉,枯礬,蛇床子(各一兩),柏油(六兩)
上各另為末,入大楓膏和勻,更入柏油杵百餘即成膏矣。每用少許塗患處。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癍疹)
加味逍遙散(方見欲靨不靨)
人參平肺散
犀角地黃湯(二方見頂陷心煩)
柴胡梔子散(方見作癢抓破)
三黃散(方見癍爛)
八珍散(方見頂陷灰白)
地黃丸(方見發熱屬陰陽)
十全大補湯(方見腹脹氣促)
補中益氣湯
當歸補血湯
五味異功散
竹葉石膏湯四(方見泄瀉咬牙)
四味肥兒丸
加味解毒散
人中白散
東垣消毒救苦湯四(方見夾疹痘)
蟾蜍丸
清胃散
仙方活命飲三(方見痘癰)
白話文:
風邪侵入肌肉導致疳蝕的病症
大蕪荑湯(又名梔子茯苓湯),治療痘瘡向上蔓延,導致口齒糜爛成疳瘡,引起發熱口渴,大便不暢,皮膚發黃脫落,面色發黑但小便清澈,鼻孔下方生瘡,以及乳食後嘔吐等症狀。
藥材組成: 山梔子仁(三分)、黃柏(二分)、炙甘草(二分)、大蕪荑(五分)、黃連(一分)、麻黃根(二分)、羌活(二分)、柴胡(三分)、防風(一分)、白朮(五分)、茯苓(五分)、當歸(四分)。
用法: 用水煎服。
導赤散
藥材組成: 生地黃、木通、甘草(各等份)。
用法: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淡竹葉煎水送服。
敗草散,治療痘瘡因抓撓而形成瘡,膿血不斷流出的情況。使用屋頂腐爛的草,或牆壁邊腐爛的茅草,年代越久越好。如果沒有,野外生長的草更好。將草研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如果全身都有瘡,則需多灑一些在席子上,讓小孩坐臥在上面,瘡就會痊癒。
丹粉散,治療痘毒導致膿水淋漓不止的情況。
藥材組成: 輕粉(一錢)、黃丹(一錢)、黃連末(三錢)。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塗抹在患處。
立效散,治療一切胎毒引起的瘡疥以及風疹疼痛。
藥材組成: 大黃、黃柏、山梔子、煅寒水石(各等份)。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清油或燭油調和後塗抹。如果皮膚破潰並有膿水流出,則改用當歸膏。
大楓膏,治療一切瘡疥。
藥材組成: 大楓子肉(研成膏狀)、黃連(各二兩)、真輕粉、枯礬、蛇床子(各一兩)、柏油(六兩)。
用法: 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加入大楓膏中攪拌均勻,再加入柏油後搗杵一百多次,就製成膏藥。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處。
加味小柴胡湯(配方見癍疹篇)
加味逍遙散(配方見欲靨不靨篇)
人參平肺散
犀角地黃湯(兩個配方見頂陷心煩篇)
柴胡梔子散(配方見作癢抓破篇)
三黃散(配方見癍爛篇)
八珍散(配方見頂陷灰白篇)
地黃丸(配方見發熱屬陰陽篇)
十全大補湯(配方見腹脹氣促篇)
補中益氣湯
當歸補血湯
五味異功散
竹葉石膏湯四(配方見泄瀉咬牙篇)
四味肥兒丸
加味解毒散
人中白散
東垣消毒救苦湯四(配方見夾疹痘篇)
蟾蜍丸
清胃散
仙方活命飲三(配方見痘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