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1)

1. 囊癰(謂陰囊患癰)

一小兒患前症久不愈,面色皎白,左頰為甚。余謂:前症屬肝木,面白屬肺金,左頰屬肝經,乃金來剋木為賊邪,況小便如淋,乃肝腎二經氣絕也,辭不治。後果歿於金旺之日。蓋肝為腎之子,腎為肝之母,設預為調補腎水,必不致於危也。

托裡清肝散

人參,黃耆(炒),當歸,川芎,芍藥(炒),白朮,茯苓,金銀花,白芷(炒),甘草(炒),連翹,柴胡(各七分),山梔(四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

錢氏蚯蚓散,治腎子腫硬,先用蔥椒湯煎洗,次以干蚯蚓糞,津唾調敷,須避風冷濕地。

世傳治小兒陰囊腫大,用甘草煎濃汁,調蚯蚓糞塗之,立效。

山藥膏,治兩拗及小腹腫痛或癢,用山藥研爛頻敷患處,干則易之。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異功散(方見用敗毒之藥)

八珍湯

加味逍遙散(二方見發熱不止)

活命飲

托裡散(二方見熱毒瘡瘍)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熱毒瘰癧)

聖愈湯(方見出血不止)

十全大補湯(方見便癰)

加味清胃散

四君子湯(二方見腹癰)

地黃丸(方見作渴不止)

白話文:

有個小孩陰囊長了癰,很久都沒好,臉色蒼白,左邊臉頰更明顯。我說:「這個病是肝木的問題,臉色白是肺金的表現,左邊臉頰是肝經的部位,這是金來剋木的賊邪作祟。而且小便像淋漓一樣不順暢,是肝和腎的氣都衰竭了。」所以我拒絕治療。後來這個小孩果然在金氣旺盛的日子過世了。因為肝是腎的兒子,腎是肝的母親,如果能事先調理補養腎水,就不會這麼危險了。

托裡清肝散: 人參、炒過的黃耆、當歸、川芎、炒過的芍藥、白朮、茯苓、金銀花、炒過的白芷、炒過的甘草、連翹、柴胡(各七分)、山梔(四分)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服。

錢氏蚯蚓散:治療陰囊腫硬,先用蔥椒湯煎水清洗患處,然後用乾燥的蚯蚓糞,用唾液調和敷在患處,一定要避開風、寒冷和潮濕的地方。

世間流傳治療小孩陰囊腫大,用甘草煎濃汁,調和蚯蚓糞塗抹,效果很好。

山藥膏:治療兩側腹股溝和小腹腫痛或發癢,用山藥磨成泥,頻繁塗抹患處,乾了就換新的。

補中益氣湯(配方見肌肉不生的章節)

異功散(配方見使用敗毒藥的章節)

八珍湯

加味逍遙散(這兩個配方見發熱不止的章節)

活命飲

托裡散(這兩個配方見熱毒瘡瘍的章節)

加味小柴胡湯(配方見熱毒瘰癧的章節)

聖愈湯(配方見出血不止的章節)

十全大補湯(配方見便癰的章節)

加味清胃散

四君子湯(這兩個配方見腹癰的章節)

地黃丸(配方見口渴不止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