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 (1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1)

1. 驚悸

用六君、乾薑六劑,痰益甚,手足並冷,用前藥,每加附子一錢,仍不應,乃用人參一兩,附子二錢,四劑始稍緩,又二劑,仍用六君加薑、附各五分,數劑後,易桂治之而愈。

溫膽湯,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攝,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症,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膽虛不能制脾,則脾之水飲作矣。

半夏(湯洗),竹茹,枳實(麩炒,各二兩),橘皮(二兩,去白),甘草(炙,一兩),白茯苓(一兩半)

上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寧志丸,治心虛多驚,若有痰,宜吐之。

人參,白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溫酒浸半日去殼),遠志(炒。各半兩),乳香,硃砂,石菖蒲(各三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棗湯下。

茯神散,治五臟氣血虛弱,驚悸怔忡,宜用此安神定志。

茯神(去木),人參,龍齒(另研),遠志(去心),桂心,防風,獨活,酸棗仁,細辛,白朮(炒,各三錢),乾薑(炮,三兩)

上為末,每服四五錢,水煎服,蜜丸亦可。

治要茯苓補心湯,治心氣不足,喜悲愁怒,衄血面黃,五心煩熱,或咽喉間痛,舌本作強。(方見喑)

茯神湯,治膽氣虛冷,頭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煩悶。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黃耆(炒),梔子仁(炒),白芍藥(炒),五味子(杵,炒,桂心),熟地(自制),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炒)

上每服五錢,姜水煎。

酸棗仁丸,治膽氣實熱,不得睡臥,神志不安,驚悸怔忡。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遠志(去心),柏子仁(炒),防風(各一兩),枳殼(麩炒),生地黃(杵膏。各半兩)青竹茹(二錢五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湯下。

定志丸,治心神虛怯,所患同前,或語言鬼怪,喜笑驚悸。

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去心。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如前服。

治要茯苓散,治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得,心神恍惚。

茯神,麥門冬(各一兩半),通草,升麻(各一兩二錢半),紫菀,桂心(各七錢五分),知母(一兩),大棗(十二枚),淡竹茹(五錢),赤石脂(一兩七錢五分)

上每服一兩,水煎服。

朱雀丸,治心病,怔忡不止。

白茯苓(二兩),沉香(半兩)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煎湯下。

世傳密陀僧散,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人為狼及犬蛇所驚,皆以此而安。

密陀僧(研極細末如粉)

上茶清調一錢七分。

丹溪硃砂丸,治勞役心跳。

硃砂,當歸身,白芍藥,側柏葉(各三錢),川芎,陳皮,甘草,黃連(炒,各一錢半)

白話文:

驚悸

曾有病人服用六君子湯和乾薑六劑後,痰反而更多,手腳冰冷。接著又用之前的藥方,每次加附子一錢,仍然沒有效果。後來改用人參一兩、附子二錢,吃了四劑才稍微緩解,又吃了兩劑,再用六君子湯加入生薑、附子各五分,數劑後,改用桂枝治療才痊癒。

溫膽湯,主要治療心膽虛弱,容易受驚嚇,或做惡夢,導致心驚膽怯、氣鬱生痰。痰和氣相互搏擊,就會產生各種症狀,像是呼吸短促、心悸乏力,或容易自汗。膽虛弱無法控制脾,脾就會產生水飲。

藥方組成:半夏(用湯洗過)、竹茹、枳實(用麩炒過,各二兩)、橘皮(二兩,去除白色部分)、甘草(炙過,一兩)、白茯苓(一兩半)。

服用方法:每次用四錢藥粉,加入一碗半水、五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七分,飯前服用。

寧志丸,主要治療心虛容易受驚嚇,如果同時有痰,應該先將痰吐出。

藥方組成:人參、白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用溫酒浸泡半天後去殼)、遠志(炒過,各半兩)、乳香、硃砂、石菖蒲(各三錢)。

製成藥丸: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紅棗湯送服。

茯神散,主要治療五臟氣血虛弱、驚悸怔忡,服用此藥可以安定心神。

藥方組成:茯神(去除木心)、人參、龍齒(另外研磨)、遠志(去除心)、桂心、防風、獨活、酸棗仁、細辛、白朮(炒過,各三錢)、乾薑(炮製過,三兩)。

服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到五錢,用水煎服,也可以做成蜜丸服用。

治要茯苓補心湯,主要治療心氣不足,容易悲傷、憂愁、發怒,以及流鼻血、面色發黃、手心腳心發熱,或喉嚨疼痛,舌頭僵硬。(藥方內容見治療喑的章節)

茯神湯,主要治療膽氣虛寒、頭痛眩暈、心神恐懼、不敢獨處、胸悶。

藥方組成:茯神(去除木心)、酸棗仁(炒過)、黃耆(炒過)、梔子仁(炒過)、白芍藥(炒過)、五味子(搗碎、炒過)、桂心、熟地(自製)、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炒過)。

服用方法:每次用五錢藥粉,加入生薑水煎服。

酸棗仁丸,主要治療膽氣實熱,導致無法入睡、心神不安、驚悸怔忡。

藥方組成:茯神(去除木心)、酸棗仁(炒過)、遠志(去除心)、柏子仁(炒過)、防風(各一兩)、枳殼(用麩炒過)、生地黃(搗成膏狀,各半兩)、青竹茹(二錢五分)。

製成藥丸: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熱開水送服。

定志丸,主要治療心神虛弱、症狀與前述類似,或是會胡言亂語、喜笑驚悸。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去除心,各一兩)。

製成藥丸: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服用方法同前。

治要茯苓散,主要治療心經實熱,導致口乾舌燥、煩躁口渴、失眠、心神恍惚。

藥方組成:茯神、麥門冬(各一兩半)、通草、升麻(各一兩二錢半)、紫菀、桂心(各七錢五分)、知母(一兩)、大棗(十二枚)、淡竹茹(五錢)、赤石脂(一兩七錢五分)。

服用方法:每次用一兩藥粉,用水煎服。

朱雀丸,主要治療心病導致心悸不止。

藥方組成:白茯苓(二兩)、沉香(半兩)。

製成藥丸: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人參煎湯送服。

世傳密陀僧散,主要治療受到驚嚇導致心絡受阻,無法言語。以前有人被狼、狗或蛇驚嚇到,服用此藥後都痊癒了。

藥方組成:密陀僧(磨成極細粉末)。

服用方法:用茶清調和一錢七分藥粉服用。

丹溪硃砂丸,主要治療過度勞累導致心跳加快。

藥方組成:硃砂、當歸身、白芍藥、側柏葉(各三錢)、川芎、陳皮、甘草、黃連(炒過,各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