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類萃》~ 卷之六·諸熱門 (7)
卷之六·諸熱門 (7)
1. 虛熱之劑
惺惺散 治小兒虛熱
人參 桔梗 白茯苓 白朮 天花粉(各一兩) 細辛(二錢) 防風 川芎 南星(生用二錢半) 甘草(七錢)
白話文:
人參、桔梗、白茯苓、白朮、天花粉(各15公克) 細辛(3公克) 防風、川芎、南星(生用,3.75公克) 甘草(10.5公克)
上水一鍾薑三片薄荷三葉慢火煎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上水一鍾煎服
錢氏白朮散
人參 白朮 茯苓 木香 藿香 甘葛 甘草
上水一鍾煎服
白話文:
取一鐘水,加入三片薑和三片薄荷,用慢火煎煮。 四君子湯 成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用法:取一鐘水煎煮後服用。 錢氏白朮散 成分:人參、白朮、茯苓、木香、藿香、甘葛、甘草 用法:取一鐘水煎煮後服用。
2. 客熱之劑
導赤散 瀉心湯(二方見前心熱方內)
白話文:
導赤散和瀉心湯(這兩種藥方前面在「心熱」的方劑中看過了)
3. 癖熱之劑
白朮散(方見前)
珍珠丸 褐丸子
白話文:
白朮散(配方見前面) 珍珠丸 褐丸子
4. 寒熱之劑
小柴胡湯
人參 半夏 柴胡 甘草 黃芩
白話文:
人參:滋陰補氣,益氣健脾。
半夏:止咳化痰,降逆止嘔。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甘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
黃芩:清熱燥濕,涼血止痢。
上水一鍾,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虎湯
石膏 粳米 知母
上水一鍾,煎服。
白話文:
準備一杯水,加入三片薑和一枚棗,煎煮後服用。 白虎湯 成分包括石膏、粳米、知母。 準備一杯水,煎煮後服用。
5. 血熱之劑
六合湯 治小兒血熱每日巳午間發熱,遇夜則涼
白話文:
六合湯,用於治療小兒因血熱造成的每天上午到中午時段發燒,到了夜晚則會轉涼。
當歸 大黃 川芎 熟地黃
白話文:
當歸、大黃、川芎、熟地黃。
上為末,三歲一錢,水半盞,煎至三分,無時服。
豬膽丸 治小兒每日半饍後發熱,夜則身涼,此血熱也。
白話文:
上方研磨成粉末,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半杯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一,不分時候都可以服用。 豬膽丸用於治療小孩每天飯後發熱,夜晚身體轉涼的情況,這是血熱所致。
胡黃連(二錢半) 宣黃連 赤芍藥(各半兩)
白話文:
-
胡黃連(2.5錢)
-
宣黃連
-
赤芍藥(各0.5兩)
上為末,豬膽汁和成劑,入在膽中懸,用漿水煮熟,取出飯為丸,如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送下,日三服,無時。
白話文:
首先將藥物研磨成細末,再加入豬膽汁調和成藥劑,然後將藥劑放入膽囊中懸掛起來,用漿水煮熟。煮熟後取出,再將藥物研磨成飯粒大小的丸劑。三歲的小孩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不限時間。
6. 疹熱之劑
升麻葛根湯 治小兒瘡疹發熱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上水一鍾薑三片煎服
參蘇飲 治小兒瘡疹發熱
白話文:
升麻:升麻具有發散風熱、宣通肺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鼻塞、肌肉痠痛等症狀。
葛根: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口渴、肌肉痠痛等症狀。
芍藥:芍藥具有緩解疼痛、鎮靜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牙痛、月經痛、失眠等症狀。
甘草: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補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疲勞、乏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人參 半夏 茯苓 甘草 桔梗 枳殼 甘葛 前胡 木香 紫蘇 陳皮
上水一鍾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白話文:
人參:滋補元氣、增強免疫力。
半夏:化痰止咳、平喘。
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甘草:益氣和中、緩急止痛。
桔梗:宣肺止咳、祛痰。
枳殼:行氣消積、導滯。
甘葛: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前胡:疏風解表、散寒止咳。
木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
紫蘇:發汗解表、行氣止咳消脹。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