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發揮》~ 卷之四 (9)
卷之四 (9)
1. 附:湯方
一、天保采薇湯
羌活,前胡,半夏,陳皮,柴胡,赤芍,白茯苓,川芎,枳殼,厚朴,桔梗,蒼朮,升麻,葛根,藿香,獨活,甘草
二、犀角解毒湯(治胎熱丹毒)
白話文:
羌活: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前胡: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咳的功效。
半夏: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陳皮: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柴胡:一種中藥材,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
赤芍: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
白茯苓:一種中藥材,具有益氣補脾、健脾化濕的功效。
川芎: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
枳殼: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消脹、化痰止咳的功效。
厚朴: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消導、散寒止痛的功效。
桔梗:一種中藥材,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功效。
蒼朮: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化痰、健脾止瀉的功效。
升麻:一種中藥材,具有升陽發散、祛風清熱的功效。
葛根:一種中藥材,具有解肌退燒、生津止渴的功效。
藿香:一種中藥材,具有芳香化濕、解暑止嘔的功效。
獨活: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勝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甘草:一種中藥材,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犀角,赤芍,生地黃,白芷,甘草,連翹,荊芥,防風,牡丹皮,木通
白話文:
犀角:犀牛角,具有解毒、清熱、涼血的功效。
赤芍:芍藥的根,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
生地黃:生地黃,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白芷: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
甘草: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連翹: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荊芥:荊芥,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
防風:防風,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
牡丹皮: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木通: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
三、導赤散(治夜啼)
木通,生地,甘草,竹葉,黃芩
四、大連翹飲(治胎熱等症)
連翹,赤芍,歸尾,木通,甘草,防風,荊芥
五、理中湯(治胎寒等症)
白話文:
三、導赤散(治療夜間哭鬧) 木通、生地黃、甘草、竹葉、黃芩 四、大連翹飲(治療胎熱等症狀) 連翹、赤芍、當歸尾、木通、甘草、防風、荊芥 五、理中湯(治療胎寒等症狀)
乾薑,白朮,甘草,人參(若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六、鉤藤膏(治內釣吐痛)
白話文: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止嘔化痰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瀉、陽虛脫症等。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消滯止瀉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泄瀉、水腫、痰飲咳嗽等。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氣喘、咽喉腫痛、毒瘡腫痛等。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血、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懶言、心悸失眠、口乾舌燥等。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止痛、利尿通便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陽虛脫症、心陽虛衰、腎陽虛衰、痹證寒疝等。
乳香,沒藥,木香,殭蠶(共為丸鉤藤湯下)
七、地黃茵陳湯(治疸黃)
白話文:
乳香、沒藥、木香、僵蠶(混合在一起製成丸劑,可以用鉤藤湯送服)
生地,歸尾,豬苓,天花粉,赤芍,赤苓,茵陳,澤瀉,甘草
八、芍藥湯(治夜啼泄瀉)
白話文:
-
生地:又稱生地黃,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
-
歸尾:又稱當歸尾,是當歸的根部,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
豬苓: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
-
天花粉: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作用。
-
赤芍:又稱赤芍藥,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作用。
-
赤苓: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
-
茵陳:又稱茵陳蒿,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作用。
-
澤瀉: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
-
甘草: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的作用。
白芍,澤瀉,甘草,大茴,薄荷,木香,茱萸,生薑
白話文: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血虛症、月經不調、腹痛、盜汗等。
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化濕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濕熱黃疸等。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
大茴:具有溫中止痛、散寒化濕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寒濕痹痛等。
薄荷:具有疏風散熱、清頭目、止嘔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暑熱煩躁、噁心嘔吐等。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茱萸:具有溫中止痛、散寒除濕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腹痛、腹瀉、寒濕痹痛等。
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噁心嘔吐、咳嗽等。
九、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寒等症)
陳皮,半夏,人參,白朮,甘草,白茯,生薑大棗引。
十、固真湯(治慢驚四肢冷不省人事)
白話文:
九、六君子湯(治療脾胃虛寒等症狀) 陳皮、半夏、人參、白朮、甘草、白茯苓、生薑,用大棗作為引導。 十、固真湯(治療慢性驚風四肢冰冷且失去知覺)
附子,甘草,人參,山藥,黃耆,肉桂,白朮,白茯薑棗引。
白話文:
附子:味は甘く、辛く、熱性。腎陽を溫め、痛みを和らげ、水毒を除去する効果がある。
甘草:味は甘く、平性。脾胃を補い、解毒する効果がある。
人參:味は甘く、微苦、平性。元気を補い、虛弱を改善する効果がある。
山藥:味は甘く、平性。脾胃を補い、下痢を止め、咳を鎮める効果がある。
黃耆:味は甘く、微苦、平性。脾胃を補い、気虛を改善する効果がある。
肉桂:味は辛く、熱性。冷えを改善し、痛みを和らげ、血行を促進する効果がある。
白朮:味は甘く、微苦、平性。脾胃を補い、利尿する効果がある。
白茯薑:味は辛く、熱性。冷えを改善し、痛みを和らげ、血行を促進する効果がある。
棗:味は甘く、平性。脾胃を補い、気血を補う効果がある。
十一、保元湯(治汗多變慢驚)
黃耆,人參,甘草,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十二、薑半散(治吐不止將成慢驚)
半夏,生薑,肉桂
十三、調脾湯(治脾疳)
白話文:
十一、保元湯(治療多汗症轉變為慢驚風) 黃芪,人參,甘草,生薑(三片),大棗(一顆),用水煎煮服用。 十二、薑半散(治療嘔吐不止即將轉變為慢驚風) 十三、調脾湯(治療脾胃疳積)
陳皮,白朮,丁香,人參,訶子,青皮,甘草
十四、六味地黃丸(治骨疳)
白話文:
陳皮:一種乾燥橙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
白朮: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丁香:一種多年生喬木的花蕾,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
人參: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補氣養血、益智安神的功效。
訶子:一種落葉喬木的果實,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功效。
青皮:一種乾燥橘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
甘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牡丹皮,熟地,白茯苓,山萸肉(酒蒸去核),白澤瀉,懷山藥,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滾水送下。
十五、蘆薈丸(治丁奚哺露)
白話文:
牡丹皮、熟地、白茯苓、山萸肉(以酒蒸熟後取出果核)、白澤瀉、懷山藥,上藥研磨成細末。混入蜂蜜煉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空腹時,使用滾水送服藥丸。
蘆薈,人參,白朮,白茯,山藥,木香,陳皮,青皮,麥芽,神麯,當歸(各三錢),檳榔(兩個),麝香(少許),上為細末。豬膽打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清水湯送下。
白話文:
蘆薈、人參、白朮、白茯苓、山藥、木香、陳皮、青皮、麥芽、神曲、當歸(各種材料各取三錢)、檳榔(取兩個)、麝香(取少量),將這些藥物全部磨成細粉。然後,使用豬膽汁調和面粉製成粘稠的糊狀,用此糊將藥粉搓成如麻子般大小的丸子。服用時,以清水送服丸子即可。
十六、小異功散(治先瀉後吐脾胃虛冷)
人參,白朮,橘皮,白茯,薑棗為引。煎服。
十七、黃連芍藥湯(治先吐後瀉)
黃連,芍藥,豬苓,澤瀉,白茯,白朮,甘草
十八、五苓散(治吐瀉)
豬苓,白朮,白茯,澤瀉,肉桂
十九、消導二陳湯(導痰消食健脾)
白話文:
十六、小異功散(治療先拉肚子後嘔吐的脾胃虛寒)
人參,白朮,橘皮,白茯苓,薑棗作為引子。煎煮後服用。
十七、黃連芍藥湯(治療先嘔吐後拉肚子)
黃連,芍藥,豬苓,澤瀉,白茯苓,白朮,甘草
十八、五苓散(治療嘔吐和拉肚子)
豬苓,白朮,白茯苓,澤瀉,肉桂
十九、消導二陳湯(導出痰濕,消化食物,健脾)
陳皮,半夏,白茯,白朮,蒼朮,神麯,香附,砂仁,甘草
二十、六和湯(治暑瀉)
白話文:
陳皮:它是橘子皮的乾製成品,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半夏: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清熱生津的功效。
白茯:白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
白朮: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蒼朮:蒼朮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燥濕健脾、散寒止痛的功效。
神麯:神曲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消食化積、活血通絡的功效。
香附:香附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
砂仁:砂仁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溫中止瀉、緩解疼痛的功效。
甘草:甘草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陳皮,半夏,白茯,甘草,黃連,厚朴,藿香,香茹,加扁豆,木瓜
白話文:
陳皮:具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
白茯:具有消暑化痰、利尿消腫的功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的功效。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厚朴: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的功效。
藿香:具有解暑化濕、消暑散熱的功效。
香茹:具有理氣消食、健胃止嘔的功效。
加扁豆:具有健脾益氣、化濕消腫的功效。
木瓜:具有消暑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二十一、胃苓湯(治長夏暑)
澤瀉,陳皮,白茯,豬苓,厚朴,白朮,蒼朮,甘草
二十二、助胃膏(治胃氣虛寒嘔吐)
人參,白朮,白茯,甘草,山藥,木香,丁香,藿香,砂仁
二十三、訶附丸(治飧泄)
訶子肉,灶心土,黑附子,為末。米糊丸如粟米大。用米湯下。
二十四、十六味肥兒丸(治脾胃虛弱)
白話文:
二十一、胃苓湯(治療長夏時節的暑濕) 成分包括:澤瀉、陳皮、白茯苓、豬苓、厚朴、白朮、蒼朮、甘草。 二十二、助胃膏(治療胃氣虛寒引起的嘔吐) 成分包括: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山藥、木香、丁香、藿香、砂仁。 二十三、訶附丸(治療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 成分包括:訶子肉、灶心土、黑附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如粟米大小的丸劑。服用時以米湯送服。 二十四、十六味肥兒丸(治療脾胃虛弱) 此處未提供具體成分。
人參,白朮,白茯,山藥,薏仁米,芡實,蓮肉,甘草,陳皮,山楂,麥芽,砂仁,黃連,澤瀉,芍藥,連翹,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米湯下。
白話文:
人參、白朮、白茯苓、山藥、薏仁米、芡實、蓮肉、甘草、陳皮、山楂、麥芽、砂仁、黃連、澤瀉、芍藥、連翹,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蜂蜜丸劑,如彈珠大小。用米湯送服。
二十五、承氣湯(治裡急後重腹痛痢疾)
朴硝,大黃,枳實,厚朴
二十六、木香檳榔丸(治食積)
黑醜,檳榔,木香,神麯,大黃,上為末。生薑汁糊丸。如粟大。米湯下。
二十七、補中益氣湯
黃耆,人參,甘草,陳皮,白朮,升麻,柴胡,當歸
二十八、四順清涼飲(治中焦熱)
白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
二十九、人參敗毒散(治積毒嘔惡)
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獨活,白茯苓,枳殼,桔梗,甘草,人參,生薑引。
三十、四君子湯(治脾胃不調等證)
人參,白朮,白茯,甘草,薑棗引。
三十一、薑茶飲(治芡實)
陳茶,生薑,黃蠟,鹽,車前葉
三十二、四獸飲(治虛瘧)
白話文:
二十五、承氣湯(治療腹部急迫感和後重感,伴有腹痛和痢疾) 芒硝、大黃、枳實、厚朴 二十六、木香檳榔丸(治療食物積滯) 黑醜、檳榔、木香、神曲、大黃,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製成糊狀做成如小米粒大小的丸子。以米湯送服。 二十七、補中益氣湯 黃芪、人參、甘草、陳皮、白術、升麻、柴胡、當歸 二十八、四順清涼飲(治療中焦熱症) 白芍、當歸、生地、甘草、柴胡 二十九、人參敗毒散(治療毒素積聚導致的嘔吐惡心) 柴胡、前胡、川芎、羌活、獨活、白茯苓、枳殼、桔梗、甘草、人參,用生薑引導服用。 三十、四君子湯(治療脾胃功能失調等症狀) 人參、白術、白茯苓、甘草,以薑棗引導服用。 三十一、薑茶飲(治療芡實相關病症) 陳年茶葉、生薑、黃蠟、鹽、車前草葉 三十二、四獸飲(治療虛弱型瘧疾)
白朮,人參,白茯,草果,半夏,甘草,陳皮,烏梅,薑棗引。
白話文: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作用,常用於脾虛腹瀉、水腫、帶下等症。
人參:具有補氣益元、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常用於氣虛倦怠、體虛乏力、心悸失眠等症。
白茯:具有補益脾胃、益氣養血、鎮靜安神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虛、失眠健忘等症。
草果:具有健脾溫胃、燥濕化痰、止呃反酸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寒、反胃呃逆、胸悶嘔吐等症。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於痰濕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症。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咽喉腫痛等症。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化痰的作用,常用於脾胃氣滯、痰濕咳嗽、胸悶嘔吐等症。
烏梅:具有止渴生津、澀腸止瀉、斂肺止咳的作用,常用於口乾舌燥、腹瀉、咳嗽等症。
薑棗引:薑具有溫中止瀉、解毒散寒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寒、腹痛腹瀉、感冒風邪等症。棗具有補氣益血、健脾養胃的作用,常用於氣血虛弱、脾胃虛弱等症。
三十三、人參養胃湯(治瘧寒多熱少)
陳皮,半夏,茯苓,人參,蒼朮,厚朴,草果,藿香,薑引。
三十四、清瘧飲
白話文:
三十三、人參養胃湯(治療瘧疾,症狀為寒多熱少) 成分包括陳皮、半夏、茯苓、人參、蒼朮、厚朴、草果、藿香,用薑來引導藥效。 三十四、清瘧飲
柴胡,枳殼,青皮,半夏,白朮,黃芩,厚朴,豬苓,白茯苓,澤瀉,陳皮,甘草,貝母,知母,前胡
白話文: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退燒止痛的作用。
枳殼:具有理氣寬中的作用。
青皮:具有理氣化痰、燥濕醒脾的作用。
半夏:具有化痰降逆、燥濕健脾的作用。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
厚朴: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的作用。
豬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作用。
澤瀉: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化濕的作用。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燥濕的作用。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潤肺止咳的作用。
貝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知母: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作用。
前胡:具有疏肝解鬱、利膽退黃的作用。
三十五、隨用截方(加常山草果檳榔薑引系加在前方煎服)
三十六、參蘇飲
白話文:
三十五、根據需要使用截方(在前面的方劑中加入常山、草果、檳榔和生薑一起煎服) 三十六、參蘇飲
人參,蘇梗,桔梗,前胡,半夏,乾葛,陳皮,枳殼,杏仁,木香,甘草,茯苓,用薑引。
三十七、五子五皮飲(治腫脹)
白話文:
人參:補氣養血,益氣固表,扶正固本,抗衰老。
蘇梗:理氣化痰,行氣止咳,平喘降逆,健脾消食。
桔梗:宣肺止咳,祛痰排膿,利咽消腫,散結通絡。
前胡:疏散風熱,宣肺解表,化痰止咳,利咽消腫。
半夏:燥溼化痰,行氣止嘔,降逆平喘,消炎止痛。
乾葛:生津止渴,涼血止瀉,清熱解毒,補氣益陰。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醒脾開胃,止咳化痰。
枳殼:理氣寬中,化痰消食,行氣止痛,健胃消滯。
杏仁:宣肺止咳,化痰平喘,潤腸通便,殺蟲止癢。
木香:行氣止痛,消脹散結,溫中止瀉,調理腸胃。
甘草:補氣益血,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解毒止痛。
茯苓:健脾益氣,安神補心,利水消腫,止渴化痰。
薑引:驅除寒邪,溫通經絡,促進藥效吸收。
蘇子,山楂子,萊菔子,葶藶子,香附子,桑皮,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薑皮
白話文:
-
蘇子:紫蘇的種子。
-
山楂子:山楂的果實。
-
萊菔子:蘿蔔的種子。
-
葶藶子:葶藶的種子。
-
香附子:香附的果實。
-
桑皮:桑樹的樹皮。
-
橘皮:橘子的果皮。
-
大腹皮:佛手的果皮。
-
茯苓皮:茯苓的外皮。
-
生薑皮:生薑的外皮。
三十八、瀉黃散(治濕熱腫脹)
赤茯,黃連,黃柏,黃芩,山梔,澤瀉,茵陳
三十九、瀉白散(治肺熱)
甘草,桔梗,陳皮,桑皮,地骨皮
四十、四物湯(調益榮衛)
川芎,當歸,熟地,白芍
四十一、麥門冬飲(治吐血久不止)
麥冬,黃耆,當歸,人參,生地,五味子
四十二、清胃湯(治糞後見血)
山梔子,生地,牡丹皮,黃連,當歸
四十三、茵陳湯(治黃疸)
茵陳,梔子,黃柏
四十四、祛風散(治天柱骨倒)
防風,甘草,羌活,細辛,黃芩,白芷,薄荷,當歸,川芎
四十五、滋陰降火湯(治陰虛痰結)
白話文:
三十八、瀉黃散(治療濕熱腫脹)
赤茯苓、黃連、黃柏、黃芩、山梔、澤瀉、茵陳
三十九、瀉白散(治療肺熱)
甘草、桔梗、陳皮、桑皮、地骨皮
四十、四物湯(調理血液和體液)
川芎、當歸、熟地、白芍
四十一、麥門冬飲(治療長期吐血)
麥冬、黃耆、當歸、人參、生地、五味子
四十二、清胃湯(治療大便後出血)
山梔子、生地、牡丹皮、黃連、當歸
四十三、茵陳湯(治療黃疸)
茵陳、梔子、黃柏
四十四、祛風散(治療天柱骨倒)
防風、甘草、羌活、細辛、黃芩、白芷、薄荷、當歸、川芎
四十五、滋陰降火湯(治療陰虛痰結)
當歸,地黃,白芍,黃連,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蓮子,黑玄參,甘草,麥冬(燈心引)
白話文: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用於血虛證。
-
地黃:補血滋陰,清熱涼血,用於陰虛證。
-
白芍: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用於血虛證。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證。
-
白茯苓:健脾寧心,利尿滲濕,用於脾虛證。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於熱證。
-
天花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證。
-
蓮子:補脾益腎,固精止瀉,用於脾虛證。
-
黑玄參:滋陰降火,涼血清熱,用於熱證。
-
甘草:益氣補中,潤肺止咳,調和諸藥,用於氣虛證。
-
麥冬(燈心引):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用於陰虛證。
四十六、五淋散(治血淋)
赤苓,赤芍,山梔仁,條黃芩,當歸,甘草,燈心一團引。
四十七、清脾飲(治熱瘧或熱多寒少)
青皮,半夏,黃芩,甘草,白朮,白茯苓,柴胡,陳皮,草果,厚朴,薑棗引。
四十八、人參安神湯(治心血不足驚悸不眠)
麥冬,人參,當歸,黃連,棗仁,生地,茯神
四十九、安神湯(治心血不足驚悸)
人參,半夏,棗仁,茯神,當歸,橘紅,赤芍,五味子,甘草,薑引。
五十、寧心丸
白話文:
四十六、五淋散(治療血淋) 赤茯苓、赤芍、山梔子仁、黃芩、當歸、甘草,加上燈心草一小束作為引子。 四十七、清脾飲(治療熱性瘧疾或熱多寒少的病症) 青皮、半夏、黃芩、甘草、白朮、白茯苓、柴胡、陳皮、草果、厚朴,用薑和大棗作為引子。 四十八、人參安神湯(治療心血不足引起的驚悸和失眠) 麥冬、人參、當歸、黃連、酸棗仁、生地黃、茯神。 四十九、安神湯(治療心血不足引起的驚悸) 人參、半夏、酸棗仁、茯神、當歸、橘紅、赤芍、五味子、甘草,用薑作為引子。 五十、寧心丸
麥冬(五錢去心),寒水石(一兩),白茯苓,甘草,牙硝,山藥(各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半丸。砂糖水磨下。如慢症用人參白朮煎濃汁化下。
五十一、肝疳丸
白話文:
麥冬(五錢,去中心老的部份),寒水石(一兩),白茯苓,甘草,牙硝,山藥(各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約芡實大小。每次服用半丸,以砂糖水送服。如果治療慢性疾病,可以用人參、白朮煎煮成濃汁送服。
五靈脂,夜明砂,龍膽草,天麻,乾蟾頭,全蠍(二個),蟬蛻,川芎,蘆薈,黃連,青黛,防風,上為細末。豬膽汁浸為丸。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湯下。
五十二、化䘌丸(治肝疳)
白話文:
五靈脂、夜明砂、龍膽草、天麻、乾蟾蜍頭、全蠍子(兩個)、蟬蛻、川芎、蘆薈、黃連、青黛、防風,以上研磨成細末。用豬膽汁浸泡成丸子。每個丸子要像麻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蕪荑,青黛,蘆薈,川芎,白芷,胡連,川連,蝦蟆灰各等分為末。豬膽汁浸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個。臨臥杏仁湯送下。
五十三、褐丸子(治疳脹)
白話文:
蕪荑、青黛、蘆薈、川芎、白芷、胡連、川連、蝦蟆灰等分為末。用豬膽汁浸泡糊狀,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麻子。每次服用二個。在睡覺前,用杏仁湯送服。
蘿蔔子(一兩),青皮,陳皮,檳榔,赤茯苓,黑牽牛,莪朮,五靈脂(各五錢),木香(減半),上為末。麵糊如綠豆大。每五十丸。桑皮紫蘇煎湯。或蘿蔔湯下。
白話文:
蘿蔔子(一兩)、青皮、陳皮、檳榔、赤茯苓、黑牽牛、莪朮、五靈脂(各五錢)、木香(減半),上為末。麵糊如綠豆大,每五十丸。用桑皮、紫蘇煎湯。或蘿蔔湯下。
五十四、加味二陳湯(治夾暑傷寒吐瀉)
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厚朴,香茹,黃連,山楂,麥芽,神麯,木通,澤瀉
五十五、香茹飲(治暑熱)
香茹,厚朴,扁豆,黃連
五十六、清心蓮子飲(治溺血)
麥冬,地骨皮,黃芩,甘草,白茯苓,黃耆,柴胡,人參,石蓮肉
五十七、瀉青湯(治囟填)
羌活,川芎,梔仁,龍膽草,當歸,防風(各等分),大黃(減半),竹葉引。
五十八、清金飲(治傷風嗽吐)
前胡,杏仁,桔梗,桑皮,半夏,甘草,旋覆花,薄荷,陳皮,水煎。
五十九、小續命湯(治剛柔痙病)
白話文:
五十四、加味二陳湯(治療暑熱夾雜傷寒導致的嘔吐腹瀉) 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厚朴,香薷,黃連,山楂,麥芽,神曲,木通,澤瀉 五十五、香薷飲(治療暑熱) 香薷,厚朴,扁豆,黃連 五十六、清心蓮子飲(治療尿血) 麥冬,地骨皮,黃芩,甘草,白茯苓,黃耆,柴胡,人參,石蓮肉 五十七、瀉青湯(治療囟門填滿) 羌活,川芎,梔仁,龍膽草,當歸,防風(各等份),大黃(減半),竹葉作為引導。 五十八、清金飲(治療感冒咳嗽及嘔吐) 前胡,杏仁,桔梗,桑白皮,半夏,甘草,旋覆花,薄荷,陳皮,用水煎煮。 五十九、小續命湯(治療剛柔痙攣病症)
麻黃,人參,黃芩,川芎,芍藥,甘草,杏仁,防風,防己,肉桂,附子(水煎)
白話文:
麻黃、人參、黃芩、川芎、芍藥、甘草、杏仁、防風、防己、肉桂、附子,加水煎煮。
六十、芎蘇飲
川芎,蘇葉,陳皮,半夏,前胡,桔梗,枳殼,乾葛,白茯苓,甘草
六十一、瀉肝湯
車前,木通,生地,歸尾,山梔,黃芩,龍膽草,甘草(各等分)
六十二、松蕊丹(治龜背)
白話文:
六十、芎蘇飲 成分包括:川芎、紫蘇葉、陳皮、半夏、前胡、桔梗、枳殼、乾葛、白茯苓、甘草。 六十一、瀉肝湯 成分均等份量的有:車前子、木通、生地黃、當歸尾、山梔子、黃芩、龍膽草、甘草。 六十二、松蕊丹(用於治療龜背)
松花,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麻黃,前胡,大黃,桂心(各五錢),為末。蜜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粥飲下。
六十三、寬氣化痰丸(治龜胸)
白話文:
松花、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麻黃、前胡、大黃、桂心(各五錢),均研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丸劑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粥送服。
大黃(三分),杏仁,百合,木通,桑皮,甜葶藶,天門冬,石膏(各五錢),為末。煉蜜丸。綠豆大。食後臨臥。白熱水化下。
六十四、柴胡梔子飲
白話文:
大黃(三錢),杏仁、百合、木通、桑皮、甜葶藶、天門冬、石膏(各五錢),打成細末。煉製成蜜丸。綠豆大小。飯後睡前服用。用溫熱水送服。
柴胡,山梔,白茯苓,川芎,白芍,當歸,丹皮,牛蒡,甘草,等分水煎。子母並服。
白話文:
柴胡、山梔、白茯苓、川芎、白芍、當歸、丹皮、牛蒡、甘草等中藥材,等分取量水煎服。母親和孩子都服用。
六十五、固腸飲(治久痢不止)
木香,黃連,當歸,白芍,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訶子肉,水煎。
六十六、屈膝散(治鶴膝)
白話文:
六十五、固腸飲(治療長期腹瀉不止) 成分包括木香、黃連、當歸、白芍、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和訶子肉,用水煎煮服用。 六十六、屈膝散(治療鶴膝風)
防風,薏苡仁,牛膝,苦參(女便浸曬),何首烏(男便浸曬各一兩),殭蠶,天花粉,荊芥穗(各五錢),肥皂核肉(一兩),鹿茸(五錢),共為粗末。每用三錢。同冷飯糰四兩。牯豬油六錢。黏米綠豆各一撮。水四碗。煎至二碗。分作二次。溫服。
白話文:
防風、薏仁、牛膝、苦參(女性用月經血浸泡暴曬)、何首烏(男性用小便浸泡暴曬,各一兩)、僵蠶、天花粉、荊芥穗(各五錢)、肥皂核仁(一兩)、鹿茸(五錢),研磨成粗末。每次使用三錢。與冷飯糰四兩、牯豬油六錢、糯米綠豆各一小撮、水四碗,熬煮成兩碗藥湯。分成兩次服用。溫熱服用。
六十七、豬乳膏(治胎風胎驚)
牛黃,硃砂(各少許),取豬乳調。抹兒口中。
六十八
白話文:
六十七、豬乳膏(用於治療胎風和胎兒驚嚇) 取少量的牛黃和硃砂,用豬奶調和。塗抹在嬰兒口中。 六十八
黃耆,升麻,人參,白朮,陳皮,神麯,澤瀉,黃柏,當歸,青皮,乾葛,五味,甘草水煎服。
白話文:
黃耆、升麻、人參、白朮、陳皮、神曲、澤瀉、黃柏、當歸、青皮、葛根、五味子、甘草加水煎服。
六十九、八珍湯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熟地,白芍,薑棗引。
七十、藿香正氣散(治傷脾胃外感寒邪)
藿香,紫蘇,大腹皮,陳皮,桔梗,甘草,茯苓,半夏,神麯,厚朴,白芷,薑棗引。
七十一、疏風順氣湯(治風寒發喘)
紫蘇,乾葛,桑皮,前胡,麻黃,杏仁,甘草,水煎服。
七十二、清肺湯
白朮,茯苓,陳皮,薄荷,南星,桑皮,細辛,甘草,桔梗
七十三、備急方(治夜啼內吊)
煎蔥湯淋洗其腹。又用艾絨烘熱。包圍其腹。十數次其痛漸止。
七十四、蓮花飲
白話文:
六十九、八珍湯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川芎、當歸、熟地黃、白芍,用薑和大棗作為引子。 七十、藿香正氣散(治療因外感寒邪引起的脾胃不適) 藿香、紫蘇、大腹皮、陳皮、桔梗、甘草、茯苓、半夏、神麯、厚朴、白芷,用薑和大棗作為引子。 七十一、疏風順氣湯(治療風寒引起的哮喘) 紫蘇、乾葛、桑白皮、前胡、麻黃、杏仁、甘草,用水煎煮服用。 七十二、清肺湯 白朮、茯苓、陳皮、薄荷、南星、桑白皮、細辛、甘草、桔梗。 七十三、備急方(治療夜間哭鬧及腹部絞痛) 用蔥煮成湯來淋洗腹部。再使用艾絨加熱後包圍腹部,重複十幾次疼痛會逐漸緩解。 七十四、蓮花飲
甘草,知母,蓮花須,川蓮仁,栝蔞根,五味,人參,乾葛,白茯苓,生地,竹葉
白話文: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
知母:具有滋陰潤燥、清熱涼血的作用。
-
蓮花須: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作用。
-
川蓮仁:具有益氣補血、潤肺止咳的作用。
-
栝蔞根: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的作用。
-
五味:具有補益氣血、益精血的作用。
-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強壯身體的作用。
-
乾葛:具有補氣益陰、清熱生津的作用。
-
白茯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補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
生地:具有涼血止血、滋陰潤肺的作用。
-
竹葉: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作用。
七十五、參竹湯
麥冬,人參,竹葉,甘草,半夏,小麥,粳米,陳皮,生薑
白話文:
這是一個名為參竹湯的中醫方劑,成分包括麥冬、人參、竹葉、甘草、半夏、小麥、粳米、陳皮和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