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指南》~ 幼科證治匯方 (11)
幼科證治匯方 (11)
1. 幼科證治匯方
竹葉石膏湯(竹葉、煅石膏、人參、麥冬,甘草、制夏、粳米,加生薑煎服。)
白通湯(乾薑、附子,蔥煎服。)
木香大安丸(木香、黃連、陳皮、白朮、枳實、楂肉、連翹、神麯、麥芽、砂仁、萊菔子,為末,曲糊為丸,陳倉米湯下。)
千金消癖丸(蘆薈、阿魏、青黛、木香、厚朴、檳榔、陳皮、甘草、使君子、胡黃連、楂肉、香附、三稜、莪朮、水紅花子、神麯、麥芽、人參、白朮、茯苓,為末,和曲為丸,米飲下。)
木香丸(木香、莪朮、砂仁、青皮、硃砂,為末,曲糊為丸。乳傷,乳飲下;食傷,以所傷物熬湯下。)
紅花膏(沒藥、血竭、麝香、阿魏、當歸、赤芍、水紅花料,以水紅花熬膏,再和各藥,以布攤貼患處。)
玉屏風散(炙耆、炒白朮、防風,煎服。)
桂枝加附子湯(白芍、桂枝、炙草、附子,加薑、棗煎服。)
酸棗仁湯(當歸、白芍、生地、茯苓、酸棗、知母、黃柏、五味子、人參、黃耆,煎服。)
當歸六黃湯(當歸、生地、熟地、黃芩、黃柏、黃連、炙耆,加浮小麥煎服。)
麻黃湯(麻黃、杏仁、桂枝、甘草,加姜煎服。)
犀角地黃湯(丹皮、白芍、犀角、生地,煎服。便硬者加大黃。)
四物三黃瀉心湯(川芎、當歸、生地、赤芍、黃芩、黃連、大黃。)
桃仁承氣湯(桃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加當歸、芍藥、蘇木、紅花。)
加味四物湯(當歸、芍藥、川芎、地黃、茅根、蒲黃、丹皮、山梔、甘草,加藕節,酒煎服。)
雞蘇散〔雞蘇、薄荷葉、川貝、麥冬、桔梗、阿膠(蛤粉炒)、生地、甘草、炙耆、白茅根、蒲黃,共煎服。〕
加味救肺散(麥冬、人參、川芎、鬱金、五味子、當歸、白芍、川貝、炙草、馬兜鈴。)
皂刺大黃湯(皂刺、生大黃,量兒大小虛實,酌加酒煎。)
槐花散(炒槐花、枳殼、川連、側柏葉、炒荊芥。)
平胃地榆湯(陳皮、厚朴、甘草、炒蒼朮、地榆。)
升陽和血湯(炙耆、當歸、丹皮、陳皮、肉桂、秦艽、生地、熟地、炒白芍、甘草、炙草、炒蒼朮、升麻。)
人參養榮湯(人參、炙耆、炒白朮、茯苓、炒白芍、肉桂、熟地、當歸、炙草、陳皮,加薑、棗煎服。)
牛膝四物湯(牛膝、木通、鬱金、瞿麥、當歸、甘草梢、川芎、生地、赤芍。)
神芎丸(大黃、滑石、薄荷、川芎、黃芩、川連、牽牛,為末,滴水為丸,蜜湯化下。)
澀腸散(訶子、赤石脂、煅龍骨,為末,用蠟茶調敷,和藥滲腸頭上,綿帛揉入。)
曾氏蟠龍散(乾地蟠龍、風化朴硝,研細,以二錢至三錢塗肛門。如肛門燥者,用清油調之。再加荊芥、生蔥,煎水,溫浴後敷藥。)
寬氣飲(炒杏仁、炒桑皮、橘紅、炒蘇子、枳殼、炙杷葉、麥冬、甘草、葶藶。)
白話文:
竹葉石膏湯:用竹葉、煅燒過的石膏、人參、麥冬、甘草、法半夏、粳米,再加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白通湯:用乾薑、附子、蔥一起煎煮後服用。
木香大安丸:用木香、黃連、陳皮、白朮、枳實、山楂肉、連翹、神麯、麥芽、砂仁、萊菔子,磨成粉末,用酒曲糊做成藥丸,用陳倉米湯送服。
千金消癖丸:用蘆薈、阿魏、青黛、木香、厚朴、檳榔、陳皮、甘草、使君子、胡黃連、山楂肉、香附、三稜、莪朮、水紅花子、神麯、麥芽、人參、白朮、茯苓,磨成粉末,和酒曲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木香丸:用木香、莪朮、砂仁、青皮、硃砂,磨成粉末,用酒曲糊做成藥丸。如果是因為喝奶引起的毛病,用乳汁送服;如果是因為食物引起的毛病,用引起毛病的食物熬湯送服。
紅花膏:用沒藥、血竭、麝香、阿魏、當歸、赤芍、水紅花料,用水紅花熬成膏,再將其他藥材與膏混合,用布攤開貼在患處。
玉屏風散:用炙黃耆、炒白朮、防風,一起煎煮後服用。
桂枝加附子湯:用白芍、桂枝、炙甘草、附子,再加上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酸棗仁湯:用當歸、白芍、生地、茯苓、酸棗仁、知母、黃柏、五味子、人參、黃耆,一起煎煮後服用。
當歸六黃湯:用當歸、生地、熟地、黃芩、黃柏、黃連、炙黃耆,再加上浮小麥一起煎煮後服用。
麻黃湯:用麻黃、杏仁、桂枝、甘草,再加上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犀角地黃湯:用丹皮、白芍、犀角、生地,一起煎煮後服用。如果大便乾燥,就加大黃。
四物三黃瀉心湯:用川芎、當歸、生地、赤芍、黃芩、黃連、大黃。
桃仁承氣湯:用桃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再加上當歸、芍藥、蘇木、紅花。
加味四物湯:用當歸、芍藥、川芎、地黃、茅根、蒲黃、丹皮、山梔、甘草,再加上藕節,用酒煎煮後服用。
雞蘇散:用雞蘇、薄荷葉、川貝、麥冬、桔梗、用蛤粉炒過的阿膠、生地、甘草、炙黃耆、白茅根、蒲黃,一起煎煮後服用。
加味救肺散:用麥冬、人參、川芎、鬱金、五味子、當歸、白芍、川貝、炙甘草、馬兜鈴。
皂刺大黃湯:用皂刺、生大黃,按照小孩的體型大小和虛弱情況,適量加入酒一起煎煮。
槐花散:用炒槐花、枳殼、川連、側柏葉、炒荊芥。
平胃地榆湯:用陳皮、厚朴、甘草、炒蒼朮、地榆。
升陽和血湯:用炙黃耆、當歸、丹皮、陳皮、肉桂、秦艽、生地、熟地、炒白芍、甘草、炙甘草、炒蒼朮、升麻。
人參養榮湯:用人參、炙黃耆、炒白朮、茯苓、炒白芍、肉桂、熟地、當歸、炙甘草、陳皮,再加上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牛膝四物湯:用牛膝、木通、鬱金、瞿麥、當歸、甘草梢、川芎、生地、赤芍。
神芎丸:用大黃、滑石、薄荷、川芎、黃芩、川連、牽牛,磨成粉末,滴水做成藥丸,用蜂蜜水送服。
澀腸散:用訶子、赤石脂、煅龍骨,磨成粉末,用蠟茶調成糊狀塗抹在肛門口,然後用棉布揉入。
曾氏蟠龍散:用乾地蟠龍、風化朴硝,磨成細末,用二到三錢塗抹在肛門。如果肛門乾燥,就用清油調和。再用荊芥、生蔥煎水,溫水洗浴後再敷藥。
寬氣飲:用炒杏仁、炒桑皮、橘紅、炒蘇子、枳殼、炙枇杷葉、麥冬、甘草、葶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