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

《幼科指南》~ 幼科證治匯方 (9)

回本書目錄

幼科證治匯方 (9)

1. 幼科證治匯方

參蘇飲(蘇葉、乾葛、前胡、陳皮、制夏、甘草、枳殼、桔梗、茯苓。)

加味華蓋散(麻黃、杏仁、蘇子、前胡、橘紅、甘草、桑皮、桔梗、赤苓,煎好溫服。)

涼膈白虎湯(大黃、朴硝、甘草、連翹、山梔、黃芩、薄荷、石膏、知母。)

知柏地黃丸(乾生地、茱萸、山藥、知母、黃柏、丹皮、澤瀉、茯苓。)

潔古黃耆湯(人參、炙耆、甘草、地骨皮、桑白皮。)

百合固金湯(百合、天門冬、麥冬、生地、熟地、當歸、白芍、甘草、貝母、玄參、桔梗。)

本事黃耆湯(五味、白芍藥、天冬、麥冬、人參、黃耆、熟地、甘草、茯苓。)

紫蘇飲子(蘇葉、杏仁、桑皮、陳皮、青皮、法夏、人參、五味子、甘草、麻黃,加姜煎服。)

蘇子降氣湯(蘇子、當歸、陳皮、法夏、甘草、前胡、厚朴、桂心、沉香,加薑、棗煎服。)

蘇葶丸(南蘇子、葶藶子,為末,蒸棗肉為丸,淡薑湯下。)

五虎湯(炙麻黃、炒杏仁、甘草、石膏、細茶,加姜煎服。)

桂苓甘術湯(茯苓、桂枝、甘草、白朮,加姜煎服。)

清氣化痰丸(膽星、半夏、橘紅、枳實、杏仁、栝蔞、黃芩、茯苓,為末、薑汁為丸,薑湯下。)

烏頭桂枝湯(桂枝、赤芍、炙草、烏頭,加姜煎服。)

金茱丸(金鈴子肉、吳茱萸,為末,酒煮為丸,鹽湯下。)

烏頭梔子湯(烏頭、梔子,用順流水入薑汁煎服。)

十味蒼柏散(青皮、附子、黃柏、山楂、蒼朮、香附、益智、延胡索、桃仁、甘草,加茴香。)

金鈴散(三稜、莪朮、陳皮、赤苓、茴香、甘草、檳榔、枳殼、鉤藤、青皮、木香、金鈴子,除檳榔、木香外,余焙為末,灰酒調服。)

川楝丸(木香、檳榔、三稜、莪朮、青皮、陳皮、川楝、芫花、辣桂、牽牛、巴豆,為末,曲糊為丸,薑湯下。)

疏風五苓散(防風、蒼朮、肉桂、羌活、豬苓、澤瀉、赤芍、白朮,加姜煎服。)

加味五苓散(金鈴子、白朮、澤瀉、木通、茴香、赤芍、橘核、肉桂、檳榔、豬苓、加姜,燈心煎。)

加味守效丸(南星、楂肉、蒼朮、白芷、制夏、橘核、神麯、海藻、昆布、吳萸、青皮、延胡索、荔枝核,為末,糊為丸,空心酒下。)

加味香蘇散(蒼朮、陳皮、川楝肉、甘草、蘇葉、香附,加帶須蔥白、酒兌煎服。)

加味失笑散(五靈脂、蒲黃、延胡索,為末,水酒調下。)

胡蘆巴丸(胡蘆巴、川楝子、川烏、巴戟肉、茴香、牽牛、吳茱萸,為末,酒麴糊為丸,空心溫酒下。)

五苓散(白朮、澤瀉、豬苓、肉桂、小茴香、赤苓。)

十味導赤湯(生地、山梔、木通、瞿麥、淡竹葉、滑石、茵陳蒿、黃芩、甘草、豬苓。)

葵子散(桑皮、瞿麥、梔子、赤苓、木通、車前、甘草、葵子。)

白話文:

參蘇飲:用紫蘇葉、葛根、前胡、陳皮、製半夏、甘草、枳殼、桔梗、茯苓這些藥材組成。

加味華蓋散:用麻黃、杏仁、紫蘇子、前胡、橘紅、甘草、桑白皮、桔梗、赤茯苓這些藥材組成,煎好後溫服。

涼膈白虎湯:用大黃、芒硝、甘草、連翹、山梔子、黃芩、薄荷、石膏、知母這些藥材組成。

知柏地黃丸:用乾生地、山茱萸、山藥、知母、黃柏、牡丹皮、澤瀉、茯苓這些藥材組成。

潔古黃耆湯:用人參、炙黃耆、甘草、地骨皮、桑白皮這些藥材組成。

百合固金湯:用百合、天門冬、麥門冬、生地、熟地、當歸、白芍、甘草、貝母、玄參、桔梗這些藥材組成。

本事黃耆湯:用五味子、白芍藥、天門冬、麥門冬、人參、黃耆、熟地、甘草、茯苓這些藥材組成。

紫蘇飲子:用紫蘇葉、杏仁、桑白皮、陳皮、青皮、法半夏、人參、五味子、甘草、麻黃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煎服。

蘇子降氣湯:用紫蘇子、當歸、陳皮、法半夏、甘草、前胡、厚朴、桂心、沉香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大棗煎服。

蘇葶丸:用南紫蘇子、葶藶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棗肉做成藥丸,用淡薑湯送服。

五虎湯:用炙麻黃、炒杏仁、甘草、石膏、細茶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煎服。

桂苓甘術湯:用茯苓、桂枝、甘草、白朮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煎服。

清氣化痰丸:用膽南星、半夏、橘紅、枳實、杏仁、瓜蔞、黃芩、茯苓,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烏頭桂枝湯:用桂枝、赤芍、炙甘草、烏頭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煎服。

金茱丸:用金鈴子肉、吳茱萸,磨成粉末,用酒煮後做成藥丸,用鹽湯送服。

烏頭梔子湯:用烏頭、梔子,用順流水加入薑汁煎服。

十味蒼柏散:用青皮、附子、黃柏、山楂、蒼朮、香附、益智、延胡索、桃仁、甘草這些藥材組成,加入小茴香。

金鈴散:用三稜、莪朮、陳皮、赤茯苓、小茴香、甘草、檳榔、枳殼、鉤藤、青皮、木香、金鈴子,除了檳榔和木香外,其餘的都焙乾磨成粉末,用灰酒調服。

川楝丸:用木香、檳榔、三稜、莪朮、青皮、陳皮、川楝子、芫花、辣桂、牽牛子、巴豆,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疏風五苓散:用防風、蒼朮、肉桂、羌活、豬苓、澤瀉、赤芍、白朮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煎服。

加味五苓散:用金鈴子、白朮、澤瀉、木通、小茴香、赤芍、橘核、肉桂、檳榔、豬苓這些藥材組成,加生薑和燈心草煎服。

加味守效丸:用製南星、山楂肉、蒼朮、白芷、製半夏、橘核、神麴、海藻、昆布、吳茱萸、青皮、延胡索、荔枝核,磨成粉末,用糊做成藥丸,空腹用酒送服。

加味香蘇散:用蒼朮、陳皮、川楝子肉、甘草、紫蘇葉、香附這些藥材組成,加入帶須的蔥白和酒一起煎服。

加味失笑散:用五靈脂、蒲黃、延胡索,磨成粉末,用水或酒調服。

胡蘆巴丸:用胡蘆巴、川楝子、川烏、巴戟肉、小茴香、牽牛子、吳茱萸,磨成粉末,用酒麴糊做成藥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五苓散:用白朮、澤瀉、豬苓、肉桂、小茴香、赤茯苓這些藥材組成。

十味導赤湯:用生地、山梔子、木通、瞿麥、淡竹葉、滑石、茵陳蒿、黃芩、甘草、豬苓這些藥材組成。

葵子散:用桑白皮、瞿麥、梔子、赤茯苓、木通、車前子、甘草、葵子這些藥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