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折衷》~ 下卷 (25)
下卷 (25)
1. 運氣總論
太極肇分而有陰陽。夫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物生謂之化,物極為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終也。陰陽五行流為十干、五化之運,寒暑燥濕風火之氣,周流天地間而為萬物之源,人則稟其精而圊於兩間,所以具五臟六腑,以應五運六氣之數也。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
白話文:
太極肇始分開而有了陰陽。陰陽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是萬物的綱領,是變化產生的根源,是生死存亡的起始,是神靈智慧之所在。所以事物產生叫做化育,事物達到極點叫做變化,陰陽莫測難以預測叫做神。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左右是陰陽的道路,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金木是生成事物的始終。陰陽五行的流轉形成了十干、五運的運轉,寒、暑、燥、濕、風、火的氣候變化在天地間周而復始,成為萬物的源泉。人則稟承天地間的精華而圊於天地之間,所以具備了五臟六腑,以與五行六氣的數量相應。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六氣是風、寒、暑、濕、燥、火。
聖人仰觀五天云色,天干取運,地支取氣。天干有十,配合則為五運;地支十二,對衝則為六氣。所以然者,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人在氣交之中,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氣主之。
白話文:
聖人觀察天上的五彩雲氣,以天干來確定運勢,用地支來確定氣候。天干有十個,組合起來就是五運;地支有十二個,相互對應就是六氣。這是因為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天以陽氣生長,陰氣增長,地以陽氣消減,陰氣隱藏。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人在氣候交替的環境中,身體一半以上屬於天,受天氣的支配;身體一半以下屬於地,受地氣的支配。
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則為九,九九成會,故生九竅九臟而應之也。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憂思恐。在天為玄,玄生神;在人為道,道生智;在地為化,化生五味。
白話文:
它生成了五行,氣質分為三種,三種氣質構成了天,三種氣質構成了地,三種氣質構成了人,三種氣質相互作用則形成了九,九數相乘成為了總和,因此人體有九個孔竅和九個內臟來與之相應。天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個骨節。天有五行掌控五個方位,由此產生了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轉化為五種氣,由此產生了喜、怒、憂、思、恐。在天是玄妙的,玄妙生發了神靈;在人是道理,道理生發了智慧;在地是變化,變化生發了五味。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怒。神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為喜。神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思。神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人為憂。神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為恐。寒暑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陰陽之神不可得而見也,支幹之跡不可得而求之也。
白話文:
神在天象中表現為風,在地面中表現為木,在人體中表現為憤怒的情緒。神在天象中表現為熱,在地面中表現為火,在人體中表現為喜悅的情緒。神在天象中表現為濕氣,在地面中表現為土,在人體中表現為思考的情緒。神在天象中表現為乾燥,在地面中表現為金,在人體中表現為憂愁的情緒。神在天象中表現為寒冷,在地面中表現為水,在人體中表現為恐懼的情緒。寒冷、酷熱、濕氣、乾燥、寒冷這五種氣候交替出現,各有先後順序,不在其位就是邪氣,在適當的位置就是正氣。陰陽之神是不能看見的,樹枝和樹幹的痕跡也是無法探求的。
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天地相合則為甲子,故甲子者干支之始也。天氣終於癸,地氣終於亥,天地相合則為癸亥,故癸亥者干支之末也。陰陽相兼,剛柔相須,是以甲子之後,乙丑繼之;壬戌之後,癸亥繼之,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有主運焉,有客運焉,有主氣焉,有客氣焉。
白話文:
天氣的開始是「甲」,地氣的開始是「子」,天氣和地氣相結合就形成了「甲子」,所以甲子是干支的開始。天氣的結束是「癸」,地氣的結束是「亥」,天氣和地氣相結合就形成了「癸亥」,所以癸亥是干支的結束。陰陽互相結合,剛柔互相配合,因此在甲子之後,是乙丑接續;在壬戌之後,是癸亥接續,三十年為一個紀,六十年為一個週。有主運,有客運,有主氣,有客氣。
主運主氣,萬載不易。客運客氣,與歲遞遷。自天支兄弟次序言之,甲乙東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故木為初之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此主運也。自其夫婦配合言之,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合而化木,戊與癸合而化火。
白話文:
主運和主氣,自始至終都不會改變。客運和客氣,會隨著年份而更迭。從天支的兄弟次序來說,甲乙是東方的木,丙丁是南方的火,戊己是中央的土,庚辛是西方的金,壬癸是北方的水。因此,木是第一個運程,火是第二個運程,土是第三個運程,金是第四個運程,水是第五個運程,這些都是主運。從它們的夫婦配對來說,甲和己相合而化為土,乙和庚相合而化為金,丙和辛相合而化為水,丁和壬相合而化為木,戊和癸相合而化為火。
故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此客運也。假如甲己年為土運,初之運即土也。土生金,二之運即金也。金生水,三之運即水也。水生木,四之運即木也。木生火,五之運即火也。與一運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此天干在上為陽,所以主乎運也。
白話文:
所以,甲己年是土運主導;乙庚年是金運主導;丙辛年是水運主導;丁壬年是木運主導;戊癸年是火運主導,這就是客運。假設甲己年為土運,那麼第一個運就是土運。土生金,所以第二個運就是金運。金生水,所以第三個運就是水運。水生木,所以第四個運就是木運。木生火,所以第五個運就是火運。各個運勢都各自主導 72 天零 5 刻,這是天干在上,所以主導運勢。
又以地支循環次序言之,寅卯屬春木也,巳午屬夏火也,辰戌丑未屬四季土也,申酉屬秋金也,亥子屬冬水也。故風為初之氣,火為二之氣,暑為三之氣,濕為四之氣,燥為五之氣,寒為終之氣,此主氣也。自其對衝定位言之,子對午而為少陰君火,醜對未而為太陰濕土,寅對申而為少陽相火,卯對酉而為陽明燥金,辰對戌而為太陽寒水,巳對亥而為厥陰風木。
白話文:
再根據地支順序循環來說,寅卯屬於春季木,巳午屬於夏季火,辰戌醜未屬於四季土,申酉屬於秋季金,亥子屬於冬季水。因此,風是初始的氣,火是第二種氣,暑是第三種氣,濕是第四種氣,燥是第五種氣,寒是最後一種氣,這些是主氣。從它們對衝定位來說,子對午是少陰君火,醜對未是太陰濕土,寅對申是少陽相火,卯對酉是陽明燥金,辰對戌是太陽寒水,巳對亥是厥陰風木。
故子午之歲君火主之,丑未之歲濕土主之,寅申之歲相火主之,卯酉之歲燥金主之,辰戌之歲寒水主之,巳亥之歲風木主之,此客氣也。假令子午少陽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上者右行,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下者左行,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也。
白話文:
因此,子午之年,由君火主宰;醜未之年,由濕土主宰;寅申之年,由相火主宰;卯酉之年,由燥金主宰;辰戌之年,由寒水主宰;巳亥之年,由風木主宰,這些都是客氣。比如子午少陽君火統治天空,陽明燥金統治大地,向上者右行,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朝南方定其位置。向下者左行,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以面朝北方定其位置。
一氣在上,一氣在下,二氣在左,二氣在右。地之初間為初之氣,天之右間為二之氣,司天為三之氣,天之左間為四之氣,地之右間為五之氣,司地為終之氣。每一歲主旺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有奇,此地支在下為陰,所以主乎氣也。然客運之流行也,有太過焉,有不及焉。太過之年,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不及之年,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
白話文:
有兩股氣在上方,也有兩股氣在下方,有兩股氣在左側,也有兩股氣在右側。大地最初的間隙是第一股氣,天空最右邊的間隙是第二股氣,司掌天空的是第三股氣,天空最左邊的間隙是第四股氣,大地最右邊的間隙是第五股氣,司掌大地的則是最後一股氣。每一股氣主宰旺盛的時日為六十天八十七刻半,再加一些零數,地支在下方為陰,所以主掌陰氣。然而客運的運行,有的會太過,也有的不足。太過之年,是甲、丙、戊、庚、壬,稱為五陽幹;不及之年,是乙、丁、己、辛、癸,稱為五陰幹。
太過至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至大寒後十三日交,名曰後天;平氣之年正大寒日交,名曰齊天。客氣升降也,有正化焉,有對化焉。正化之歲,謂午未申酉辰亥之年也;對化之歲,謂子醜寅卯戌巳之年也。正化者,令之實,從本,其數生;對化者,令其虛,從標,其數成。
白話文:
在太過於嚴寒的季節之前十三日交節,叫做先天;在不及於嚴寒的季節之後十三日交節,叫做後天;在不偏不倚、適中的季節正好是嚴寒的季節交節,叫做齊天。客氣的升降變化也有正化和對化之分。正化之年,是指午、未、申、酉、辰、亥這六個地支的年份;對化之年,是指子、醜、寅、卯、戌、巳這六個地支的年份。正化之年,令氣實實在在,從本氣出發,其數是生的;對化之年,令氣虛無縹緲,從標氣出發,其數是成的。
假令甲子年,甲為土運,統主一年,子為君火,專司一歲。一期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一期之中,主運於位,而相次於下;客運以氣,而周流於上。客氣加於主運之上,主運臨於客氣之下,天時所以不齊,民病所以由生也。六甲年,土運太過則雨濕流行,濕病乃生,腎水受邪,治當除濕以補腎,六己年,土運不及則木氣乘旺,反見風化,風病乃行,治當益脾以平木。六丙年,水運太過則寒氣大行,寒病乃生,心火受邪,治當逐寒以補心。
白話文:
假設是甲子年,甲是土運,統領一年,子是君火,專門掌管一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正好是周天的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在一年之中,主運在一定的位置,而相次在下面;客運以氣,而周流在上面。客氣加在主運之上,主運臨在客氣之下,這也是天時不齊,民病由生的原因。六甲年,土運太過則雨濕流行,濕病乃生,腎水受邪,治療原則是祛除濕氣並補益腎氣。六己年,土運不及則木氣乘旺,反見風化,風病乃行,治療原則是益補脾氣以平抑亢盛的木氣。六丙年,水運太過則寒氣大行,寒病乃生,心火受邪,治療原則是祛除寒邪並補益心氣。
六辛年,水運不及則土氣乘旺,反見濕化,濕病乃行,治當補腎以除濕。六戊年,火運太過則熱氣大行,熱病乃生,肺金受邪,治當降火以補肺。六癸年,火運不及則水氣乘旺,反見寒化,寒病乃行,治當補心以逐寒。六庚年,金運太過,則燥氣流行,燥病乃生,肝木受邪,治當清燥以補肝。
白話文:
六辛年,水運不足,土氣過盛,反見濕潤化生,濕邪流行,治療應以補腎除濕。
六戊年,火運過旺,熱邪盛行,熱病產生,肺金受邪,治療應以降火補肺。
六癸年,火運不足,水氣過盛,反見寒冷化生,寒邪流行,治療應以補心逐寒。
六庚年,金運過旺,燥邪流行,燥病產生,肝木受邪,治療應以清燥補肝。
六乙年,金運不及則火氣乘旺,反見熱化,熱病乃行,治當清肺以降火。六壬年,木運太過則風氣大行,風病乃生,脾土受邪,治當平木以補脾。六丁年,木運不及則金氣乘旺,反見燥化,燥病乃行,治當補肝以清燥,此客運之治化也。太陽寒水,治宜辛熱,陽明燥金,治宜苦溫;少陽相火,治宜鹹寒;太陰濕土,治宜苦熱;少陰君火,治宜鹹寒;厥陰風木,治宜辛涼,此六氣之治法也。然運氣之所以有變者,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白話文:
六乙年,金運不足,火氣旺盛,就會出現熱病,治療時應清肺降火。六壬年,木運過旺,風氣盛行,就會出現風病,脾土受到邪氣侵襲,治療時應平木補脾。六丁年,木運不足,金氣旺盛,就會出現燥病,治療時應補肝清燥,這些都是客運所導致的疾病和治療方法。
太陽寒水,應治療辛熱;陽明燥金,應治療苦溫;少陽相火,應治療鹹寒;太陰濕土,應治療苦熱;少陰君火,應治療鹹寒;厥陰風木,應治療辛涼,這些就是對應六氣的治療方法。但是運氣變化無常的原因在於,氣相得益彰則和諧,不相容則生病。
又有相得而病者,以下臨上,不當位也。五行相生者必相得,相剋者為不相得。上臨下為順,下臨上為逆。司天克運則順,運克司天則逆。氣克運則順,運克氣則逆。運氣相同曰天符,天氣生運曰順化,天氣克運曰天刑,運生天氣曰小逆,運克天氣曰不和,運臨本氣之位曰歲會天符,歲會相合曰太乙天符,運與四孟月相同曰支德符,運與交司日相合,曰干德符。太過之運加地氣,曰同天符。
白話文:
另一方面,有的病症是相得而生的,例如下位的五行加於上位,因為上下位置不恰當。五行能相生,則必定相得。相反,能相剋的,則不相得。上位臨於下位就是順,下位臨於上位就是逆。司天的運勢能剋制其相對應的運勢,就是順,反之則是逆。氣候能剋制運勢,就是順,反之則是逆。運氣勢相同時叫做天符,天氣能生運勢叫做順化,天氣能克運勢叫做天刑,運勢能生天氣叫做小逆,運勢能克天氣叫做不和,運勢臨到本氣所在的位置叫做歲會天符,歲會相合叫做太乙天符,運勢與四季相同叫做支德符,運勢與交司日相合叫做幹德符。如果運勢過旺,再加惠地氣,叫做同天符。
不及之運加地氣,曰同歲會。大要陽年先天時化,則己強而以氣勝實,故不勝者受邪。陰年後天時化,則己弱而以氣休衰,故勝已者未克。被克之後,必待時而復也。行復於所勝,則己不可前,故待得時,則子當旺,然後子為母復仇也。《經》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白話文:
如果運氣不足時加上地氣,就稱為同歲會。大致上,在陽年時,先天之氣盛,自己強壯,以氣勝實,所以不勝者受到邪氣的侵害。在陰年時,後天之氣盛,自己衰弱,以氣休衰,所以能勝過自己的人也無法制服自己。被剋制之後,必定等到時機才能復仇。如果在被剋制後又遇到剋制自己的五行,那麼自己就無法前進了,所以要等到時機到了,子旺盛的時候,子才能為母復仇。《經典》說:過度剛強就會受到傷害,順承才能控制,控制才能生化,外列盛衰,受到傷害就會敗壞混亂,生化就會導致大病。
又曰: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又曰:出入廢,則神機滅絕;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四有長守,反之則災害至矣。雖然順逆災害,盡皆天之氣運所為也。
白話文:
又說:如果人體內正氣旺盛,就能抵禦外邪的侵襲;如果正氣不足,外邪就會乘虛而入。懂得順應自然,知道如何迎合和順應,就能與正氣和諧相處。又說:呼吸停止,則生命力消失;氣血運行停止,則正氣孤立無援。因此,沒有呼吸,就不能生長、壯老、衰退;沒有升降,就不能生長、化育、收藏。因此,升降出入,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如果違背了這些規律,就會導致疾病和災難。儘管順境與逆境、災難都是由天地的運行規律所決定的,但如果人能夠順應自然,就可以避免疾病和災難的發生。
地在人之下,大氣舉之也。天六動而不息,地五靜而有守。推之歷日,依前交氣,常為與歲之主氣。又曰:地氣若司天在泉,左右間輪行而君主氣之上者,曰天氣客氣也。客氣乃行歲中天命主氣,主奉客氣之天而已。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二者有勝而無復已。《經》曰:先主其年,以明其氣。
白話文:
地球在人的下方,而大氣則將其舉起。天上六氣不斷運行,而地上的五行為主導。參照日曆,根據前面的交氣推斷,通常它們與歲的物候是相應的。又說:地氣就像是上天安排的泉水,左右交替運行,並控制著天氣和客氣。客氣指的是歲年中天命主氣,它主要就是負責奉承客氣之天罷了。客氣強大則從之,主氣強大則違背之,二者之間有盛衰交替,沒有固定的模式。《經書》上說:要提前掌握年歲的主氣,才能弄清其氣候。
每年先主運氣,審其太過不及,然後以地之主氣為本,天之客氣加臨上為標,以求六化之變,如氣之勝也。微者隨之,甚者制之,氣之湧也。和者平之,暴者奪之,皆隨勝氣,安其屈狀,以平為期。抑考褚氏有曰:大堯作甲子,隸首作數志,歲月日對遠近,故以當年為甲子歲,冬至為甲子月,朔為甲子日,夜半為甲子時。積一十百千萬六,有條而不紊,皆人所為也。
白話文:
每年首先觀察主運氣,考察其是否過強或不足,然後以當地的主氣為基礎,以天上的客氣加臨作為參考,來分析六種變化,就像氣勢強盛的時候。稍微強盛的隨之而行,非常強盛的就剋制它,氣勢湧動的時候。和順的平息它,暴烈就奪去它,都順著強勢的氣,安撫弱勢的氣,以平和為目標。另考褚氏說:「大堯作甲子,隸首作數志,歲月日對遠近,故以當年為甲子歲,冬至為甲子月,朔為甲子日,夜半為甲子時。」累積了一萬六千零八十,有條理而不混亂,都是人所為。
人嬰異氣,疾難預擬,吾未見其是也,籲此一偏之見也。不知天時,非凡夫所可度。人身資大化,以生明堂。詩曰: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宮寄,胞絡同歸入癸方。又云,肺寅大卯胃辰經,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白話文:
小孩子的體質和成年人不同,他們的疾病很難預料,我並不認同這種片面的說法。不知道天時,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揣摩的。人的身體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來生長,就像詩歌中所說的: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也在壬宮寄居,胞絡也歸屬於癸方。其他經絡又說:肺寅大卯胃辰經,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
觀此二詩,則天地人身無時不相流通,故一氣不合不能生化。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臟為陰,而其數奇,以應五運,蓋五行質具於地,而氣則行於天也;腑為陽,而其數偶,以應六氣,蓋六淫雖降於天,而勢必充於地也。子午為天地之中,正君火位焉,手少陰心、足少陰腎居之。
白話文:
檢視這兩首詩,可知天地與人身無時無刻都互相交流,所以一氣不和便不能生化。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運作對應,臟腑為陰,其數是奇數,以應對五運,五行之質具備於地,而氣則運行於天;腑為陽,其數是偶數,以對應六氣,六淫雖降於天,但勢必充於地。子午時分是天地之中,心與腎在時間的運行中互相聯繫。
辰戌為七政之魁,正寒水位焉,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居之。然火從水化,水從腎至,故少陰為臟位,與太陽隔,而氣相合為腑也。丑未為歸藏之標,本濕土位焉,足太陰脾、手太陰肺居之。卯酉為日月之道路,燥金位焉,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居之。然子隨母居,土旺金盛,故太陰為臟位、與陽明隔、而氣相合為府也。
白話文:
辰戌是七政中的首領,是正寒水位,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分佈於此。但火從水而生,水從腎中來,所以少陰是臟位,與太陽經相隔,而氣相合為腑。
醜未是歸藏的標誌,是本濕土位,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分佈於此。
卯酉是日月運行的道路,是燥金位,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分佈於此。但子隨母居,土旺金盛,所以太陰是臟位,與陽明經相隔,而氣相合為腑。
巳亥為天地之門戶,風木位焉,足厥陰肝、手厥陰心包絡居之。寅申握生化之始終,相火位焉,足少陽膽、手少陽三焦居之。然相火寄與肝腎,膽者肝之府,心包絡者腎之配,故厥陰為藏位,與少陽隔、而氣相合為腑也。南北三陽司天,則皆寸不應;三陰在泉,則皆尺不應;地政三陽司天,則皆尺不應;三陰在泉,則皆寸不應,寸不應者皆為沉脈也。由此觀之,經絡臟腑,脈病藥治,無非運氣之所為也。
白話文:
巳亥是天地之間的門戶,位於風木的位置,足厥陰肝經和手厥陰心包絡經經過此處。寅申是生化力量的起始與終結,位於相火的位置,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經過此處。然而,相火寄託於肝腎,膽是肝的儲藏場所,心包絡是腎的配偶,所以厥陰是臟的位置,與少陽隔開,但氣融合在一起成為腑。南北三陽司天,則所有的寸脈都不應該出現;三陰在地泉,則所有的尺脈都不應該出現;地政三陽司天,則所有的尺脈都不應該出現;三陰在地泉,則所有的寸脈都不應該出現,寸脈沒有出現的是沉脈。由此觀察,經絡臟腑、脈病和藥物治療,無不都是運氣的作用。
非只一歲也,雖一時一刻之短,而必行之氣莫不存;非特一物也,雖一毫一芒之細,而五行之化莫不載。上達於天,則有五星倍減之應;下推於地,則有草木蟲肓之驗。奈何俗醫,不知醫之源者,全然不識運氣為何物,不知醫之變方,又泥時執鈴方以害人。要之,有在天之運氣,有在人之運氣。
白話文:
不僅僅是一年,即使是一時一刻那麼短的時間,運行之氣也沒有不存續的;不僅僅是一種事物,即使是一絲一毫那麼微小的東西,五行之化也沒有不包容的。往上達到天,就有五星增加或減少的對應;往下推到地,就有草木蟲果的驗證。然而庸醫,不知道醫術的源頭,完全不認識運行之氣是什麼東西,不知道醫術的變化方,又拘泥於固定的藥方來殘害人。總之,有在天上的運行之氣,有在人體裡的運行之氣。
天時勝,則舍人之病,而從天之時;人病勝,則舍天之時,而從人之病。張子曰: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只向其年求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扁鵲曰: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未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雨淫腹疾。《經》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不可以為工,學者合而觀之,更精於脈症,乃自得之。
噫!儒之道,博約而已矣;醫之道,運氣而已矣,學者可不由此入門而求其蘊奧耶。
[另方]
白話文:
如果天氣的變化影響比較大的時候,那麼醫生的治療應根據天氣變化調整,忽略人體的病理狀況;如果人體的病理狀況影響比較大的時候,那麼醫生的治療應依照人體的病理狀況,忽略天氣的變化。張仲景說,如果是當年的氣候所造成的病,就研究當年的氣候;如果不是當年的氣候所造成的病,就要找出是哪一年的氣候的,然後對照該年的治療方法,並努力研究,就能瞭解至真的醫理。扁鵲說,陰邪充盛、寒氣侵入,會造成寒性的疾病;陽邪充盛、熱氣侵入,會造成熱性的疾病;風邪充盛、風氣侵入,會造成風氣的疾病;晦邪充盛、濕氣侵入,容易致生惑亂性的疾病(例如被鬼附身);明邪充盛、暑氣侵入,容易致生心性的疾病;雨邪充盛、濕氣侵入,容易致生腹部的疾病。《內經》說,醫生的治療應先研究每年的氣候,不要與自然和氣相違背。又說,不瞭解人體每年的長幼和氣血的盛衰,就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醫生。學者應把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結合起來觀察,更加精通脈象和症狀,就會得到真知。
滋水益元湯,白芍藥,當歸,生地,熟地,丹皮,茯苓,五味子
白話文:
滋水益元湯 的成份有:白芍藥、當歸、生地、熟地、丹皮、茯苓、五味子。
- 白芍藥: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平肝熄風的作用。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 生地:具有養陰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
- 熟地: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作用。
-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 五味子:具有補益精氣、斂肺止咳、固澀精氣的作用。
此方藥總計常常被用來治療陰虛血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狀。
逍遙散,黑山梔,生地,當歸,柴胡,茯神,甘草,牡丹皮
白話文:
逍遙散:
-
黑山梔: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
生地: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
當歸: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柴胡: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火的功效。
-
茯神: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
-
甘草: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牡丹皮:這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四逆湯,乾薑,白朮,甘草,肉桂或附子
白話文:
四逆湯:由乾薑、白朮、甘草、肉桂或附子組成的中藥湯劑。
乾薑:藥性溫熱,具有散寒發汗、溫中止瀉的作用。
白朮:藥性溫和,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甘草:藥性甘甜,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
肉桂或附子:這兩種藥材具有溫陽益腎、散寒止痛的功效。其中,肉桂溫和,附子辛熱,所以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藥材。
清暑益氣湯,黃耆(一錢),升麻(一錢),蒼朮(一錢,炒),當歸(五分),白朮(五分,炒),神麯(五分),乾葛(五分),門冬(五分,去心),五味子(七粒,搗),陳皮(五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澤瀉(三分),青皮(三分),黃柏(三分)
白話文:
清暑益氣湯
- 黃耆:一錢
- 升麻:一錢
- 蒼朮:一錢(炒過)
- 當歸:五分
- 白朮:五分(炒過)
- 神麯:五分
- 乾葛:五分
- 門冬:五分(去中心)
- 五味子:七粒(搗碎)
- 陳皮:五分
- 人參:五分
- 甘草:三分
- 澤瀉:三分
- 青皮:三分
- 黃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