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三 (26)
卷第三十三 (26)
1. 聤耳第十六
上件藥都研令細,用少許干貼,日三上用之。
《聖惠》又方
上以桑上毒蜂房炙黃,搗羅為散。空腹以溫酒調下半錢,大人服二錢。
《聖惠》又方
上以陳橘皮燒為灰,細研,取少許綿裹塞耳中。
《聖惠》又方
上取蟲食荊子中白粉,以麻油調。滴於耳中,日再易之。
《聖惠》又方
上研韭汁點之,日二、三度用之。
《聖惠》又方
上取鯗魚枕燒為灰,細研如粉。每用一字,內在耳中,日二上用之。
《聖惠》又方
上取狼牙草搗,羅為末,以輕疏生絹裹塞耳中。
《聖惠》又方
上以杏仁爛研為膏。以亂髮裹塞耳中,日三易之。
茅先生治小兒聤耳方。
蛀竹屑(一錢),白礬(煆、焙,半錢),坯子,麝香(各少許)
上為末。先將綿拭淨耳內膿,後將藥以鵝毛管吹藥入耳內,一日三次,五次用之即愈。
《嬰孺》治小兒聤耳方。
上以生地黃汁,綿纏杖頭染汁,摩耳中立瘥。
《嬰孺》又方
上以胡粉粉耳中良,亦可燒敷之。
《嬰孺》又方
上用雀血瀝耳中瘥。
《嬰孺》治小兒耳聾、聤耳膿血出。甘草膏,方
甘草,黃芩,黃連,芎藭,白芷,藁本,當歸(各三兩),附子(一兩)
上取豬脂四斤煎為膏,內藥煎三沸至白芷黃,去滓。用棗大塗耳,敷雞骨粉。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小兒聤耳,麝香散,方
蜘蛛(一個),坯子(半錢),真麝香(半字)
上同研,曬乾為末。每用一鑷頭許,以鵝毛管吹入耳中即干。
錢乙附方治小兒膿耳。
白礬(火飛),坯子胭脂(染胭脂也。各一錢),麝香(一字)
上同研勻。每用少許,先用綿裹杖子展淨,摻之。
張渙,紅藍散方,治聤耳病不瘥。
紅藍花(洗、焙乾),黃柏(銼。各一兩),烏魚骨,黃芩(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雄黃(水磨細研,半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都研勻細。以綿纏搵藥,塞耳中,日再換。
《惠眼觀證》,麝肝散,治聤耳方。
麝香(少許研),豬肝(一小片燒存性,三指大),白礬(飛過,半錢)
上三味同研令細,先用綿拭乾後摻之。
《惠眼觀證》,硼砂散,治風熱上攻耳聾,或因聤耳,干後塞卻,即可用之。
硼砂,硇砂,馬牙硝,白礬
上等分,銚子內炒過,細研,入輕粉重研勻。臨臥以鵝翎管子吹一字以上入耳。如此三交,當以烏犀膏服之。(方未見。)
《莊氏家傳》治膿耳方。
上用大蛤蛹,以草火燒為灰,研細。先滴生油一點在耳內,乾摻少許。
《莊氏家傳》又方
竹蚛糞(半錢),定粉(一字),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摻耳內便乾。
《莊氏家傳》治膿耳方。
青州棗(二個,炭火慢炒令焦),白礬(棗許大,火飛),輕粉(二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用綿纏乾摻耳內卻以綿塞之。
《吉氏家傳》,坯子散,治小兒聤耳方。
白話文:
聤耳第十六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末,取少量乾燥的藥粉敷貼在患處,一天使用三次。
《聖惠》另一個藥方:
取桑樹上的毒蜂窩,用火烤黃,搗碎篩成粉末。空腹時用溫酒調服半錢,大人服用二錢。
《聖惠》另一個藥方:
取陳皮燒成灰,仔細研磨,取少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
《聖惠》另一個藥方:
取被蟲蛀過的荊子中的白色粉末,用麻油調和。滴入耳中,一天更換兩次。
《聖惠》另一個藥方:
研磨韭菜汁點入耳中,一天使用兩三次。
《聖惠》另一個藥方:
取乾魚枕頭燒成灰,仔細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放入耳中,一天使用兩次。
《聖惠》另一個藥方:
取狼牙草搗爛,篩成末,用輕薄的生絲絹包裹塞入耳中。
《聖惠》另一個藥方:
將杏仁搗爛成膏狀。用亂髮包裹塞入耳中,一天更換三次。
茅先生治療小兒聤耳的藥方:
蛀竹屑(一錢)、煅燒過的白礬(半錢)、坯子、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先用棉花擦拭乾淨耳內的膿液,然後用鵝毛管將藥粉吹入耳內,一天三次,五次即可痊癒。
《嬰孺》治療小兒聤耳的藥方:
用生地黃汁,用棉花纏繞在杖頭上沾取藥汁,塗抹耳內,馬上見效。
《嬰孺》另一個藥方:
用胡粉塗抹耳中有效,也可以燒成灰敷在患處。
《嬰孺》另一個藥方:
用麻雀血滴入耳中可以痊癒。
《嬰孺》治療小兒耳聾、聤耳流膿血的甘草膏藥方:
甘草、黃芩、黃連、川芎、白芷、藁本、當歸(各三兩)、附子(一兩)。
取豬油四斤熬成膏狀,放入上述藥材煎煮三次沸騰,直到白芷變黃,去除藥渣。每次用棗子大小的膏藥塗抹耳朵,再敷上雞骨粉。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療小兒聤耳的麝香散藥方:
蜘蛛(一隻)、坯子(半錢)、真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曬乾成末。每次取少量,用鵝毛管吹入耳中即可乾燥。
錢乙附方治療小兒膿耳:
煅燒過的白礬、用胭脂染過的坯子(各一錢)、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先用棉花裹在杖子上擦拭乾淨,然後撒上藥粉。
張渙的紅藍散藥方,治療聤耳久治不癒:
紅藍花(洗淨、烘乾)、黃柏(切碎。各一兩)、烏魚骨、黃芩(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細末,然後加入:雄黃(水磨細研,半兩)、麝香(少量,細研)。
將上述藥材都研磨均勻。用棉花沾取藥粉,塞入耳中,一天更換兩次。
《惠眼觀證》的麝肝散藥方,治療聤耳:
麝香(少量研磨)、豬肝(一小片燒至炭化,約三指大)、煅燒過的白礬(半錢)。
將以上三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先用棉花擦乾患處,然後撒上藥粉。
《惠眼觀證》的硼砂散藥方,治療風熱上攻導致耳聾,或因聤耳乾燥阻塞,都可以使用:
硼砂、硇砂、馬牙硝、白礬。
將以上藥材等分,在鍋中炒過,仔細研磨,加入輕粉再次研磨均勻。睡前用鵝毛管吹入少量藥粉到耳中。這樣重複三次,應該搭配服用烏犀膏。(藥方未記載。)
《莊氏家傳》治療膿耳的藥方:
用大蛤蟆的蛹,用草火燒成灰,研磨成細末。先在耳內滴一點生油,然後撒入少量藥粉。
《莊氏家傳》另一個藥方:
竹蟲糞便(半錢)、定粉(少量)、麝香(少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撒入耳內即可乾燥。
《莊氏家傳》治療膿耳的藥方:
青州棗(兩個,用炭火慢炒至焦)、煅燒過的白礬(棗子大小)、輕粉(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用棉花纏繞乾燥後撒入耳內,再用棉花塞住。
《吉氏家傳》的坯子散,治療小兒聤耳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