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三 (2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三 (22)

1. 耳聾第十一

《聖惠》治小兒耳聾不瘥方。

甜葶藶,杏仁(湯浸去皮),鹽(各等分)

上件藥研如膏,以少許豬脂和合,煎令稠。以綿裹如蕤核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聖惠》又方

松脂,菖蒲(末),烏油麻(各半兩)

上件藥相和搗熟,綿裹如一紅豆大塞耳中,日一易之。

《聖惠》又方

菖蒲(末,一分),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如泥)

上相和,研令乳入。每用少許,綿裹內於耳中,日一易之。

《聖惠》又方

上取蔥白,於煻灰中煨令熟。以蔥白頭內耳中,日一易之。

《聖惠》又方

蓖麻子(十枚,去皮),棗肉(七枚)

上件藥同搗如膏。每取蕤核大,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之。

《聖惠》又方

上搗芥子令爛,以入乳和。綿裹少許塞耳中,日一易之。

張渙,通鳴散方,治耳聾病。

菖蒲(一寸,九節者),遠志(去心。各一兩),柴胡(去苗),麥門冬(去心),防風(各半兩),細辛,甜葶藶(各一分)

以上搗羅,併為細末,次入:磁石(一分,搗碎,水淘去赤汁,研),杏仁(二七粒,湯浸,去皮尖,研)

上件都研勻。每服半錢,煎蔥白湯調下,日二服。量兒大小加減,乳食後。

長沙醫者鄭愈傳,治沉耳,麝香散,方

麝香(少許),白礬(一錢,火煆),五倍子(二錢)

上件為末,紙捻子點入耳中少許。

白話文:

《聖惠方》治療小兒耳聾沒有好轉的藥方:

甜葶藶、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鹽,各取等量。將這些藥材研磨成膏狀,加入少量豬油混合,用小火熬煮到濃稠。用棉花包裏成棗核大小,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聖惠方》又一個藥方:

松脂、菖蒲(磨成粉末)、黑芝麻(各半兩),將這些藥材混合搗爛,用棉花包裹成紅豆大小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聖惠方》又一個藥方:

菖蒲(磨成粉末,一份)、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研磨成泥狀),將這些藥材混合,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聖惠方》又一個藥方:

取蔥的白色部分,在熱灰中煨熟。把蔥白的頭部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聖惠方》又一個藥方:

蓖麻子(十顆,去皮)、棗肉(七個),將這些藥材一起搗成膏狀。每次取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少量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聖惠方》又一個藥方:

將芥菜籽搗爛,加入乳汁混合。用棉花包裹少量塞入耳朵中,每天更換一次。

張渙的通鳴散藥方,治療耳聾疾病:

菖蒲(取九節的一寸長)、遠志(去除中心的芯。各一兩)、柴胡(去除苗)、麥門冬(去除中心的芯)、防風(各半兩)、細辛、甜葶藶(各一分)。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做成細粉,接著加入:磁石(一分,搗碎後用水淘洗去紅色汁液,再研磨成粉)、杏仁(十四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研磨成粉),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蔥白煮的湯調服,每日兩次。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用量,在餵奶或吃飯後服用。

長沙醫生鄭愈傳授的治療耳聾的麝香散藥方:

麝香(少量)、白礬(一錢,用火燒過)、五倍子(二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紙捻子蘸取少量放入耳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