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6)
卷第三十 (6)
1. 大便血第四
上同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腹痛煎艾湯調下。
《孔氏家傳》治小兒大腸有血,上後有血如痢疾相似,但不拘十歲以上皆神效散方。
芍藥,地榆,甘草(炙),陳橘皮,黃連,乾葛(以上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陳米飲調下,日進三服。
《孔氏家傳》治小兒便鮮血,槐花散方
黃耆(一兩),當歸,槐花,白朮,人參,芍藥(各三分)
上為末。米飲下一錢,小兒半錢。
《吉氏家傳》治瀉血不定,是脾胃氣冷,大腸風毒,宜服此方。
沒石子(一個大者),肉豆蔻(一個),茶末(一錢),桑根白皮(二錢,炙)
上件末,不計時候,以水如茶點一錢灌服立瘥。
《朱氏家傳》小兒熱氣攻大腸,其病瀉血,臟腑疼痛,漸如茶色難治。此病是傷寒出汗不盡,或因瘡子出不足,令熱氣行於大腸,所以瀉血。如活,先解汗,後下氣。攻大腸散方
鬱金(一兩),乾薑(半兩),大腹皮(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半錢,陳米飲下。
白話文:
《大便血第四》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如果腹痛,用艾草煎湯調服。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大腸出血,大便後有血如同痢疾,但無論十歲以上都有效的散劑配方。
芍藥、地榆、炙甘草、陳皮、黃連、葛根(以上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陳米湯調服,一天服用三次。
《孔氏家傳》治療小兒大便出血(鮮血),槐花散配方。
黃耆(一兩)、當歸、槐花、白朮、人參、芍藥(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成人每次一錢,小兒減半。
《吉氏家傳》治療腹瀉出血不定,是因脾胃虛寒,大腸有風毒,適合服用此方。
沒石子(一個大的)、肉豆蔻(一個)、茶末(一錢)、桑根白皮(二錢,炙)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不拘時間,用水像喝茶一樣沖服一錢,即可見效。
《朱氏家傳》小兒因熱邪侵襲大腸,病症為腹瀉出血,內臟疼痛,出血顏色逐漸變為茶色,難以治療。此病是因為傷寒發汗不徹底,或因瘡疹未發透,導致熱邪侵入大腸,所以引起腹瀉出血。若要治療,應先發汗,後調氣。攻大腸散配方。
鬱金(一兩)、乾薑(半兩)、大腹皮(一兩半)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陳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