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2)

1. 吐血第一

《嬰孺》治少小咳逆,甚者血出鼻衄。豚肺散方

上以豚肺,好酒浸一宿,平旦取,炙乾為末。一服一撮飲下。

《嬰孺》治小兒熱病,鼻衄或唾血。升麻湯方

升麻(八分),淡竹青皮,羚羊角(各五分),生地黃(七分),甘草(四分),芍藥(六分)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一歲兒為三服。

《嬰孺》治小兒汁出如漿,衄血、吐血、小便出血,垂死者方。

都梁香,乾地(各二兩),紫菀,桂心,人參,青竹葉,蓯蓉(各一兩)

上為末。酒服方寸匕,日進三服,夜一服,可至二匕。

張渙治小兒內有邪熱,血流散妄行,若氣逆即血隨氣上,或口中吐血,鼻中衄血。紫參散方

紫參,生乾地黃,山梔子(各一兩),刺薊,亂髮(各燒灰,一分)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蒲黃,伏龍肝(各細研。一分)

上件都拌勻。每服半錢至一錢,煎竹茹湯調下。

張銳《雞峰方》治吐血。

上用伏龍肝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張銳《雞峰方》治吐血衄血。

上用白茅花,每服秤一錢,水一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張銳《雞峰》又方

上用新綿燒灰,研細。每服一錢,旋入少粗香,溫酒調下,米飲亦可。

《王氏手集》,青金散,治肺嗽,喘息有音及熱搏上焦,血溢妄行,咳唾血出,咽嗌疼痛,煩渴、嘔吐,寒熱休歇,減食羸瘦方。

白芨,青黛(研。各半兩)

上同研勻。每服半錢或一錢,糯米飲調下。

白話文:

《嬰孺》治療幼兒咳嗽氣逆,嚴重時會流鼻血的狀況。豬肺散的配方:

用豬肺,浸泡在好酒中一晚,隔天早上取出,烤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用酒送服。

《嬰孺》治療小兒發熱病,出現流鼻血或吐血的狀況。升麻湯的配方:

升麻(八分),淡竹青皮,羚羊角(各五分),生地黃(七分),甘草(四分),芍藥(六分)。將以上藥材加三升水煮成一升。一歲的嬰兒分三次服用。

《嬰孺》治療小兒身體滲出如漿液,流鼻血、吐血、小便出血,病危的狀況。

都梁香,乾地黃(各二兩),紫菀,桂心,人參,青竹葉,蓯蓉(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匙,一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可以加量至兩小匙。

張渙治療小兒體內有邪熱,血液亂竄,如果氣逆就會使血隨氣上湧,導致口中吐血,鼻中流血。紫參散的配方:

紫參,生地黃,山梔子(各一兩),刺薊,亂髮(各燒成灰,一分)。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接著加入:蒲黃,伏龍肝(各磨成細粉,一分)。將所有藥材攪拌均勻。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用竹茹湯送服。

張銳《雞峰方》治療吐血:

用伏龍肝末。每次服用二錢,加一碗水一同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張銳《雞峰方》治療吐血和流鼻血:

用白茅花。每次稱取一錢,加一碗水一同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張銳《雞峰》又一配方:

用新棉花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粗香,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米湯送服。

《王氏手集》青金散,治療肺部咳嗽,呼吸有聲響,以及熱邪侵擾上焦,血液亂竄,咳嗽吐血,咽喉疼痛,煩渴、嘔吐,寒熱交替,食慾減退,身體消瘦。

白芨,青黛(研磨成粉末。各半兩)。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糯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