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五 (19)
卷第二十五 (19)
1. 脊疳第六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蝸牛肉研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增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脊疳,四肢瘦弱,腹脹壯熱,頭髮干疏,時煩渴,脊骨如鋸。青黛丸方
青黛,硃砂(各細研),夜明砂(微炒),定粉(各一分),蟾酥(研入),熊膽(細研),羚羊角(屑),犀角(屑。各半分),黃連(半兩,去須),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以粥飲下二丸。
《聖惠》治小兒脊疳,蟲攻背膂,漸漸骨高、瘦弱。化疳丸方
膩粉(研入),胡粉,胡黃連,雷丸,鶴蝨,蜣螂(去翅足,微炒),地龍(微炒。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用竹筒內盛,於炊飯處蒸飯熟為度,用熊膽汁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清粥飲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脊疳,下痢羸瘦。白礬丸方
白礬(灰,三錢),田父(三分,燒灰),蛇蛻皮(一條,炒令焦黃),青黛,硃砂,蘆薈(各細研),鶴蝨,莨菪子(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炒黑色。各一分),麝香(一錢,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以燒飯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兒以粥飲下二丸。
《聖惠》治小兒脊疳,體熱瘦悴,心煩多渴,不欲乳食。青黛丸方
青黛,蘆薈,硃砂(各細研),鶴蝨,熊膽(研入。各一分),胡黃連(半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用溫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朱氏家傳》治小兒脊疳,瀉血不止方。
定粉,好棗(十個,搗碎),頭髮(少許,剪碎)
上件為團磚襯,火煅通赤,細研,米飲下半錢。
《莊氏家傳》治小兒久下血不止,謂之歷脊疳方。
上用穿山甲,米醋浸,炙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食後服。
白話文:
脊疳第六
第一個藥方: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蝸牛肉磨成泥混合藥末,搓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粥湯送服五顆,一天三次。根據小孩的年紀大小調整藥量。
《聖惠》青黛丸 (治療小兒脊疳,四肢瘦弱,腹脹發熱,頭髮乾枯稀疏,時常煩躁口渴,脊骨像鋸齒狀)
將青黛、硃砂(皆磨成細末)、夜明砂(稍微炒過)、定粉(各一份)、蟾酥(磨入)、熊膽(磨成細末)、羚羊角屑、犀角屑(各半份)、黃連(半兩,去除鬚根)、麝香(一錢,磨成細末)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軟飯混合藥末,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歲小孩用粥湯送服兩顆。
《聖惠》化疳丸 (治療小兒脊疳,蟲子侵蝕背部,漸漸骨骼突出、瘦弱)
將膩粉(磨入)、胡粉、胡黃連、雷丸、鶴蝨、蜣螂(去除翅膀和腳,稍微炒過)、地龍(稍微炒過,各一份)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雞蛋清混合藥末,裝入竹筒內,放在蒸飯的地方一起蒸熟,再用熊膽汁混合藥末,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清粥湯送服三顆,一天三次。根據小孩的年紀大小自行調整藥量。
《聖惠》白礬丸 (治療小兒脊疳,腹瀉導致消瘦)
將白礬(燒成灰,三錢)、田父(三分,燒成灰)、蛇蛻皮(一條,炒至焦黃)、青黛、硃砂、蘆薈(皆磨成細末)、鶴蝨、莨菪子(用水淘洗去除浮起來的雜質,用水煮至發芽,炒至黑色,各一份)、麝香(一錢,磨成細末)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燒熟的米飯混合藥末,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歲小孩用粥湯送服兩顆。
《聖惠》青黛丸 (治療小兒脊疳,身體發熱消瘦,心煩口渴,不喜歡吃奶)
將青黛、蘆薈、硃砂(皆磨成細末)、鶴蝨、熊膽(磨入,各一份)、胡黃連(半兩)、麝香(一分,磨成細末)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藥末,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水送服三顆,一天三次。根據小孩的年紀大小調整藥量。
《朱氏家傳》 治療小兒脊疳,腹瀉出血不止
將定粉、好的紅棗(十個,搗碎)、頭髮(少許,剪碎)
將上述藥材混合後,做成團狀,用磚塊襯托,用火燒至通紅,再磨成細末,用米湯送服半錢。
《莊氏家傳》 治療小兒長期腹瀉出血不止,稱為歷脊疳
用穿山甲,用米醋浸泡,烤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