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七 (1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七 (16)

1. 瘧疾第九

《外臺》:《甲乙經》灸法:譩譆在肩膊內廉,俠第六椎下兩傍各三寸,以手按之痛病者,言譩譆。足太陽脈氣所發,灸五壯。主液疱攣暴,脈急引脅而痛,內引心肺。從項至脊以下至十二椎應手,灸之立已。熱病汗不出,肩背寒熱痓互引,身熱咳逆,上氣虛喘,喘逆鼽衄,肩甲內廉痛,不可俯仰,眇季脅引少腹而脹痛。小兒食晦,頭痛引頤㾬瘧風。

《嬰童寶鑑》灸法:小兒瘧子灸大指、次指外。

白話文:

《外臺》引用《甲乙經》的灸法:在肩胛骨內緣,靠近第六胸椎下方兩側各三寸的地方,用手按壓會感到疼痛的地方,稱為「譩譆」。這是足太陽經的氣所發出的部位,灸五壯。主要治療因體液停滯導致的肌肉痙攣、脈搏急促並牽引脅肋疼痛,甚至內引心肺的症狀。從頸部到脊椎以下,直到第十二胸椎,按壓應手之處,灸之可立即見效。還可治療熱病不出汗、肩背寒熱交替、肌肉痙攣、身體發熱伴隨咳嗽、呼吸困難、喘息、打噴嚏流鼻血、肩胛骨內緣疼痛、無法俯仰、肋骨下方牽引至小腹的脹痛。還可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頭痛牽引下巴、瘧疾等症狀。

《嬰童寶鑑》的灸法:小兒瘧疾,可灸大拇指和食指的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