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十七 (6)
卷第十七 (6)
1. 寒熱往來第二
上件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水一盞,入蔥白二寸,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人參前胡散
人參(去蘆頭),前胡,柴胡(去苗。各一兩),桔梗,地骨皮,甘草(炙),半夏(湯洗七遍,焙乾。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小盞,入生薑二片,煎至半盞,去滓,放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又方,芍藥湯
赤芍藥(一兩),黃芩,當歸(銼,焙乾),柴胡(各半兩),肉桂,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莊氏家傳》療少小卒寒熱不佳,不能服藥。李葉浴兒方
上用李葉不拘多少煮湯。(又白芷;又苦參。)
《王氏手集》,柴胡人參湯,治小兒脾熱生風,往來寒熱。
柴胡,人參,芍藥,茯苓,甘草(炙)
上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煎至四分,溫服。
白話文:
第一個方子: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兩寸長的蔥白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溫服。用量可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增減。
張渙的另一個方子,人參前胡散:
人參(去除蘆頭)、前胡、柴胡(去除苗,各一兩),桔梗、地骨皮、甘草(炙)、半夏(用熱水洗七次,烘乾,各半兩)。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用小半杯水,加入兩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放溫服用。用量可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增減。
張渙的又一個方子,芍藥湯:
赤芍藥(一兩)、黃芩、當歸(切碎,烘乾)、柴胡(各半兩)、肉桂、甘草(炙,各一分)。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約八分之一小杯水,加入兩片生薑、一顆紅棗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溫服。用量可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增減。
《莊氏家傳》治療幼兒突然發冷發熱,身體不適,無法服藥的方子,用李葉給孩子洗澡:
用李樹葉不限量煮水來洗澡。(另外也可以用白芷;或者苦參。)
《王氏手集》的柴胡人參湯,治療小兒脾胃有熱而生風,出現時冷時熱的情況:
柴胡、人參、芍藥、茯苓、甘草(炙)。將上述藥材等量混合。每次服用二錢,用一小杯水,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