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六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26)

1. 寒嗽第九

人參(去蘆頭),細辛(去苗),陳橘皮(各二兩),丁香,半夏(湯浸七次,切,焙),厚朴(去粗皮。各四兩)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打麵糊和丸如麻子大。三歲兒服二十丸。生薑湯下,食後服。量兒大小加減。

《嬰孺》治少小肺冷嗽,呼吸多要得於寒者。紫菀丸方

紫菀(三分),礬石(燒),桂心(各二分)

上為末,雞子黃和丸小豆大。乳送三丸,大人七丸,日三。常用良。

《嬰孺》治小兒風冷入肺。嗽,日夜不息。晝或小瘥,至夜即甚,食飲不下。五味湯方

五味子,甘草(炙),當歸,人參,麻黃(去節),紫菀,桂心,款冬花(各三分),細辛,地黃(各一分),棗(二十枚,劈)

上水三升,先煮麻黃去沫,下藥煮一升。一服二合,小兒一合。

錢乙百部丸,治小兒肺寒、壅嗽微喘。

百部(焙乾,秤),麻黃(去節,先作末。各三分),杏仁(四十粒,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研入藥)

上拌和勻,熟蜜為丸皂子大。溫水化下三、二丸,無時,日三、四。此本方也。仲陽加松子仁五十個,糖丸之,含化大妙。

張渙,木香半夏丹,治小兒胃寒,咳嗽。

木香,半夏(湯浸七次,焙乾),肉豆蔻(各一兩),藿香葉,丁香,白朮(炮。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取生薑自然汁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人參湯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惠眼觀證》,皂莢丸,治小兒冷嗽。

皂莢(不蚛者,炙),肉桂(去皮),白姜(炮)

上等分為末,煉蜜為丸如○此大。每服五丸,大小加減,熟水吞下。

《王氏手集》,紫蘇杏仁散,治小兒感寒,肺氣壅滯,壯熱咳嗽,鼻塞清涕,語聲不出,胸膈膨脹,痰實嘔逆,咽嗌疼痛,煩渴喘急。

紫蘇(炙),杏仁(各炒),甘草(炙),麻黃(去節。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六分,煎至三分,去滓。食後溫服。

《王氏手集》,潤肺膏丸,治小兒寒壅咳嗽。

水蓼,桑鈄,覆盆子,枸杞子(各半兩),皂兒(炮),杜茴香,生薑,甘草(各一兩),京三稜(炮),胡桃(十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一兩作八十丸,細嚼,溫熟水下。兒小白湯化下。

《王氏手集》,五味子膏,調勻小兒肺胃,止咳嗽嘔逆,中寒喘滿,可思乳食。

五味子,人參,白朮,官桂,乾薑

上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一兩作八十丸。每服一丸,沸湯化下,日三、四服。

《吉氏家傳》治小兒一切寒嗽。

川烏(大者,炮,去皮尖)

上為細末,用生薑自然汁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七丸或十丸,大人亦可服。熟水下,硃砂為衣。

白話文:

寒嗽第九

人參細辛陳皮丸

將人參(去除蘆頭)、細辛(去除莖苗)、陳皮(各二兩)、丁香、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後切片,烘乾)、厚朴(去除粗皮。各四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攪拌麵粉做成麵糊,再將麵糊搓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三歲小孩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飯後服用。可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量增減。

紫菀丸

本方出自《嬰孺方》,用於治療年幼兒童肺部受寒引起的咳嗽,呼吸急促且怕冷的症狀。使用紫菀(三分)、礬石(燒過)、桂心(各二分)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雞蛋黃混合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嬰兒用乳汁送服三丸,成人服用七丸,每日三次。長期服用效果良好。

五味湯

本方出自《嬰孺方》,用於治療小兒因風寒侵入肺部引起的咳嗽,咳嗽晝夜不停,白天稍微減輕,但到晚上就加重,導致食慾不振。使用五味子、甘草(炙過)、當歸、人參、麻黃(去除節)、紫菀、桂心、款冬花(各三分)、細辛、地黃(各一分),以及紅棗(二十枚,剖開)以上藥材,加水三升,先煮麻黃,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同煮至一升。每次服用二合,小兒服用一合。

錢乙百部丸

本方用於治療小兒肺部受寒,咳嗽壅塞,輕微喘氣。使用百部(烘乾,稱重)、麻黃(去除節,先磨成粉。各三分)、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稍微炒過,煮沸三、五次後,研磨加入藥中)。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用熟蜜製成如皂莢子大小的藥丸。用溫水化開服用二至三丸,不限時間,每日三至四次。這是原方。仲陽在此基礎上加入松子仁五十個,用糖製成藥丸,含化服用,效果更佳。

張渙木香半夏丹

本方用於治療小兒胃部受寒引起的咳嗽。使用木香、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肉豆蔻(各一兩)、藿香葉、丁香、白朮(炮製過。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生薑自然汁混合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煎過的人參湯送服。可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量增減。

皂莢丸

本方出自《惠眼觀證》,用於治療小兒因受寒引起的咳嗽。使用皂莢(不被蟲蛀的,炙過)、肉桂(去皮)、乾薑(炮製過)。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末,用煉蜜製成圓形藥丸。每次服用五丸,可根據小孩年齡大小酌量增減,用溫開水送服。

紫蘇杏仁散

本方出自《王氏手集》,用於治療小兒因感冒受寒,導致肺氣壅滯,出現高熱咳嗽,鼻塞流清涕,聲音嘶啞,胸悶腹脹,痰多嘔吐,咽喉疼痛,煩渴氣喘等症狀。使用紫蘇(炙過)、杏仁(炒過)、甘草(炙過)、麻黃(去除節。各等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加水六分,煎至三分,去除藥渣。飯後溫服。

潤肺膏丸

本方出自《王氏手集》,用於治療小兒因寒氣壅塞引起的咳嗽。使用水蓼、桑鈄、覆盆子、枸杞子(各半兩),皂角(炮製過)、杜茴香、生薑、甘草(各一兩),京三稜(炮製過)、胡桃(十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藥丸,一兩做成八十丸。細嚼,用溫開水送服。嬰兒可將藥丸化在白開水中服用。

五味子膏

本方出自《王氏手集》,用於調理小兒肺胃功能,止咳止吐,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喘滿,並能增進食慾。使用五味子、人參、白朮、官桂、乾薑。將以上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藥丸,一兩做成八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沸水化開服用,每日三至四次。

吉氏家傳川烏丸

本方出自《吉氏家傳》,用於治療小兒因寒引起的各種咳嗽。使用川烏(選擇大的,炮製過,去除皮尖)。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薑自然汁製成如小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丸或十丸,成人也可服用。用溫開水送服,可加硃砂為藥丸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