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十五 (2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25)

1. 傷寒結胸第十

《活人書》仲景四逆湯,方見傷寒自汗門中。

《活人書》仲景承氣湯,方見傷寒發喘門中。

《活人書》,仲景小陷胸湯

半夏(湯洗、秤,二兩半),黃連(一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入栝蔞半枚,以水二盞,煎至九分,去滓溫服。未知再服,微利黃涎便安也。

《活人書》仲景小柴胡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

《活人書》,仲景大陷胸湯

大黃(一兩半,去皮,錦紋者,為末),芒硝(一兩),甘遂(一字,赤連珠者,細羅為末)

上以水三盞,先煮大黃至一盞,去滓,下芒硝,一沸,下甘遂末,溫服。得快利,止後服。

又方

桂枝,人參(各一兩),甘遂(半兩),大棗(三枚),栝蔞實(一枚,去皮,只用四分之一)

上銼。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胸中無堅物勿服之。

《活人書》,仲景枳實理中丸

枳實(十六片,麩炒),茯苓,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二兩)

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渴者加栝蔞二兩;下利者加牡蠣二兩,煅。

《活人書》仲景大陷胸丸,方見傷寒發渴門中。

《活人書》仲景小柴胡去棗加牡蠣湯,方見傷寒頭汗出門中。

《活人書》,仲景三物白散

桔梗(去蘆),貝母(各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上為散,內巴豆研勻,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人或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熱卻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古方治大人、小兒結胸傷寒,,金針丸

陽起石(好者),不灰木(各半兩),硫黃(一分),巴豆(三、七粒,去殼),杏仁(三、七枚,湯浸去皮)

上件先搗前三味為細末,後細研巴豆、杏仁,同煎藥一處為末,糯米粥為丸,如櫻桃大。每丸以針札竅子,曬乾,如患者以札針,用麻油紙燒焰盡,細研、炒,生薑湯調下一丸。如患重者,夾轉藥三、兩丸,以金針丸下,不妨更量虛實。(《活人書》上有說,所以存此方者,欲人知之,須審用也。)

白話文:

《傷寒結胸第十》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四逆湯,它的配方在《傷寒》中關於自汗的篇章裡有記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承氣湯,它的配方在《傷寒》中關於發喘的篇章裡有記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小陷胸湯:

需要準備半夏(用湯洗過、秤重,二兩半),黃連(一兩)。

將上述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半個栝蔞,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九分,去除藥渣後溫服。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如果排出少量黃色黏液,病症就會好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小柴胡湯,它的配方在《傷寒》中關於頭部出汗的篇章裡有記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大陷胸湯:

需要準備大黃(一兩半,去皮,選擇有錦紋的,磨成粉末),芒硝(一兩),甘遂(一字,選擇紅色的連珠狀的,磨成細末)。

將上述藥材加入三碗水中,先煮大黃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再加入芒硝,煮沸一次,最後加入甘遂粉末,溫服。如果能夠快速排便,就停止服用。

另一個配方:

需要準備桂枝、人參(各一兩),甘遂(半兩),大棗(三枚),栝蔞實(一枚,去皮,只取四分之一)。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後溫服。如果胸中沒有硬塊,就不要服用此方。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枳實理中丸:

需要準備枳實(十六片,用麩炒過),茯苓、人參、白朮、乾薑(炮製過)、甘草(炙烤過,各二兩)。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製成丸子,大小如雞蛋黃。每次服用一丸,用熱水化開後服用,連服兩三次,胸中就會感到豁然開朗。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加入栝蔞二兩;如果出現腹瀉,可以加入煅燒過的牡蠣二兩。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大陷胸丸,它的配方在《傷寒》中關於發渴的篇章裡有記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小柴胡去棗加牡蠣湯,它的配方在《傷寒》中關於頭部出汗的篇章裡有記載。

《活人書》中提到仲景的三物白散:

需要準備桔梗(去除蘆頭)、貝母(各三分),巴豆(去除皮和心,熬製成黑色,研磨成油脂狀,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將巴豆研磨均勻,用白開水調和後服用。身體強壯的人服用半錢,身體虛弱的人酌情減少。如果病邪在膈膜之上,就會引起嘔吐;如果病邪在膈膜之下,就會引起腹瀉。如果沒有腹瀉,可以喝一杯熱粥。如果身體發熱、皮膚起雞皮疙瘩,並且想要蓋被子,這時如果用水噴灑或清洗,反而會使熱邪無法散出,應該出汗而沒有出汗就會感到煩躁。假如已經出汗,但腹部疼痛,可以服用芍藥三兩,方法同上。

古代治療成人、小孩因傷寒引起的結胸病症的方劑,金針丸:

需要準備陽起石(好的)、不灰木(各半兩),硫磺(一分),巴豆(三到七粒,去殼),杏仁(三到七枚,用熱水浸泡後去皮)。

首先將前三味藥材搗碎磨成細末,然後將巴豆和杏仁研磨成細末,和之前的藥末混合在一起,用糯米粥做成丸子,大小像櫻桃。每個丸子用針扎出小孔,曬乾。如果病人需要服用,就用針扎孔,將麻油紙點燃,待火焰熄滅後,將藥丸研磨、炒過,用生薑湯送服一丸。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夾轉藥服用三、兩丸,用金針丸送服,還可以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酌情加減。(《活人書》裡有提到,之所以保留這個方子,是想讓人們知道,需要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