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三十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八 (12)

1. 漆瘡第十五

垂柳枝(五兩),苦參(二兩),黃芩(一兩)

上件藥,細銼為粗末。每用三匙頭,以水二碗煎至一碗,濾去滓,研入好墨半匙頭,攪令勻,再熬成膏,

以瓷合盛,候冷,每用少許塗於瘡上。

張銳《雞峰方》治漆瘡。

上以蓬莪朮為細末,每一兩以水五盞煎至二盞,去滓洗之。

張銳《雞峰》又方

上以桂去皮油調塗之。

白話文:

將垂柳枝(五兩)、苦參(二兩)、黃芩(一兩),這些藥材切碎成粗末。每次取三匙藥末,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濾掉藥渣,再加入半匙墨汁,攪拌均勻,然後繼續熬煮成膏狀。

將藥膏裝入瓷器容器中,等冷卻後,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漆瘡上。

這是張銳《雞峰方》中治療漆瘡的藥方。

另外,取蓬莪朮磨成細末,每一兩蓬莪朮加五碗水煎煮至剩下兩碗,濾掉藥渣後,用藥汁清洗患處。

這是張銳《雞峰》中的另一個藥方。

還有一個藥方,是用桂枝去掉外皮後磨成油狀,直接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