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二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12)

1. 赤毒論

治丹毒忽生頭上。皮赤腫起暈。有碎瘡。初發如錢。漸開及身長一二尺。良久遍體。入口耳。到臟腑。胃爛即死。此候可長。宜速治之。

以甘草一兩劈破。入水一大盞。煎湯溫溫。令乳母滿口呷含鼓漱。徐徐吐洗病處,以掌摩揩。不得犯指甲。恐傷破。仍更甘草湯服之。三用即瘥。

治丹毒,以鯽魚肉細切五合。小豆屑三合。同杵如泥。水和敷上。

千金漏蘆湯

治小兒熱毒赤白。諸丹癰疽瘡癤。

漏蘆(去廬),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各一分),大黃(煨),升麻,枳實(麩炒),麻黃(去根節),黃芩(各三分三字)

上㕮咀。以水一分半。煎取五分。量兒大小增減服。

治一切諸丹,小馬齒莧杵爛敷之。赤丹熱如火。繞腰即損人。以黃芩末水調敷之。以蓖麻子五個去殼。並皮研細。入面一匙。水調敷之。以水煮棘根洗之。以栗子刺殼煎湯洗之。以柳葉一斤。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挹洗病處。日五六次。以蚯蚓糞水和敷之。以蒴藋葉浮萍草五葉藤海藻葉。但得一味為末。水調敷之。

又方,治諸丹已破作瘡。出黃水釅痛。以豆豉炒焦。煙絕。為細末。油調敷之。

千金麻黃湯

治諸丹惡毒。發處如火。輕輕手近。則痛不可忍。急與砭針出血。仍與此湯。並塌湯治之。

麻黃(去根節),升麻,葛根(各一兩),射干,雞舌香,甘草(炙各半兩),石膏(半兩)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歲兒分三服。日盡。

塌湯

治諸般數十種丹毒。

大黃(生),甘草(生),當歸,芎藭,白芷,獨活(去蘆),黃芩,赤芍藥,升麻,沉香,木香,木蘭皮(各一兩),芒硝(三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納芒硝攪烊。以綿搵塌之。干則易。仍適溫熱用。取瘥止。

消毒散

治諸丹發赤腫作痛。甚則赤遊腫背。

川升麻,黃芩(各半兩),麥門冬,川大黃(銼碎微炒),川朴硝(各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治療丹毒突然長在頭上,皮膚紅腫發暈,有細碎的瘡。剛開始像錢幣大小,逐漸擴散到全身一兩尺長,過一會兒就遍佈全身,連口耳也遭殃,甚至侵入內臟。如果侵入胃部,胃部潰爛就會死亡。這種病程可能很長,所以要趕快治療。

用甘草一兩,切開,放入一大盞水中煎煮,直到溫熱。讓哺乳的母親含一口湯在口中漱口,然後慢慢吐出,用湯清洗病患處,用手掌輕輕摩擦,不要用指甲,以免弄破患處。接著再服用甘草湯,這樣使用三次就會痊癒。

治療丹毒,用鯽魚肉切細五合,小豆粉三合,一起搗成泥狀,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千金漏蘆湯

治療小兒熱毒引起的紅腫、白腫,以及各種丹毒、癰疽、瘡癤。

漏蘆(去除蘆頭),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過,各一份),大黃(煨過),升麻,枳實(麩炒),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黃芩(各三分)

將藥材切碎,用水一杯半煎煮,取五分。根據兒童年齡大小增減用量服用。

治療各種丹毒,將小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紅丹毒發熱如火,如果蔓延到腰部就會對人造成損害。用黃芩粉用水調和敷在患處。用蓖麻子五顆,去掉外殼,連皮一起研磨成細末,加入一匙麵粉,用水調和敷在患處。用水煮棘根清洗患處。用栗子的刺殼煎湯清洗患處。用柳葉一斤,用水一斗煮到剩三升,去除殘渣,用湯清洗患處,每天五六次。用蚯蚓糞用水調和敷在患處。用蒴藋葉、浮萍草、五葉藤、海藻葉,只要能取得其中一種,磨成粉,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又一方法,治療各種丹毒已經破潰成瘡,流出黃水,疼痛劇烈。用豆豉炒到焦黑,直到沒有煙冒出,磨成細末,用油調和敷在患處。

千金麻黃湯

治療各種丹毒毒性強烈,發病處像火燒一樣,輕輕靠近就痛得無法忍受。趕快用針刺放血,然後服用此湯,並用塌湯一起治療。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升麻,葛根(各一兩),射干,雞舌香,甘草(炙過,各半兩),石膏(半兩)

將藥材切碎,用水三升煎煮,取一升。三歲兒童分三次服用,一天內服完。

塌湯

治療各種數十種丹毒。

大黃(生用),甘草(生用),當歸,芎藭,白芷,獨活(去除蘆頭),黃芩,赤芍藥,升麻,沉香,木香,木蘭皮(各一兩),芒硝(三兩)

將藥材切碎,用水一斗二升煎煮,取四升,去除殘渣。加入芒硝攪拌溶解,用棉布蘸取藥液敷在患處,藥液乾了就更換。保持藥液溫熱使用,直到痊癒。

消毒散

治療各種丹毒發作,紅腫疼痛,嚴重時會出現紅色遊走性腫脹。

川升麻,黃芩(各半兩),麥門冬,川大黃(切碎微炒),川朴硝(各一分)

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盞煎煮到剩五分,去除殘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