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二十 (5)
卷二十 (5)
1. 癰癤論
治附骨疽,以槲皮燒末。每服一錢匕。已破者。以蜣螂七枚。和大麥爛搗。貼封之。
治癰瘡久不瘥。敗壞成蟲。
大蝦蟆(一枚自死者),亂髮(一塊雞子大),豬脂(一斤)
上同煎之。至消盡前二物時取下。入鹽一合攪勻。放冷成膏。每用先以龍骨研作粉。圍瘡四面。厚二分許。以膏藥著瘡中。日二易。有蟲出如發。出盡愈。
又方,治如前。以白楊葉杵末敷之。
又方,治如前。
雞舌香散
雞舌香,木香,沉香(各一兩),麻黃(去根節),海藻(洗去鹹味),大黃(炮各半兩)
上為粗散,每用一大錢。水一盞。入竹瀝二三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兼煎適溫熱。淋渫其瘡。
治癰疽瘻瘡(余治瘻瘡方並在後)。銅綠濕生蟲。同研細末。每用芥子心許。紙捻蘸藥。任入瘡口。
白話文:
治療長在骨頭附近的癰疽,用槲樹皮燒成灰,每次服用一小匙。如果已經破潰,用七隻蜣螂,和大麥一起搗爛,敷在傷口上封住。
治療癰瘡很久不癒合,腐爛生蟲。
用一隻自己死掉的大蛤蟆、一塊雞蛋大小的亂髮、一斤豬油,一起煎煮。等到蛤蟆和頭髮都煮沒時,取下,加入一合鹽攪拌均勻,放冷成為膏狀。每次使用時,先用龍骨磨成粉,圍繞瘡的四周塗抹,厚度約二分,再將膏藥敷在瘡口上,每天換兩次。會有像頭髮一樣的蟲子出來,等蟲子出盡就會痊癒。
另一個藥方,治療情況和前面一樣,用白楊樹葉搗成末敷在傷口上。
另一個藥方,治療情況和前面一樣。
雞舌香散:
雞舌香、木香、沉香各一兩,麻黃(去除根部和節)、海藻(洗去鹹味)、大黃(炮製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用一大錢,加水一小杯,再加入兩三滴竹瀝,煎煮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溫服。同時,將煎好的藥液保持適當的溫度,淋洗傷口。
治療癰疽、瘻瘡,如果傷口因銅綠而潮濕生蟲(其他治療瘻瘡的藥方在後面)。將銅綠研磨成細末,每次用像芥菜籽大小的量,用紙捻沾藥,塞入瘡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