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9)

1. 諸汗論

柴胡黃連膏

治盜汗。潮熱往來。柴胡去苗。胡黃連等分為末。煉蜜和膏丸雞頭子大。每一二丸。銀器中用酒少許化開。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放溫服。無時。

黃耆散

治虛熱盜汗。

牡蠣粉,黃耆,生乾地黃(焙乾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無時。

虎杖散

治實熱盜汗。以虎杖銼細。水煎服之。量大小多少與服。

黃連粉,治盜汗。

黃連(去須),牡蠣粉,貝母(去心各等分為細末)

上三味各一兩。即入米汾一兩。研勻細。以粉身。

龍膽粉,治如前。千金治頭汗。牡蠣粉茯苓各二兩。同為細末。於生絹袋子盛之。有汗即撲身。

牡蠣粉,治諸汗。

牡蠣粉(二兩),麻黃根,赤石脂,糯米粉(各一兩)

上勻為細末。入龍腦末一錢拌之。每用一匙頭。新綿包撲有汗之處。止盜汗最佳。

又方,名同治同。

牡蠣粉(二兩),麻黃根(一兩),蛇床子,乾薑(各半兩)

上同為細末。用如上法。

犀角飲子

治小兒臟熱多汗。

犀角屑(三分),茯神(去心內木),龍齒(各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半),甘草(半兩),白朮(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白話文:

柴胡黃連膏

治療盜汗,以及像潮水一樣定時發熱的症狀。使用柴胡(去除莖部),與胡黃連等量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藥膏,搓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銀器裝少量酒化開,加入五分的水,用隔水加熱的方式煮二三十次沸騰,放溫後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黃耆散

治療因虛弱引起的發熱盜汗。

使用牡蠣粉、黃耆、以及焙乾的生地黃等量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後溫服,沒有時間限制。

虎杖散

治療因實熱引起的盜汗。將虎杖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

黃連粉,治療盜汗。

將黃連(去除鬚根)、牡蠣粉、貝母(去除內心)等量磨成細粉。三種藥材各取一兩,加入米粉一兩,研磨均勻。將藥粉撲在身上。

龍膽粉,治療盜汗的方法同上。千金方中記載治療頭部出汗的方法:使用牡蠣粉和茯苓各二兩,一同磨成細粉,用生絲袋子裝好,出汗時就撲在身上。

牡蠣粉,治療各種出汗症狀。

使用牡蠣粉二兩,麻黃根、赤石脂、糯米粉各一兩,全部磨成細粉,加入龍腦末一錢拌勻。每次用一匙藥粉,用新棉布包裹後撲在出汗的地方,對止盜汗效果最好。

又一方,名稱和治療方法相同。

使用牡蠣粉二兩,麻黃根一兩,蛇床子、乾薑各半兩,全部磨成細粉。使用方法同上。

犀角飲子

治療兒童因內臟熱引起的出汗過多。

使用犀角屑三分,茯神(去除內部的木質部分)、龍齒各一兩,麥門冬(去除內心)一兩半,甘草半兩,白朮一分,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盞水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後溫服,沒有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