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卷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7)

1. 腫病論

金華散

治水氣腫滿。通身明亮。

大黃末(四錢),牽牛末(三錢),朴硝(研末八錢),巴豆肉(五個研)

上同拌勻。每服一字。生薑蜜水調下。(此方猛烈。斟酌所宜)

葶藶丸

治水氣腹腫。小便澀滯。以葶藶子半兩微炒。杵如泥、入棗肉再杵。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丸。棗湯下。空心晚後。

郁李仁丹

治一切諸腫。

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檳榔(半兩),牽牛子(一錢炒)

上為細末。滴水和丸。每服十粒。煎蔥白湯下。空心服。

海蛤散

治身體腫滿。大小便不利。

海蛤,桑白皮(各一兩),漢防己(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白朮(半兩),甜葶藶(紙襯炒紫),川朴硝,木豬苓(去黑皮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乳食後。

杏仁膏

治小兒卒然面目浮腫。杵杏仁膏敷之。

治小兒渾身虛腫。及頭面陰囊並腫。

木香(一錢),檳榔(一枚銼以茱萸炒去茱萸),青皮(一錢以巴豆七個去皮炒去巴豆)

上同為末。每服半錢或一錢。陳米飲調下。食前。

治小兒因瀉痢後。身體虛腫。硫黃一兩。焰硝三錢同研細。蒸餅和丸蘿蔔子大。蚌粉為衣。每服十丸。米飲下。量兒加減。食前。

白話文:

金華散

治療水腫脹滿,全身皮膚光亮。

藥材:大黃粉(四錢)、牽牛子粉(三錢)、芒硝(研磨成粉八錢)、巴豆肉(五個研磨)。

將上述藥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字,用生薑蜜水調服。(這個藥方藥性猛烈,請根據情況酌量使用)。

葶藶丸

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暢。用葶藶子半兩稍微炒過,搗成泥狀,加入棗肉再搗,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用棗湯送服。空腹或晚上服用。

郁李仁丹

治療各種腫脹。

藥材:郁李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稍微炒過)、檳榔(半兩)、牽牛子(一錢,炒過)。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加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蔥白湯送服。空腹服用。

海蛤散

治療全身腫脹,大小便不順暢。

藥材:海蛤、桑白皮(各一兩)、漢防己(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白朮(半兩)、甜葶藶(用紙襯著炒到變紫)、芒硝、木豬苓(去黑皮,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碗煎至剩下一半,去除藥渣,溫熱服用。在吃完乳食後服用。

杏仁膏

治療小兒突然面部浮腫,將杏仁搗成膏狀敷在患處。

治療小兒全身虛腫,以及頭面、陰囊腫脹。

藥材:木香(一錢)、檳榔(一枚,切碎用茱萸炒過,去除茱萸)、青皮(一錢,用巴豆七個去皮炒過,去除巴豆)。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陳米湯調服。飯前服用。

治療小兒因腹瀉痢疾後,身體虛腫。硫黃一兩,焰硝三錢,一同研磨成細粉。用蒸餅做成蘿蔔子大小的藥丸,用蚌粉包裹。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用量根據兒童情況增減。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