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三 草部 (13)
卷三 草部 (13)
1. 牛膝
通下行、補肝腎、散惡血。
苦酸而平。足厥陰、少陰經藥。(肝、腎。)能引諸藥下行。酒蒸。甘酸而溫。益肝腎。強筋骨。(肝主筋、腎主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攣。陰痿。(血行故痛止、下行故理足、補肝則筋舒、筋舒則陰強。)久瘧。(以上皆補肝腎之功。)生用散惡血。破癥結。(血行則結散。
)治心腹諸痛。淋痛尿血。(熱蓄膀胱、便澀而痛曰淋、氣淋便澀餘瀝、勞淋房勞即發、冷淋寒戰後溲、膏淋便出如膏、石淋精結成石、血淋澀痛、尿血色鮮者、心與小腸實熱、色瘀者、腎與膀胱虛冷、子和曰:石淋乃肝經移熱於胞中、日久熬煎成石、非腎與小腸病也、大抵治淋、宜通氣清心、平火利濕、不宜用補、恐濕熱得補增劇也、牛膝淋證要藥、血淋尤宜用之、杜牛膝亦可、又有中氣不足、致小便不利者、宜補中益氣、經所謂氣化則能出也、忌用淋藥通之。)經閉產難。
(下行之效、誤用墮胎。)喉痹齒痛。(引火下行。)癰腫惡瘡。金瘡傷折。(以上皆散惡血之功。)出竹木刺。(搗爛罨之、即出、縱瘡口合、刺猶自出。)有升無降。用以為導。甚妙。主用皆在腎肝下部。上焦藥中勿入。夢遺滑精。血崩不止。及氣虛下陷。因而腿膝腫痛者。
大忌。出懷慶府。長大肥潤者良。下行生用。入滋補藥。酒浸蒸。惡鱉甲。畏白前。忌牛肉。(口舌瘡爛、牛膝浸酒、含漱、牙齒疼痛、煎湯冷漱。)
白話文:
牛膝,它的藥性是向下走的,可以補肝腎,也能夠散瘀血。
藥性味苦、酸,性質平和,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和少陰腎經的藥。(主要作用於肝、腎。)它能夠引導其他藥物向下走。用酒蒸過後,藥性會變得甘甜、酸溫,更能夠滋養肝腎,強健筋骨。(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可以治療腰腿骨痛、腿腳痿軟無力、筋脈拘攣、男子陽痿。(因為血脈通暢所以疼痛會停止,向下走的藥性可以治療腿腳疾病,補益肝臟則筋脈舒展,筋脈舒展則陽氣強盛。)還可以治療久病不癒的瘧疾。(以上都是補益肝腎的功效。)生用則能夠散瘀血,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血脈通暢則腫塊消散。)
能夠治療心腹各種疼痛、小便淋瀝疼痛、尿血。(膀胱積熱導致小便澀痛叫做淋,氣淋是小便澀滯但仍有餘瀝,勞淋是因房事勞累引起,冷淋是受寒後小便不暢,膏淋是小便像米泔水一樣混濁,石淋是精液凝結成石頭狀,血淋是小便澀痛並帶血,尿血顏色鮮紅是心與小腸有實熱,尿血顏色紫黑是腎與膀胱虛寒。李東垣說:石淋是肝經熱邪傳到膀胱,時間久了煎熬成石,並不是腎與小腸的疾病。大體上來說,治療淋證應該疏通氣機、清除心火、平息肝火、利濕,不宜用補藥,以免濕熱之邪因補而加重。牛膝是治療淋證的重要藥物,尤其適用於血淋,杜牛膝也可以用。另外,也有因中氣不足導致小便不利的,應該用補中益氣的藥物來治療,正如經典所說,氣化功能正常則小便自然通暢,忌用通淋的藥物。)還可以治療婦女經閉和生產困難。(這是牛膝向下走的藥效,但如果誤用,可能會導致墮胎。)還能治療喉嚨腫痛、牙齒疼痛。(能夠引導虛火向下走。)還能治療癰腫惡瘡、跌打損傷。(以上都是散瘀血的功效。)還能將竹木刺拔出體外。(搗爛外敷,即使傷口癒合,刺也會自己出來。)牛膝藥性有升也有降,所以可以作為引導藥,效果很好。它主要作用於腎和肝的下部,所以上焦的藥方中不要加入。對於遺精、滑精、婦女血崩不止,以及氣虛下陷導致腿膝腫痛的,都要禁用。
懷慶府出產的牛膝,根莖長大肥潤的質量最好。向下走的力量強,所以生用;用於滋補,則需要用酒浸泡後蒸煮。不宜與鱉甲同用,畏懼白前,忌食牛肉。(如果口舌生瘡,可以用牛膝浸酒含漱;如果牙痛,可以用牛膝煎湯冷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