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十五,火土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火土部 (4)

1. 陽火陰火

能食火煙。火龜、火鼠,生於火地。(火龜火鼠,俱生炎地,《西域記》云:火鼠出西域,及南海火林山,有野火,春夏生,秋冬死,鼠產於中,甚大,其毛及草木之皮,皆可織布,汙則燒之即潔,名火浣布。)此皆五行物理之常,而乍聞者目為怪異,蓋未深詣乎此理故爾。蔡九峰止言木火、石火、雷火、蟲火、磷火,似未盡該也。

要之,火者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以名而言,形氣相生,配於五行,故謂之君。以位而言,生於虛無,守位稟命,因其動而可見,故謂之相。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動者,皆相火之為也。是君相二火,天非此不能生物,人非此不能自生也。

然而東垣以火為元氣之賊,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何哉?周子曰:神發知矣,五性感物,而萬事出。有知之後,五者之性,為物所感而動,即《內經》五火也。五性厥陽之火,與相火相煽,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煎熬真陰,陰虛則病,故曰相火,元氣之賊。

周子又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朱子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夫人心聽命,而又主之以靜,則五火之動皆中節,相火惟有裨補造化,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爾,何賊之有?以上火類。

白話文:

陽火陰火

能吃火、吐煙的生物,像是火龜、火鼠,都誕生在炎熱的地方。(據《西域記》記載:火鼠產於西域和南海的火林山,那裡有野火,春夏燃燒,秋冬熄滅,火鼠就生活在其中,體型很大,牠的毛髮和草木的樹皮都能織成布,如果弄髒了,燒一下就乾淨了,這種布叫做火浣布。)這些都是五行運作的自然現象,只是乍聽之下覺得奇怪,是因為沒有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蔡九峰只提到木火、石火、雷火、蟲火、磷火,似乎還不夠全面。總之,火是內在陰柔,外在陽剛,主導運動的。所以一切運動都屬於火。從名稱上來說,它形氣相生,配合五行,所以稱為「君火」;從位置上來說,它生於虛無,守護著自己的位置,秉承著天命,因其運動而可見,所以稱為「相火」。

天主導萬物生長,所以總是運動的;人之所以有生命,也是因為總是運動的。這些運動,都是「相火」的作用。所以「君火」和「相火」這兩種火,沒有它們,天就不能生養萬物,人就不能生存。然而,李東垣(張元素)認為火是元氣的賊,與元氣不能同時存在,一個強盛,另一個就衰弱。這是為什麼呢?周敦頤說:「神發動知覺,五感感知萬物,於是萬事萬物產生。」在有了知覺之後,五感的特性受到外物影響而活動,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五種火。五種感官的陽火與相火互相煽動,就會妄動。火因妄動而起,變化莫測,煎熬真陰,陰虛就會生病,所以稱之為「相火」,是元氣的賊。周敦頤又說:「聖人使之安定,以中正仁義來主導靜定。」朱熹說:「一定要讓道心始終做為一身的主宰,而人心則隨時聽從道心的命令。」如果人心聽從道心,並且以靜來主導,那麼五種火的活動就能夠適度,相火就能夠幫助造化,用於生生不息的運轉,哪裡有什麼賊呢?以上是關於火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