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十四,水部 (1)
卷十四,水部 (1)
1. 卷十四,水部
天水類,地水類
白話文:
天水類: 指的是天上降下來的水,例如雨水、露水、雪水、霜水等。
地水類: 指的是地面上存在的水,例如泉水、井水、河水、湖水、海水、沼澤水等。
2. 立春雨水二節內水
升陽。
甘平。宜煎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之藥。(虞摶醫學正傳云:其性始、是春初生髮之氣、古方婦人無子、立春日、夫婦各飲一杯、還房有孕、亦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在講立春和雨水這兩個節氣期間,關於用藥的原則:
這段時間應該以「升陽」為原則,藥性宜選擇「甘平」的。「甘平」指的是味甘性平的藥材。適合煎煮補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的藥物。
(虞摶的《醫學正傳》提到:立春是春天開始生發之氣的時候,古代有個婦女不孕的方子,會在立春這天,讓夫妻各自喝一杯藥,然後同房,這樣就能懷孕。這是取其資助初始、發育萬物的含義。)
3. 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四節內水
升陽。
甘平。宜煎發散及補中益氣藥。並浸造諸風及脾胃虛弱諸丹丸。(自立春至穀雨水、輕清上行補中、而治陽氣下陷諸證、最有益於脾胃、宜多貯之。
白話文:
這四個節氣(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期間的水,具有上升陽氣的特性。
味道甘甜平和。適合用來煎煮發散風寒、以及補中益氣的藥物。也可以用來浸泡製作治療各種風症和脾胃虛弱的丹丸藥劑。(從立春到穀雨期間的水,性質輕清向上,可以補益中焦,對於治療陽氣下陷的各種病症,特別有益於脾胃功能,應該多儲存備用。)
4. 小滿水
有毒。壞豆麥桑葉。(蠶食之、多不熟。)造藥、釀酒醋。一應食物。皆易敗壞。人飲之亦生脾胃疾。咸雨。(小滿節氣前後、逢癸日有雨、為咸雨、其毒尤甚。)
白話文:
小滿時節的水是有毒的。因為這個時節容易有腐壞的豆子、麥子和桑葉(這些東西被蠶吃過,而且大多還沒完全成熟)。這些東西如果被拿來製作藥品、釀酒或做醋,或是一般的食物,都會很容易腐敗。人如果喝了這些水,也會容易產生脾胃方面的疾病。另外,如果在小滿節氣前後,遇到天干為「癸」的日子下雨,這就叫做「咸雨」,這種雨的毒性會更強。
5. 梅雨水
有毒。甚消伐。洗瘡疥。滅瘢痕。入醬易熟。(藏器曰:江淮以南、地氣卑濕、五月上旬連下旬尤甚、過此節以後、皆須曝書畫、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異他水、但以梅葉湯洗之、乃脫、時珍曰: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也、芒種後逢壬為入梅、小暑後逢壬為出梅、此濕熱之氣、郁遏熏蒸、釀為霏雨、人受其氣則生病、物受其氣則生黴、故此水不可以造酒醋。)
白話文:
梅雨水有毒。它具有很強的消磨作用,可以洗滌瘡疥,消除疤痕。加入醬料中容易使其發酵成熟。(藏器說:長江淮河以南地區,地氣低窪潮濕,五月上旬到下旬尤其嚴重。過了這段時間以後,都必須把書畫拿出來曬太陽。梅雨沾濕衣服,就會腐爛發黑,洗滌污垢就像用灰汁一樣,和其他的水不一樣。如果用梅葉湯清洗,才能洗掉。李時珍說:梅雨有時也寫作「黴雨」,說的是它沾染衣服或物品,都會生出黑色的霉菌。芒種之後遇到第一個壬日是入梅,小暑之後遇到第一個壬日是出梅。這時濕熱的氣息鬱積不散,蒸騰而形成連綿陰雨。人如果受到這種氣息就會生病,物品受到這種氣息就會發霉。因此這種水不可以用來釀酒或製醋。)
6. 重午日午時水
解毒殺蟲。
宜造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用此水煎殺祟藥,其效尤神。
白話文:
端午節正午時分的水,具有解毒和殺蟲的功效。
適合用來製作治療瘧疾、痢疾、瘡瘍、外傷、以及各種蟲毒、蠱毒等疾病的藥丸。如果用這種水來煎煮驅邪的藥物,效果會更加顯著。
7. 神水
消積清熱。
甘寒。治心腹積聚及蟲病。和獺肝為丸服。又飲之。清熱化痰。定驚安神。(金門記云:五月五日、午時有雨、急伐竹竿中、必有神水、瀝取為藥。以上三月水、大抵能助濕熱、不宜貯之。)
白話文:
可以消除積滯、清除體內熱氣。
味道甘甜、性寒涼。可以用來治療心腹部的腫塊積聚,以及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可以和水獺的肝臟一起製成藥丸服用。也可以直接飲用,有清熱化痰、鎮定驚嚇、安定神經的功效。《金門記》記載:端午節當天中午下雨時,趕緊砍竹子,竹竿中一定有神水,瀝取出來可以用作藥物。(以上說的是三月份的水,大多會助長體內的濕熱,不宜儲存。)
8.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四節內水
潤肺。
宜煎肅清肺氣之藥。(濕熱漸退、得秋金清肅下行之氣、可多貯之。)
白話文:
潤肺。
適合煎煮能清肅肺氣的藥。(濕熱天氣漸漸消退,獲得秋天金氣清肅下降的特性,可以多儲備一些。)
9. 寒露水
有毒,壞禾稻。(諺云:寒露雨、偷稻鬼。)人飲之。多致疾。與小滿水同。
白話文:
寒露時節的水有毒,會損壞稻禾。(俗諺說:寒露時節下雨,就像偷稻子的鬼一樣。)人如果喝了寒露水,大多會生病,情況和小滿時節的水一樣。
10. 霜降水
瀉熱。
感天地肅殺之氣。惟陽氣有餘者。宜用此煎藥。
白話文:
瀉熱。
感受天地間肅殺的氣息。只有體內陽氣過盛的人,才適合服用這種煎藥。
11. 液雨水
殺蟲消積。
宜煎殺蟲消積之藥。(立冬後十日為入液、至小雪為出液、得雨謂之液雨、亦曰藥雨、百蟲飲此皆伏蟄、至來春雷鳴起蟄、乃出也。)
白話文:
可以殺蟲、消除積滯。
適合煎煮殺蟲、消除積滯的藥。 (立冬後十天為進入液雨期,到小雪為結束液雨期,這段時間下的雨稱為液雨,也叫做藥雨,各種蟲子喝了這種雨水都會躲藏起來冬眠,到來年春天打雷驚醒冬眠的蟲子,才會出來活動。)
12.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及臘日水
瀉熱。
宜浸造滋補五臟及痰火、積聚、蟲毒諸丹丸。並煮釀藥酒。與雪水同功。(時珍以貯水於二十四節氣、因天地之氣候相感、水之氣味隨之變遷、故以節氣水入地水類、洛謂不然、畢竟天雨水、感天地之氣候為尤准、今入天水類、庶可按時令而擇用之爾。)
白話文:
這段時間適合用來清除體內的熱氣。
可以浸泡製作滋補五臟、化痰火、消積聚、驅蟲毒等各種藥丸,也可以煮藥酒或釀製藥酒,效果和雪水一樣。(李時珍認為,將水儲存在二十四節氣的時段,因為天地間的氣候會互相影響,水的氣味也會跟著改變,所以將節氣水歸類於地水類。但我認為不對,雨水畢竟是天降之水,感受天地氣候的變化更為準確,現在將其歸於天水類,這樣才能夠按照時令選擇使用。)
13. 明水
一名方諸水。補陰。
甘寒。主治明目。定心止渴。去小兒煩熱。(時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純潔、敬之至也、周禮司烜氏、以夫燧取明火於日、鑑取明水於月、以供祭祀、魏伯陽參同契云:陽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諸非星月、安能得水漿、淮南子云: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注者或以方諸為石、或以為大蚌、或以為五石煉成、皆非也、按考工記云:銅錫相半、謂之鑑燧之劑、是火為燧、水為鑑也、高堂隆云:陽燧一名陽符、取火於日、陰燧一名陰符、取水於月、並以金作之、謂之水火之鏡、此說是矣、搜神記云:金錫之性一也、午月丙午日午時鑄、為陽燧、子月壬子日子時鑄、為陰燧。)
白話文:
明水,又名方諸水,有滋補陰液的功效。
性味甘涼,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安定心神、止渴,以及去除小兒的煩躁發熱。(李時珍說:明水之所以叫明水,是因為它清澈透明、純淨無瑕,人們對它極為敬重。周禮的司烜氏,用陽燧從太陽取火,用陰鑑從月亮取水,用來祭祀。魏伯陽的《參同契》說:用陽燧取火,沒有太陽就不能發光;用方諸取水,如果不是星月,又怎麼能得到水呢?《淮南子》說,方諸見到月亮,就會凝結成水。註解的人有的認為方諸是石頭,有的認為是大蚌,有的認為是五種礦石煉成的,這些說法都不對。根據《考工記》的記載,銅和錫各一半的比例,叫做製作鑑燧的配方,由此可知,火是通過陽燧取得,水是通過陰鑑取得的。高堂隆說,陽燧又名陽符,從太陽取火;陰燧又名陰符,從月亮取水,都是用金屬製作的,稱為水火之鏡,這個說法是對的。《搜神記》說,金和錫的性質是一樣的,在午月的丙午日午時鑄造,就是陽燧;在子月的壬子日子時鑄造,就是陰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