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從新》~ 卷十三,金石部 (4)
卷十三,金石部 (4)
1. 滑石
通、利竅行水、體重、瀉火。
淡滲濕。滑利竅。寒瀉熱。色白入肺。清其化源。而下走膀胱以利水。通六腑九竅津液。為足太陽經本藥。(膀胱。)治中暑積熱。嘔吐煩渴。(非實止渴、取其利竅、滲去濕熱、則脾胃中和、而渴自止耳、若無濕、小便利而渴者、內有燥熱、宜滋潤、或誤服此、則愈亡其津液、而渴轉甚矣、故好古以為至燥之劑。)黃疸水腫。
腳氣淋閉。(偏主石淋。)水瀉熱痢。(六一散加紅曲、治赤痢、加乾薑、治白痢。)吐血衄血。諸瘡腫毒。為蕩熱除濕之要藥。(時珍曰:滑石上利毛腠之竅、是除中上之濕熱、下利精溺之竅、是除中下之濕熱、濕熱去、則三焦寧而表裡和、闌門通而陰陽利矣、河間益元散、治表裡上下諸病、蓋是此意、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也、滑石六錢、甘草一錢、或加辰砂。)消暑降火。
散結。通乳滑胎。凡脾虛下陷及精滑者禁之。病有當發表者尤忌。(時珍、士材俱謂其能發表、訒庵亦謂其氣輕解肌、不過以其能利毛竅耳、不知表邪得此滲泄重降之品、必愈陷入里而成敗證矣、切勿信以為然。)白而潤者良。石葦為使。宜甘草。(走泄之性、宜甘以和之、嘉言曰:天水散、取其一甘一寒之意也。
陰下濕汗、滑石一兩、石膏煅半兩、枯白礬五分、研摻之、腳指縫爛、方同上。)
白話文:
滑石
功效是疏通、暢通孔竅並幫助體內水分運行,能減輕身體的沉重感,並能瀉除體內火氣。
滑石可以淡滲濕氣,使孔竅滑利通暢,寒涼之性可以瀉除熱邪。白色入肺經,能清肺的化生之源,並向下走膀胱以利尿。它能疏通六腑九竅的津液,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重要藥物。主要治療中暑積熱引起的嘔吐煩渴。(並非真正止渴,而是因為能疏通孔竅,滲除濕熱,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口渴自然停止。如果沒有濕邪,小便正常卻口渴,那是因為體內有燥熱,應當滋潤。如果誤服滑石,反而會耗損津液,使口渴加重。因此,古人認為滑石是極為燥烈的藥物。)還能治療黃疸、水腫、腳氣、小便不暢、淋證(特別適用於尿道結石)、水瀉、熱痢。(六一散加紅曲,可以治療赤痢;加乾薑,可以治療白痢。)以及吐血、流鼻血、各種瘡瘍腫毒。是清除熱邪和濕邪的重要藥物。(李時珍說:滑石向上疏通毛孔,能去除上焦的濕熱;向下疏通精溺之竅,能去除下焦的濕熱。濕熱去除,三焦的功能就正常,表裡也協調,肛門暢通,陰陽之氣也順利。張元素創制的益元散,能治療表裡上下的各種疾病,就是這個道理。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六一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含義,用滑石六錢、甘草一錢,有的會加辰砂。)還能消暑降火、散結、通乳催產。凡是脾虛下陷和精液不固者禁用。凡是疾病需要發汗解表的,尤其要禁用。(李時珍、王士材都認為它能發汗,訒庵也認為它藥性輕,能解肌,這只是因為它能疏通毛孔。殊不知,表邪遇到這種滲泄重降的藥物,必定會陷入體內,導致病情惡化。切勿輕信這種說法。)
品質好的滑石應當是白色且潤滑的。石葦是它的使藥,適合與甘草同用。(滑石有走泄的藥性,適合用甘味來調和。嘉言說:天水散取其一甘一寒的用意。)
陰囊潮濕出汗,可以用滑石一兩、煅石膏半兩、枯白礬五分,研磨成粉後外敷。腳趾縫潰爛,也可以用這個方子。
2. 赤石脂
重、澀、固大小腸。
甘溫酸澀。能收濕止血而固下。(經疏云:大小腸下後虛脫、非澀劑無以固之、其他澀藥、輕浮不能達下、惟赤石脂體重而澀、直入下焦陰分、故為久痢泄澼要藥。)療腸澼泄痢。崩帶遺精。癰痔潰瘍。收口長肉。催生下胞。(經疏云:能去惡血、惡血化則胞胎無阻、東垣曰:胞胎不出、澀劑可以下之、又云:固腸胃、有收斂之能、下胞衣、無推蕩之峻。)細膩黏舌者良。
赤入血分。白入氣分。(五色石脂、各入五臟。)研粉。(亦有煅者。)水飛。畏芫花。惡大黃、松脂。(經水過多、赤石脂、破故紙等分為末、米飲下二錢。)
白話文:
赤石脂,質地厚重、味澀,能固澀大小腸。
味甘溫,性味酸澀。能夠收斂濕氣、止血,並鞏固下焦。 (《本草經疏》說:大小腸虛弱導致脫肛時,若不用澀劑就無法固澀,其他澀藥藥性輕浮,難以到達下焦,只有赤石脂質地厚重且澀,能直達下焦陰分,所以是治療久痢泄瀉的重要藥物。)可用於治療腸澼泄瀉、崩漏帶下、遺精,以及癰瘡痔瘡潰瘍,有收斂傷口、促進肌肉生長的效果,還能催生胎兒娩出。 (《本草經疏》說:能去除惡血,惡血化解後胎兒娩出就沒有阻礙。《東垣醫學》說:胞胎難產時,用澀劑可以幫助娩出。又說:能固腸胃,具有收斂作用,幫助胎盤排出,但沒有峻烈的推蕩作用。)質地細膩、黏舌的品質較好。
紅色的入血分,白色的入氣分。(五種顏色的石脂,分別入不同的五臟。)要將其研磨成粉末。(也有煅燒後使用的。)用水淘洗去除雜質。忌與芫花同用。不宜與大黃、松脂同用。(如果經水過多,可將赤石脂、破故紙等分為末,用米湯送服二錢。)
3. 禹餘糧
重澀固下。
甘平性澀。手足陽明(大腸、胃。)血分重劑。治咳逆下痢。血閉(癥瘕。)血崩。能固下。(李先知活人書括云:下焦有病人難會、須用餘糧赤石脂。)又能催生。石中黃粉。生於池澤。無砂者佳。修治同上。(身面瘢痕、同半夏末、雞子黃和敷、先以布拭赤、避風日卅日、效。)
白話文:
禹餘糧,藥性重濁、收澀,有固攝下焦的作用。
味甘性平,帶有澀味。歸手足陽明經(即大腸經和胃經),是走血分的重劑藥。可以治療氣逆引起的咳嗽、下痢、血閉(如癥瘕等腫塊)、血崩等症狀。具有固攝下焦的作用。(李先知在《活人書》中提到:下焦有病難以治癒,必須使用禹餘糧和赤石脂。)還能幫助催生。禹餘糧的石中黃粉,生長於池澤,以沒有砂子的為佳。炮製方法同上。(對於身體和臉上的疤痕,可以將禹餘糧和半夏磨成粉末,加入雞蛋黃調和敷用,先用布擦拭發紅的部位,避免風吹日曬三十天,會有效果。)
4. 爐甘石
燥濕、治目疾。
甘溫。陽明胃經藥。受金銀之氣。金勝木。燥勝濕。故止血消腫。收濕祛痰。除爛退赤去翳。為目疾要藥。(爐甘石、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為細末、以點諸目病、甚妙、入硃砂五錢、則性不黏也。)產金銀坑中。金銀之苗也。狀如羊腦。松似石脂。能點赤銅為黃。(今之黃銅、皆其所點。
)煅紅。童便淬七次。研粉水飛。(下疳陰瘡、甘石煅、醋淬五次、一兩、兒茶末三錢、麻油調敷。)
白話文:
爐甘石,性質乾燥可以去除濕氣,用來治療眼睛的疾病。
味道甘甜性溫和,是歸屬於陽明胃經的藥物。它吸收了金和銀的精氣,因為金能剋制木,乾燥可以戰勝濕潤,所以能止血消腫。它有收斂濕氣、化解痰液的功效,還能去除皮膚潰爛、消除紅腫、退去眼翳,是治療眼睛疾病的重要藥物。(將爐甘石、海螵蛸、硼砂各一兩磨成細末,用來點在各種眼睛疾病上,效果非常好。如果加入五錢硃砂,它的黏性就會降低。)爐甘石產於含有金銀的礦坑中,是金銀礦脈的苗頭。形狀像羊腦,鬆散的質地類似石脂。它能夠將紅色的銅點化成黃色。(現在的黃銅,都是用它點化的。)
將爐甘石燒紅,用童子尿淬火七次,再磨成粉末用水飛法處理。(如果治療下疳或陰瘡,將爐甘石煅燒後用醋淬火五次,用一兩,再加入三錢兒茶粉,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