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三·心臟部一 (3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32)

1. 丹毒

《聖惠》凡小兒一切丹,皆由風毒在於腠理,熱毒搏於血,蒸發其外,其皮上熱而赤,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也。若又不歇,則肌肉壞爛。若毒氣入腹,則殺人也。今以一方同療之,故號一切丹也。

白話文:

《聖惠方》中描述的小兒一切丹疾,都是由於風毒侵犯肌膚,同時熱毒侵襲血液,導致氣血蒸騰,表現在皮膚上便出現發熱發紅,猶如丹砂塗抹的模樣,因此稱之為丹。若這種情況不得到緩解,肌肉便會潰爛。若毒氣侵入腹中,甚至會危及生命。現在有一種藥方可以同時治療所有丹疾,因此被稱為一切丹。

《嬰童寶鑑》小兒諸丹毒歌:丹火初成似火燒,天火渾身赤轉饒,伊火膀邊青黑色,厲從額上起根苗,臀並穀道熛丹毒,如帶黳紅暴火調,留火發時一日甚,改變無常五色標,家火頰連雙腋乳,天灶內踝及陰尻,背並膝赤飛丹病,股內臍陰尿灶招。巢氏云:火丹候,往來如傷寒,赤著身、而日漸大者,是也。

白話文:

《嬰童寶鑑》小兒諸丹毒歌:

丹火初起時,好像被火燒過一樣,天火發作時全身通紅,伊火發生在膀胱部位,青黑色,厲火從額頭上開始蔓延,臀部和肛門附近生了丹毒,好像繫著一條紫紅色腰帶一樣,留火發作的時候,一天比一天嚴重,顏色也常常變化,有五種顏色,家火發生在臉頰、雙腋和乳房部位,天竈發生在腳踝和陰部,背部和膝蓋發紅是因為患了飛丹病,股內、臍下、陰部出現紅瘡叫尿竈。

巢氏說:丹毒的症狀,是一種時發時止的疾病,好像傷寒一樣,全身發紅,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就是這種病。

又云:丹火候,狀發赤如火燒,須臾熛漿起,是也。《嬰孺方》云:火丹者,往來如傷寒,赤著身體,不從傷火而得名,如日出時,以從其處,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蘆散。〔曾〕經云:赤紫丹瘤,皆心火內鬱而發,赤如丹砂。心主血,而火性熱,血熱相搏,陰滯於陽,即發丹毒,心虛寒則癢,心實熱則痛,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難療。

白話文:

古文:又云:丹火候,狀發赤如火燒,須臾熛漿起,是也。《嬰孺方》雲:火丹者,往來如傷寒,赤著身體,不從傷火而得名,如日出時,以從其處,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蘆散。〔曾〕經雲:赤紫丹瘤,皆心火內鬱而發,赤如丹砂。心主血,而火性熱,血熱相搏,陰滯於陽,即發丹毒,心虛寒則癢,心實熱則痛,自腹生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生入腹者難療。

另外還說:丹毒的狀況,是發出火燒一樣的紅色,不久就會出現化膿的情況。根據《嬰孺方》的說法:火丹就像傷寒,紅色的症狀遍佈全身,但並不是因為外傷引起的,就像日出時,紅色的熱氣向四周擴散,所以又稱作「日丹」,可以用《千金》中的漏蘆散一起治療。〔曾〕經說:赤紫色的丹毒,都是因為心火鬱結在體內而引起的,顏色像硃砂一樣。心臟主掌血液,而火屬性為熱,當血熱交織的時候,陰氣滯留在陽氣中,就會形成丹毒。心虛寒則會發癢,心實熱則會疼痛。丹毒從腹部往四肢發展比較好治療,但如果從四肢往腹部發展則難以治癒。

先用百解散表之,次以當歸散加連翹、荊芥,水煎服,及牛蒡湯加炒麻仁研碎同煎,與宣熱拔毒,其次赤葛散,或初用化丹湯亦好。有身上發時,亦如前證,不甚燥癢,但見出浮於遍體,神昏不悅,名陰濕毒證,先以沖和飲加南木香水薑煎服,次用當歸散、雄黃散,然此二證不問赤白,若入腹入腎,多致為害,不可輕視如常,自取困爾。

白話文:

首先以百解散劑解表,接著以當歸散加上連翹、荊芥,用水煎煮後服用,還有牛蒡湯加上炒過的麻仁研碎一起煎煮,來宣發熱氣和拔除毒素。接下來是赤葛散,或者一開始就使用化丹湯也很好。如果有身上發出疹子的時候,也和前面證狀相似,不太乾燥發癢,但可以看到疹子浮現於全身,精神昏沉不適,稱為陰濕毒證。首先以沖和飲加上南木香、香水、生薑煎煮後服用,接著使用當歸散、雄黃散。然而這兩種證狀無論是紅疹或白疹,如果進入腹部或腎臟,大多會造成危害,不可輕視視如平常,自己招來困擾啊。

〔湯〕小兒丹毒,乃熱毒之氣極,與血相搏而風乘之,故赤腫及遊走遍身者,又名赤遊風,入腎入腹則殺人也。大抵丹毒雖有多種,病源則一,有赤丹毒遍身癢者,或女子十五六而脈未通者多發丹疹,皆由血有風毒乘之,宜服防己散。

葛根白朮散,治小兒赤白丹毒。

白話文:

兒童丹毒是由熱毒之氣極度壅盛,與血液相搏,而受到風的影響引起的。因此,全身發紅腫,並遊走蔓延,又稱赤遊風。如果丹毒進入腎臟和腹部,會致命。總體而言,丹毒雖然有多種表現,但病源是一致的。有些人全身發紅、發癢,也有人在十五六歲時月經不通,常發丹疹,這些都是由於血中有風毒引起的。適合服用防己散來治療。

白朮,枳殼(各一錢),茯苓(二錢),木香(一錢半),葛根(三錢),甘草(二錢半),

上銼散。用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白話文:

白術、枳殼(各一錢),茯苓(二錢),木香(一錢半),葛根(三錢),甘草(二錢半)

犀角解毒散,治小兒赤丹瘤。壯熱狂燥,睡臥不安,胸膈悶滿,咽喉腫痛,遍身丹毒。

白話文:

犀角解毒散,用於治療小兒的丹毒瘤。症狀包括:發高燒、神志狂亂、睡不安穩、胸悶、咽喉腫痛、全身丹毒。

牛蒡子(炒,一兩五錢),防風,甘草(各二錢半),荊芥穗(五錢),犀角(一錢半)

上銼散。用水煎,不拘時服。

防風升麻湯,治小兒丹瘤赤腫。

白話文:

牛蒡子(炒熟,65公克),防風,甘草(各10公克),荊芥穗(20公克),犀角(6公克)

防風,升麻,山梔(去殼),麥門冬(去心),木通,甘草節(各一錢)

白話文:

防風、升麻、山梔(去殼)、麥門冬(去核)、木通、甘草(各一錢)。

上㕮咀。用竹葉三片煎,食遠服。

荊芥散

白話文:

將藥物切成小塊。使用三片竹葉煎煮,飯後一段時間服用。

荊芥散

防風,天花粉,羌活,生地黃,當歸,蟬蛻(各等分)

白話文:

防風、天花粉、羌活、生地黃、當歸、蟬蛻(各等份)

上,水煎服。

百解散(驚)

防己散

白話文:

服用方法:上方的藥物用水煎煮後服用。

百解散(用於治療驚嚇)

防己散

漢防己(半兩),朴硝,犀角,黃芩,升麻(各一分),黃耆(各一分)

白話文:

  • 漢防己(半錢)

  • 朴硝(一分)

  • 犀角(一分)

  • 黃芩(一分)

  • 升麻(一分)

  • 黃耆(一分)

上㕮咀。竹葉水煎,量大小加減。

牛蒡湯(咽喉)

化丹湯,解利丹毒遍身燥癢,發熱煩啼。

白話文:

上藥材適量切碎。竹葉用水煎煮,根據用量大小調整。

牛蒡湯,用於咽喉病症。

化丹湯,用於治療丹毒,全身燥癢,發熱煩躁哭啼。

川獨活,射干,麻黃(去根節),青木香,甘草,黃芩,薄桂(刮去粗皮。各五錢),石膏末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白話文:

川獨活、射干、麻黃(去掉根和節)、青木香、甘草、黃芩、薄桂(颳去粗糙的皮,各五錢)、石膏末

治小兒一切丹毒。漏蘆湯,(一名漏蘆散)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丹毒(全身或局部感染)。

方名:漏蘆湯,(又名漏蘆散)

成份:漏蘆、地骨皮、連翹、丹皮、赤芍藥、牛蒡子、金銀花、甘草。

服用方法:將上述藥材加水煎服

漏蘆,麻黃(去根節),連翹,川升麻,黃芩,白蘞,甘草,川芒硝(各一分),川大黃(一兩,銼,微炒),一方,加枳實(一分),麩炒微黃赤芍藥(一分),銼上為粗末。每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白話文:

漏蘆、麻黃除去根部和節處、連翹、川升麻、黃芩、白蘞、甘草、川芒硝各取一分,川大黃取一兩,切碎後微炒。 將上述所有藥材混合,加入一方枳實、麩炒至微黃赤芍藥各一分,研磨成粗末。 每次取一錢藥末,加入一小杯水,煎煮至五分之一,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不限服用時間。

〔丹〕小兒黑癍、紅癍、瘡癢、癮疹。並用,防風通聖散,治之。

治小兒月內發一切丹。藍葉散

白話文:

治療小兒出現的黑色斑點、紅色斑點、皮膚癢和疹子,都可用防風通聖散來治療。

治療小兒出生一個月內發生的所有紅疹,可使用藍葉散。

藍葉(一兩),黃芩,犀角屑,川大黃(銼,微炒),柴胡(去蘆),梔子仁(以上各一分),川升麻(一分半),石膏(一分半),甘草(半分,微炙)

白話文:

藍葉(一兩),黃芩,犀角屑,川大黃(切片,稍微炒一下),柴胡(去除蘆葦的部分),梔子仁(以上各一份),川升麻(一份半),石膏(一份半),甘草(半分,稍微烤一下)。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半臺,更煎三兩沸。

白話文:

以粗末為主,每次取一錢,加水一小杯,煎至五分之三,去渣。再加入半臺竹瀝,繼續煎煮三兩次沸騰。

放溫,無時,量兒大小加減服,後同。(氣怯弱者可去大黃)

治小兒一切丹,遍身壯熱煩渴。升麻散

白話文:

調整溫度,不限時間,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服用,後面的用法相同。(如果氣虛體弱可以去掉大黃)

治療小兒各種疹子,全身高燒煩躁口渴。升麻散

川升麻(一分),黃芩(一分),麥門冬(三分,去心),葛根(三分),川大黃(微炒,一分),川朴硝(一分)

白話文:

  • 川升麻(0.3公克):具有發表透疹、升陽舉陷的功效,可幫助祛風散熱、提振正氣。

  • 黃芩(0.3公克):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幫助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 麥門冬(0.9公克,去除內部):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可幫助滋陰潤燥、益氣養陰。

  • 葛根(0.9公克):具有解熱透疹、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幫助清熱解表、生津止渴。

  • 川大黃(微炒,0.3公克):具有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幫助清熱瀉火、潤腸通便。

  • 川朴硝(0.3公克):具有瀉熱通便、散結消腫的功效,可幫助清熱瀉火、通便排毒。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治小兒一切丹毒遍身赤痛。大黃散

白話文:

上方是粗糙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碗水煎煮到剩下一半,去掉渣滓,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治療小兒所有丹毒,全身紅腫疼痛。[大黃散]

川大黃(半兩,銼,微炒),防風(半兩,去蘆),川升麻(一分),黃芩(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秦艽(去蘆,一分),川朴硝(二分)

白話文:

川大黃(四錢,切碎,炒到稍微變黃),防風(四錢,去皮),川升麻(六錢),黃芩(六錢),麻黃(六錢,去根節),秦艽(去皮,六錢),川朴硝(1.2錢)

上,同㕮咀。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治小兒丹瘡,臟腑壅熱太過,心神煩悶,大小便不通。

大黃散

川大黃(微炒),川升麻,川朴硝,葵子(各半兩),梔子仁(一分)

上為粗末。每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滓,量兒加減溫服。以利為度。

治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身熱如火燒。宜用,升麻膏

白話文:

上方的藥物要研磨成粗粉末。每次使用一錢,加入一小碗水,煮至水量剩下五分之三,去掉殘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治療小兒皮膚出現紅疹,內臟熱毒過重,心煩意亂,大小便不通暢。

大黃散的成分包括:川大黃(稍微炒過)、川升麻、川朴硝、葵子(各半兩),梔子仁(一分)。

將上述材料混合後研磨成粗粉末。每次使用一錢,加入一小碗水,煮至水量剩下五分之三,去掉殘渣,根據孩童的情況調整劑量溫熱服用,直到排便順暢為止。

治療小兒所有類型的丹毒,發病位置不定,身體熱得像著火一樣。適合使用升麻膏。

川升麻,川大黃,護火草,蛇銜草,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半兩),

白話文:

川升麻、川大黃、護火草、蛇銜草、梔子仁、寒水石、川芒硝、藍葉、生地黃、芭蕉根、羚羊角屑、梧桐皮(各 15 克)

上細銼。以竹瀝浸一宿,明日漉出,卻入鐺中以臘月豬脂一斤,慢火熬一食久,乘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瓷盒盛。旋取磨塗之,兼以膏如棗大,竹瀝化服之。

《千金》治小兒熱毒癰疽,赤白諸丹,毒氣瘡癤方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竹瀝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把竹瀝濾出,再將藥末放到鍋中,加入臘月裡的豬油一斤,用慢火熬製很長時間,趁熱用棉花過濾掉藥渣,等到冷卻後就成了膏狀,用瓷盒盛裝起來。每次取出研磨塗抹,同時搭配棗子大小的膏藥,用竹瀝化開服下。

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各一分),大黃(四分),升麻,枳實,麻黃(去節),黃芩(各一分半)

白話文:

漏蘆、連翹、白蘞、芒硝、甘草(炙,各一份)、大黃(四分)、升麻、枳實、麻黃(去節)、黃芩(各一分半)

上,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五合,分三服。

又方,治小兒丹毒,大腫身熱,百治不折。

白話文:

將水一升煎煮至剩五合。小孩出生後的第一天到第七天,每次服用一合,一天服用三次。第八天到第十五天,每次服用一合半,一天服用三次。第十六天到第二十天,每次服用二合,一天服用三次。第二十天到第三十天,每次服用三合,一天服用三次。第三十天到第四十天,每次服用五合,一天服用三次。

寒水石(十六分),干藍青(切),竹瀝(各一升),犀角,柴胡,杏仁(去皮尖,熬,研。各八分),生葛汁(四合,澄清),知母(十分),甘草(五分),羖羊角(六分),芍藥(七分),梔子(十一分),黃芩(七分),蜜(二升),石膏(十三分)

白話文:

寒水石(十六公克),幹藍青(切碎),竹瀝(各一公升),犀角,柴胡,杏仁(去皮尖,熬煮,研磨。各八公克),生葛汁(四百毫升,澄清),知母(十分公克),甘草(五公克),羖羊角(六公克),芍藥(七公克),梔子(十一公克),黃芩(七公克),蜂蜜(二公升),石膏(十三公克)

上水五升,並竹瀝煮三升三合,去滓,內杏仁脂、葛汁、蜜、微火煎二升。三歲兒服二合,大者量加之。藥分太大,嬰兒服未得。

又方,治小兒丹,數非一,皆主之。

白話文:

將五升水與三升三合竹瀝一同煮沸,去渣滓,加入杏仁脂、葛汁、蜂蜜,以小火煎熬濃縮至二升。三歲的兒童服用二合,年紀較大的兒童可酌量增加。藥量分得太大的話,嬰兒服用沒有效果。

大黃,甘草,當歸,川芎,白芷,獨活,黃芩,芍藥,升麻,沉香,青木香,木蘭皮(各一兩),芒硝(三兩)

上,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內硝湯中。適寒溫拓之,干,再用,瘥乃止。

白話文:

  • 大黃:有通便、瀉火、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甘草: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作用。

  • 當歸: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 川芎: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止痛的功效。

  • 白芷:有祛風止痛、通竅醒神、行氣活血的功效。

  • 獨活:有祛風勝濕、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芍藥: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

  • 升麻:有升陽舉陷、透疹解毒的功效。

  • 沉香: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安神助眠的功效。

  • 青木香:有行氣止痛、化濕醒脾、消食導滯的功效。

  • 木蘭皮:有清熱燥濕、化濕止瀉的功效。

  • 芒硝: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湯〕張三太尉女年十五歲病此,諸醫百藥俱試而不能中,召余視之。以生料四物湯加防風、黃芩,一日而愈。

白話文:

(案例)張三太尉的女兒,今年十五歲,得了這種病,所有的醫生和藥方都試過了,都沒有效果。他們請我為她治療。我用四物湯加上防風、黃芩,一天就好了。

生料四物湯,治血熱生瘡,遍身腫癢,及脾胃常弱,不禁大黃等冷藥,尤宜服之。

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防風(各半兩),黃芩(一錢半)

白話文:

「生料四物湯」這個方劑,可以治療血熱生瘡、遍身腫癢的情況。

此外,對於脾胃虛弱、不堪服用大黃等寒涼藥物的人,也適合服用「生料四物湯」。

上㕮咀。水煎,量大小加減,忌酒、面、豬羊肉、豆腐。

白話文:

用上等綠豆焙成齏末。用水煎服,劑量根據病情而定,忌飲酒、吃麵條、豬肉、羊肉、豆腐。

〔丹〕小兒赤瘤,主傷血熱。宜生地黃、木通、荊芥、苦藥帶發表之類,外以芭蕉油塗患處。

白話文:

〔丹〕小兒赤瘤,主要是因為熱毒傷血。宜服用生地黃、木通、荊芥、苦藥等具有發表作用的中藥,外用芭蕉油塗抹患處。

治小兒一切丹毒,大赤腫,身體壯熱如火。巳服諸藥未減,宜服。藍青散,方

白話文:

治療兒童的一切丹毒,大面積的紅腫,身體像火一樣發高燒。已服用了各種藥物而未見減輕,宜服用藍青散。

配方如下

藍青,知母,梔子仁,甘草(微炙),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犀角屑,柴胡(去苗),黃芩(各一兩),赤芍藥,羚羊角屑(各三分)

白話文:

藍青、知母、梔子仁、甘草(微炙)、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寒水石、石膏、犀角屑、柴胡(去苗)、黃芩(各一兩)、赤芍藥、羚羊角屑(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蜜、生葛等汁,共一合,更煎三兩沸。放溫,無時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此藥方用料簡單,每劑一錢藥材,加一碗水煎煮,煎至藥液減少到五分之一時,去掉藥渣,加入竹瀝、蜂蜜、生葛汁等,共一合的量,繼續煎煮三兩沸。放溫後即可服用,不限服用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增減藥量。

解毒散

寒水石,滑石,石膏(各等分)

上為末。入辰砂少許,量兒大小,燈心湯下。

赤葛散,治因血熱與風熱相搏,遍身丹毒燥癢,日久不消。

赤葛(二兩),甘草(三錢)

上碎。每服二錢,無灰酒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不飲酒者,止用水一盞,入酒一大匙同煎服。

白話文:

解毒散

寒水石、滑石、石膏(各等分)

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辰砂,根據孩童的大小,用燈心草煎湯送服。

赤葛散,治療因為血熱與風熱相互作用,導致全身出現紅色斑塊、乾燥癢症,且長時間不退。

赤葛(二兩)、甘草(三錢)

打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無灰酒煎至七分滿。不限時,溫服。不喝酒的人,只用一杯水,加入一大匙酒一同煎煮後服用。

泉州大智禪師(文宥),經進必效方載神聖治小兒頭面皮膚,忽生瘡瘍火燎丹,發起赤腫暈,有碎小瘡及赤暈上瘡,初發如錢,漸暈開一二尺,良久遍身,入口耳到臟腑,即不救,此證可畏,速治之,此乃自積熱得。

甘草(一兩或半兩)

白話文:

泉州的大智禪師(文宥),研究醫術一定驗證各種良方,才用來治病,有位小孩臉部皮膚突然長了瘡瘍,像火燒一樣火紅,腫脹暈開,有碎小的瘡和紅暈,剛開始時只有銅錢大小,逐漸暈開一兩尺,不久佈滿全身,進入口耳內臟,那就沒救了,這個病症可怕,要趕快治療,這是因為積聚熱氣引起的。

上,拍破,入水一盞或半盞煎湯,溫溫,令乳母全口呷,含漱,徐徐吐,淋洗病處,以手掌與揩,不得犯指甲,仍與兒甘草湯吃,一用即不暈開,良久再淋,三用立瘥。

白話文:

取甘草,拍碎成小塊,加入一杯或半杯水煎煮成湯汁,溫一下,讓奶媽用嘴含著湯汁,慢慢漱口後吐出,然後淋在患處,並用手掌輕輕擦拭,不要讓指甲碰到患處。然後再給孩子服用甘草湯,一般一劑藥就能止暈,一段時間後再淋洗患處,連續使用三次就能痊癒。

治丹毒,並土虺咬。紅散子

茜根(半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立效。

治小兒一切丹毒通用

護火草(半兩),紫葛,硝石(各半兩)

上為末。冷水調塗,干即再塗,以瘥為度。

治小兒一切丹毒,遍身發熱。硝石散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上為末。以雞子清調,塗之。

又方

太陰玄精石(一兩),白礬(一兩)

為末。水調、塗。

治小兒諸丹,遍身如火,纏腰,即殺人。

蕓薹子(不以多少)

研細,酒調飲,兼塗丹上。一方,以酒研細,溫服,無時。

治小兒一切熱毒丹及赤腫疼痛。

大黃,馬牙硝(研。各一兩)

上,先將大黃為末,入牙硝同研,水調,塗患處。干再易之。

《簡要濟眾方》治小兒丹毒從臍中起。

灶下黃土年深者(細研)

上,以屋漏水或新汲水和成泥,貼之,干、即易。

《子母秘錄》治小兒一切丹煩。

柳葉(一斤),

上,用水一斗,煮三升。日洗七八次。

綠袍散

綠豆(五錢),大黃(二錢)

上為極細末。用生薑、薄荷汁入蜜,塗。

白玉散

白玉(即滑石),寒水石(各二錢半)

上為極細末。用醋調塗。或井水調塗亦得。

碧雪

芒硝,青黛,寒水石,石膏,朴硝,馬牙硝,甘草(各一錢)

上為極細末。敷。

冰黃散,治小兒赤瘤丹、毒丹,鈹刀子疏去瘤頭赤暈惡血毒汁。

土硝(五錢),大黃(一錢)

上為極細末。用新井水調勻,塗。

白話文:

治療丹毒,以及土虺咬傷。

茜根(半斤)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溫酒調和後服用。立即見效。

治療小兒所有類型的丹毒通用

護火草(半兩)、紫葛、硝石(各半兩)

磨成粉末。用冷水調和塗抹,乾了就再塗,直到痊癒為止。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全身發熱。硝石散

硝石(一兩)、乳香(一分)

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塗抹患處。

另一方

太陰玄精石(一兩)、白礬(一兩)

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塗抹。

治療小兒各種丹毒,全身如同火燒,纏繞腰部,即為致命。

芸薹子(用量不限)

研磨細膩,用酒調和飲用,並塗抹於患處。另一方法,將芸薹子用酒研磨細膩,溫熱後服用,無特定時間限制。

治療小兒各種熱毒丹及紅腫疼痛。

大黃、馬牙硝(研磨。各一兩)

先將大黃磨成粉末,加入馬牙硝一起研磨,用水調和,塗抹患處。乾了再換新的。

《簡要濟眾方》治療小兒丹毒從肚臍開始。

灶下黃土多年者(細研)

以上材料,用屋頂滴下的水或是新打的井水混合成泥狀,貼在患處,乾了就更換。

《子母秘錄》治療小兒各種丹毒。

柳葉(一斤)

用水十升,煮至三升。每日清洗七到八次。

綠袍散

綠豆(五錢)、大黃(二錢)

以上材料磨成極細粉末。使用生薑、薄荷汁加入蜂蜜,塗抹患處。

白玉散

白玉(即滑石)、寒水石(各二錢半)

以上材料磨成極細粉末。使用醋調和塗抹,或者用井水調和塗抹也可以。

碧雪

芒硝、青黛、寒水石、石膏、朴硝、馬牙硝、甘草(各一錢)

以上材料磨成極細粉末。外敷。

冰黃散,治療小兒赤瘤丹、毒丹,使用手術刀清除瘤頭紅色暈圈的惡血毒液。

土硝(五錢)、大黃(一錢)

以上材料磨成極細粉末。使用新鮮井水調勻,塗抹患處。

〔湯〕又敷丹毒方,只一夜消盡,用花蕊石、生薑、薄荷、自然汁調,鵝毛刷上患處,為妙。

白話文:

(湯藥)還有敷丹毒的方子,只一個晚上就消除了,用花蕊石、生薑、薄荷、自然汁調製,用鵝毛刷塗在患處,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