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幼科》~ 集之三·心臟部一 (28)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三·心臟部一 (28)

1. 噫氣

〔薛〕經曰:脾病則面黃善噫。噫者,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而為噫。又善思善味,其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經曰:脾主四肢,有是者脾也。又曰: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何謂也?竊謂上焦受氣於中焦,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為噫耳。

白話文:

(薛)經說:脾臟有病,則臉色發黃,善於打嗝。打嗝,是寒氣客居於胃,厥逆從下往上散發,又從胃部散發出來而打嗝。又多思多慮,喜歡吃有滋味的食物,其證據是臍部有動氣,按下去感覺牢固而疼痛。其病症是腹部脹滿,食物不消化,身體沉重,腰部關節疼痛,疲倦懶惰,喜歡睡覺,四肢不能收斂。經說:脾臟主掌四肢,有這些病症就是脾臟出了問題。又說:陽明、少陽、厥陰經同時發病,主要症狀是驚恐、背痛、善於打嗝。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上焦接受中焦的氣,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化穀物,所以打嗝。

中焦,亦脾胃之分也,脾土虛寒,由命門火衰,不能溫蒸水穀,古人有服菟絲子旬日間飲食如湯沃雪,亦此義也。補脾宜人參理中湯。補右腎宜用八味丸。胃氣虛不能運化水穀者,六君子加木香。鬱結傷脾者,加味歸脾湯。木剋土者,四君柴胡、升麻,兼嘈雜者,加吳茱萸、半夏。

治者審之。

白話文:

中焦,也就是脾胃的界限,脾臟虛寒,是由於命門火衰,不能溫暖蒸發水穀,古人服菟絲子旬日間飲食如湯沃雪,也是這個道理。補脾宜服人參理中湯。補右腎宜服八味丸。胃氣虛不能運化水穀的,宜服六君子湯加木香。鬱結傷脾的,宜服加味歸脾湯。若是木剋土的,宜服四君合柴胡、升麻,若兼有嘈雜的,則加吳茱萸、半夏。

理中湯吐瀉)八味丸虛羸)加味歸脾湯(驚悸)

《本事》枳殼散,治心下痞悶,或作痛多噫。

白話文:

理中湯(用於治療吐瀉)

八味丸(用於治療虛羸)

加味歸脾湯(用於治療驚悸)

枳殼(去瓤,炒),白朮(各半兩),香附子(炒,一兩),檳榔(三錢)

白話文:

  • 枳殼:去除果瓤,炒至微黃。

  • 白朮:兩半,共一兩。

  • 香附子:炒至微黃,一兩。

  • 檳榔: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米飲調下。

四味萸連丸,治腹脹噫氣吞酸,食不能化。

白話文:

上方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四味萸連丸,治療腹脹、嘔氣、吞酸,食物不易消化。

吳茱萸(炒),黃連(炒),神麯,荷葉(各等分)

上為末,煮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黃連,當量病微甚,或炒黑炒黃用之。

白話文:

吳茱萸(炒熟),黃連(炒熟),神曲,荷葉(各等量)

2. 下氣

〔薛〕劉河間云:腸胃鬱結,穀氣內發而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故喜噫下氣也。若癲癇勞瘵,氣下泄而不止者必死,乃真氣竭絕,腠理閉塞,穀氣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故從腸胃中泄出。婁全善云:下氣屬心虛。經云:夏脈者心也,心脈不及,下氣為泄者是也。經又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此平人也。

白話文:

〔薛〕劉河間說:腸胃鬱結,食物的精氣在體內聚集,而不能通暢於腸胃之外,所以喜歡打嗝和放屁。如果癲癇症和勞瘵症發作時,出現氣往下泄而不能控制的現象,那就一定是必死無疑了,那是因為真正的元氣已經枯竭,皮膚腠理閉塞,食物的精氣不能通暢於腸胃之外,所以只能從腸胃中泄出。婁全善說:放屁屬心虛。經典上說:夏脈是心脈,心脈不足,就會導致放屁,也就說屁為泄。經典上又說:飲食進入胃中,精氣從胃中分佈到五臟六腑,上輸於脾,脾把精氣散發出去,再上歸於肺,疏通管道,下輸膀胱,水精四處分佈,五臟六腑的經絡都正常運行,這就是健康的身體。

若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勞過度,致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不能輸化,故下氣也。又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陰精者,乃五穀之精,上榮心肺,以降腎肝,故曰其人壽。陽精者,乃胃中之清氣,陷入腎肝,不能升浮,上輸心肺,故曰其人夭。

白話文:

如果因為七情內傷、六淫外侵、飲食不節、房事過度,導致脾土的陰氣受傷,產生運轉功能失常,無法正常運化氣血,所以造成腹瀉。另有記載說:陰精受到滋養,人就會長壽;陽精受到損害,人就會短命。陰精是穀物中的精華,向上滋養心肺,向下滋潤腎肝,所以說這樣的人會長壽。陽精是胃中的清氣,如果陷在腎肝,不能上升浮起,向上滋養心肺,所以說這樣的人會短命。

若飲食過度,腸胃鬱結,用平胃散。癲癇勞瘵,用補中益氣湯。心氣虛弱,用補心丸。心氣虛寒,用補心湯。脾胃虛寒,用理中湯。肝木乘睥,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脾氣鬱結,用加味歸脾湯。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命門火衰,用八味丸。腎氣不足,用六味地黃丸。大凡噫氣下氣者,其脈不及本位,內經云:短則氣病。

以其無胃氣也。諸病見此脈難治,但純補胃氣為善。

白話文:

如果飲食過量,腸胃阻塞,使用平胃散。癲癇和癆症,使用補中益氣湯。心氣虛弱,使用補心丸。心氣虛寒,使用補心湯。脾胃虛寒,使用理中湯。肝木剋制脾土,使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脾氣鬱結,使用加味歸脾湯。脾氣下陷,使用補中益氣湯。命門火衰,使用八味丸。腎氣不足,使用六味地黃丸。凡是打嗝和放屁的人,他們的脈搏都不到位,內經上說:脈搏短就是氣病。

平胃散不能食)補心丸即茯神散為丸,方見驚悸)補心湯痞)理中湯吐瀉),加味歸脾湯驚悸)八味丸(不能食)

白話文:

  • 平胃散:不能服用。

  • 補心丸:就是茯神散做成的丸劑,方子用於治療驚悸。

  • 補心湯:痞證。

  • 理中湯:吐瀉。

  • 加味歸脾湯:驚悸。

  • 八味丸:不能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