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三·心臟部一 (27)
集之三·心臟部一 (27)
1. 盜汗
睡則汗出,寤則自收也。錢氏曰:小兒睡而自汗出者,肌肉虛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出者,香瓜丸主之,上至胃下至臍,此胃虛也,當補脾,益黃散主之。〔薛〕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蓋陽為衛氣,陰為榮血,血之所主心也,所臟肝也,熱搏於心,故液不能內斂而外泄於皮膚,人臥則靜而為陰,覺則動而為陽,故曰自汗屬陽,盜汗屬陰也,多因心腎不交,水火不能既濟,腎虛則閉藏之令失守,故有是證,宜用六味丸、十全大補湯。血虛內熱者,當歸六黃湯。
心經有熱者,導赤散。肝經虛熱者,六味地黃丸。血脫盜汗者,當歸補血湯。肝膽風熱者,柴胡清肝散。食積內熱者,二陳、枳實、山梔。胃氣虛熱者,六君子湯及浮麥散。血氣俱虛者,人參養榮湯。餘證見自汗,當參覽之。〔曾〕有夜睡中而汗自出者,名盜汗。此因陽虛所致,久不已者令人羸瘠枯瘦,心氣不足,津液妄出故也,用茯神湯加黃耆,水薑棗燒鹽湯服。
〔錢〕黃耆散,治虛熱盜汗。
牡蠣(煅),黃耆,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煎服,不拘時。
白朮散,治自汗、盜汗。
白朮(三兩),小麥(一合,炒)
用水一鍾半,煮乾去麥為末。以綿黃耆煎湯,量兒大小調服。忌蘿蔔辛辣炙爆之類,乳母尤忌。又,團參湯亦治盜汗。
嘗歸六黃湯,治血虛盜汗,內熱晡熱者。
當歸,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炒,三錢),黃連(炒黑),黃柏(炒黑),黃芩(炒黑。各三分),黃耆(炒,五分)
上,水煎服。
沉香鱉甲丹,治潮熱盜汗。
沉香,草龍膽,當歸(洗,焙乾),鱉甲(童子小便浸一宿,去裙襴,酥炙黃),綿黃耆(銼。各一兩),川黃連,川大黃(微炮。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用麥門冬去心煎湯下,量兒大小加減。
蓯蓉丹,治血少肌瘦盜汗。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火炙令乾),鱉甲(塗酥炙黃,去裙襴。各一兩),當歸,綿黃耆,何首烏(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溫米飲下,食前,量兒大小加減。
升麻湯,治肌熱盜汗。
川升麻,綿黃耆,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熟乾地黃(半兩),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天竺黃,牡蠣粉(各半兩,研勻)
上件,通拌勻。每服半錢至一錢,煎竹葉湯調下。
牡蠣散,止盜汗。
牡蠣粉(二兩),麻黃根(為末),赤石脂(細研),糯米粉(各一兩),龍腦(一錢,研)
上件,再研,拌勻。每用一匙頭,新綿包,每日及夜,常常撲身體頭面有汗處。
虎杖散,治實熱盜汗。虎杖,水煎服,量多少與之,無時。
〔海〕晉郎中子,自嬰至童,盜汗凡七年矣,諸藥不效。予與涼膈散、三黃丸,三日病已。蓋腎為五液,化為五濕,相火逼腎,腎水上行,乘心之虛,而入手少陰,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不勝已也,皮毛以是而開,腠理玄府不閉,而為汗出也。出於睡中者為盜汗,以其覺則無之,故經曰:寢汗憎風是也。
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相火退,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則腎水還本臟,玄府閉而汗為之自已。
〔曾〕有小兒,無疾睡中遍身汗出如水,覺而經久不幹,此名積證盜汗,脾冷所致,用三稜散,水煨姜煎服,次投益黃散、參苓白朮散。
三稜散(癖積)
有時時冷汗微出,髮根如貫珠,面額上濈濈然,此為驚肝證,宜鎮驚丸或琥珀抱龍丸,及茯神湯加麻黃根,水煎服,取效。
鎮驚丸,琥珀抱龍丸,茯神湯(三方並見驚搐)
白話文:
盜汗
睡著時出汗,醒來就停止,這叫做盜汗。錢乙說,小孩睡著時自己出汗,是肌肉虛弱的表現,可以用止汗散來治療。如果全身都出汗,則用香瓜丸,汗從胃以上到肚臍以下,這代表是胃虛,應該補脾,用益黃散治療。薛立齋認為,自汗是陽氣虛弱,盜汗是陰氣虛弱。陽氣是衛氣,陰氣是營血,血的主管是心,儲藏的臟腑是肝。如果熱邪侵襲心臟,就會導致液體不能收斂而從皮膚洩出。人睡著時是靜的,屬於陰;醒來時是動的,屬於陽。所以說自汗屬於陽虛,盜汗屬於陰虛。大多是因為心腎不交,水火不能互相協調。腎虛就會失去閉藏的功能,所以才會出現盜汗。應該用六味丸或十全大補湯來治療。血虛內熱的,應該用當歸六黃湯。
心經有熱的,用導赤散。肝經虛熱的,用六味地黃丸。血虛導致盜汗的,用當歸補血湯。肝膽風熱的,用柴胡清肝散。因為食物積滯導致內熱的,用二陳湯、枳實和山梔。胃氣虛熱的,用六君子湯和浮麥散。氣血都虛弱的,用人參養榮湯。其他症狀與自汗相似的,可以參考自汗的治療方法。曾氏認為,在晚上睡覺時出汗,叫做盜汗。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引起的。如果長期這樣,會使人消瘦虛弱,因為心氣不足,津液妄自外洩。可以用茯神湯加黃耆,用水、薑、紅棗和鹽煮水服用。
錢氏的黃耆散,治療虛熱盜汗:
將煅牡蠣、黃耆和生地黃等量磨成粉末,用水煎服,不拘時間服用。
白朮散,治療自汗和盜汗:
用白朮三兩和小麥一合(炒過)加一碗半的水煮乾,去掉麥子,把剩餘的藥材磨成粉末。再用綿黃耆煎湯,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服用。忌吃蘿蔔、辛辣和燒烤之類的食物,哺乳期的母親尤其要注意。此外,團參湯也可以治療盜汗。
當歸六黃湯,治療血虛盜汗,以及內熱在午後加重的症狀:
用當歸和熟地黃各五分,生地黃(炒過)三錢,黃連(炒黑)、黃柏(炒黑)和黃芩(炒黑)各三分,黃耆(炒過)五分,用水煎服。
沉香鱉甲丹,治療潮熱盜汗:
用沉香、草龍膽、當歸(洗過焙乾)、鱉甲(用童子小便浸泡一晚,去除邊緣,再用酥油炙烤至黃)、綿黃耆(切碎)各一兩,川黃連和川大黃(微微炮製過)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麥門冬去心煎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
蓯蓉丹,治療因為血少導致肌膚消瘦的盜汗:
用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刮去皺皮,用火烤乾)和鱉甲(塗酥油炙烤至黃,去除邊緣)各一兩,當歸、綿黃耆和何首烏各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在飯前服用,根據小孩的大小調整劑量。
升麻湯,治療肌肉發熱的盜汗:
用川升麻、綿黃耆和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熟乾地黃半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再用天竺黃和牡蠣粉各半兩,研磨均勻,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用煎好的竹葉湯調服。
牡蠣散,止盜汗:
用牡蠣粉二兩,麻黃根(磨成粉末)、赤石脂(研磨細)和糯米粉各一兩,龍腦(研磨細)一錢,將以上藥材再次研磨,混合均勻。每次用一匙,用新棉布包裹,每天和晚上,常常撲在身體頭面出汗的地方。
虎杖散,治療實熱盜汗:
用虎杖,用水煎服,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量,不拘時間服用。
海藏說,晉郎中的兒子,從小到大,盜汗持續了七年,各種藥都沒效果。我給他用了涼膈散和三黃丸,三天病就好了。因為腎是五液的來源,會化成五種濕氣。相火逼迫腎臟,腎水向上走,侵入心臟,導致心火上炎,欺負肺臟,因此皮膚毛孔張開,汗液外泄。在睡覺時出汗的叫做盜汗,因為醒來就沒有了,所以說:睡覺出汗怕風。
先用涼膈散瀉掉胸中的相火,相火退了,再用三黃丸瀉掉心火以幫助陰氣,這樣腎水就能回歸本臟,毛孔閉合,汗也就自然停止了。
曾氏說,有的小孩,沒有生病卻在睡覺時全身出汗像水一樣,醒來後很久都乾不了,這叫做積食引起的盜汗,是因為脾虛寒冷導致的。用三稜散,用水和煨過的薑一起煎服。然後再用益黃散和參苓白朮散。
三稜散(治療積食):
有時會微微出冷汗,頭髮根部像是掛著水珠,額頭上濕漉漉的,這是驚肝的症狀,應該用鎮驚丸或琥珀抱龍丸,以及茯神湯加麻黃根,用水煎服,效果會很好。
鎮驚丸、琥珀抱龍丸、茯神湯(這三個方子在治療驚搐的章節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