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33)
集之二·肝臟部 (33)
1. 通治急慢驚
上各味,不可短少分釐,碾為極細末,用粉甘草八兩銼碎,以水四大碗,熬膏二盞,入藥末為丸,每一丸五分重,金箔為衣,外用黃蠟包之。一料二百丸。
又,琥珀抱龍丸,治病法如前。
琥珀(一兩五錢,研),牛黃(一錢,研),人參,檀香,白茯苓(各一兩半),硃砂(研),珍珠(各五錢研),枳殼,枳實,牛膽南星,天竺黃(各一兩),山藥(十兩),甘草(三兩,以上各為細末),金箔(四百片),蜂蜜(二斤),黃蠟(二十五斤)
此藥,一料五百丸,每丸五分重。專治嬰孩小兒諸驚,四時感冒,瘟疫邪熱,煩躁不寧,痰嗽氣急,瘡疹欲出發搐,並皆治之。其藥性溫平,不寒不燥,驅風化痰,鎮心解熱,安魂定驚,和脾健胃,添益精神,蔥白煎湯或薄荷湯下。痰壅咳甚,生薑湯下。痘疹見形有驚,白湯下。
心悸不安,燈心湯下。並不拘時服。初生數月者,每丸作四次服,或三分之一,或半丸,數歲者,每服一丸。更量兒大小,加減酌用可也。
〔世〕奪命散,治急慢驚風,諸藥無效,此藥隨手奏功。
白附子(三錢),黑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急驚不用。),南星(炮,一兩),天麻(三錢),辰砂(另研,二錢半),防風,半夏(各半兩),全蠍(去毒,七枚),蜈蚣(炙,一條),麝香(半錢),殭蠶(炒慢驚不用。)
上為末。三歲兒半錢,薄荷、生薑自然汁加好酒、沸湯各少許調服。急驚加輕粉、腦子各少許。
太乙保生丹(見慢驚)
〔湯〕治慢驚甚驗。
赤腳蜈蚣(酒炙,一條),白殭蠶(炒,七條),辰砂(另研,一字),全蠍(用薄荷葉包炙,七枚),青州白丸子(三十丸)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慢驚,人參、麥門冬湯調下。急驚,加腦子、牛黃各少許,金銀薄荷湯調下。
〔羅〕,天麻散,治小兒急慢驚風,及大人中風涎盛,半身不遂,言語艱澀,不省人事。
半夏(七錢),天麻(二錢半),甘草(炙),茯苓,白朮(各三錢)
上,用水一盞,入瓷罐內煮藥,令水乾,將老薑三錢同煮,候乾,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薑棗湯調下。
雄黃散,主暴中急慢驚風,齁䶎痰涎滿口,及雨侵閉汗不通,或涼或熱,坐臥生煩。
雄黃(紅亮者,二錢半),白藥(去黑皮),川烏頭(炮裂,去皮臍),草烏頭(炮裂,去皮),天麻(明亮者),川芎(五味各半兩)
上,除雄黃外,五味銼焙,同雄黃為末。驚風痰湧,每服半錢或一錢,用薑汁茶清調下。發汗,薑蔥薄荷水煎。並投三服取效。
〔經〕治驚風墜涎。天南星一個重一兩者,換酒浸七伏時取出,新瓦上炭火炙乾烈,地上去火毒,搗末,入硃砂二錢半,研為細末。每服五分,荊芥湯空心及午時各調下一服。
白話文:
通治急慢驚
將以上各種藥材,絕對不能短少任何一點分量,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另取粉甘草八兩切碎,用四大碗水熬成兩小碗濃膏。將藥粉加入濃膏中製成藥丸,每丸重五分,外層裹上金箔,再用黃蠟包起來。一劑可製成兩百顆藥丸。
另外,琥珀抱龍丸的製藥方法與上述相同。
琥珀(一兩五錢,研磨)、牛黃(一錢,研磨)、人參、檀香、白茯苓(各一兩半)、硃砂(研磨)、珍珠(各五錢,研磨)、枳殼、枳實、牛膽南星、天竺黃(各一兩)、山藥(十兩)、甘草(三兩,以上各磨成細粉),金箔(四百片),蜂蜜(二斤),黃蠟(二十五斤)。
此藥一劑可製成五百顆藥丸,每顆重五分。專門治療嬰幼兒的各種驚風,以及四季感冒、瘟疫引起的邪熱、煩躁不安、咳嗽有痰、呼吸急促、麻疹將發作時的抽搐等症狀,都能夠治療。此藥藥性溫和,不寒不燥,能驅散風邪、化解痰液、鎮靜心神、退熱解毒、安定魂魄、止驚,同時調和脾胃、增強精神。可使用蔥白煎湯或薄荷湯送服。若痰多咳嗽嚴重,則用生薑湯送服。若麻疹出現時有驚厥,則用白開水送服。
若心悸不安,則用燈心草湯送服。服藥時間不拘。剛出生的嬰兒,每次可將一顆藥丸分成四次服用,或服用三分之一,或半顆;數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顆。可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世〕奪命散,治療急性和慢性驚風,若其他藥物無效,此藥能立即見效。
白附子(三錢)、黑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半兩,急驚不用)、南星(炮製,一兩)、天麻(三錢)、辰砂(另外研磨,二錢半)、防風、半夏(各半兩)、全蠍(去除毒性,七枚)、蜈蚣(烤過,一條)、麝香(半錢)、殭蠶(炒過,慢性驚風不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三歲的兒童服用半錢,用薄荷、生薑的自然汁加入少許好酒和沸水調和後服用。急性驚風可加入少許輕粉和冰片。
太乙保生丹(配方見於治療慢性驚風的內容中)
〔湯〕,治療慢性驚風非常有效。
赤腳蜈蚣(用酒浸泡後烤過,一條)、白殭蠶(炒過,七條)、辰砂(另外研磨,少許)、全蠍(用薄荷葉包起來烤過,七枚)、青州白丸子(三十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治療慢性驚風,用人參、麥門冬湯調服。治療急性驚風,加入少許冰片、牛黃,用金銀花薄荷湯調服。
〔羅〕,天麻散,治療小兒急性和慢性驚風,以及成年人中風導致口涎增多、半身不遂、說話困難、意識不清等症狀。
半夏(七錢)、天麻(二錢半)、甘草(烤過)、茯苓、白朮(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加入一碗水中,放入瓷罐內煮,直到水煮乾。再加入老薑三錢一起煮,直到水乾,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薑棗湯調服。
雄黃散,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急性和慢性驚風,以及呼吸急促、痰涎滿口,或因雨淋而汗出不暢,或忽冷忽熱、坐立不安等症狀。
雄黃(紅色且光亮的,二錢半)、白藥(去除黑皮)、川烏頭(炮裂,去除皮和臍)、草烏頭(炮裂,去除皮)、天麻(明亮者)、川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除了雄黃之外,將其他五味切碎烘烤,再與雄黃一起研磨成粉末。治療驚風痰多,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用薑汁茶清調服。發汗時,用薑蔥薄荷水煎服。服用三次即可見效。
〔經〕,治療驚風導致的流口水。取一個重約一兩的天南星,用酒浸泡七次,取出後放在新瓦上用炭火烤乾,再放在地上除去火毒,搗成粉末,加入硃砂二錢半,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分,用荊芥湯在空腹時和午時各調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