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二·肝臟部 (26)

回本書目錄

集之二·肝臟部 (26)

1. 慢脾風

上碎。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姜三片,冬瓜子仁五拾粒、掐碎,慢火煎七分,空心,緩投服之。急必吐。

沉香飲,治吐痢後神昏倦怠,飲食減少,脾胃氣虛,水穀不化,或隨時直五心煩熱,盜汗常出,或聞食心惡。

沉香,丁香,南木香,藿香葉(各二錢半),陳皮(去白),白朮,半夏(湯洗七遍,薑汁製),白茯苓(去皮),肉豆蔻(各五錢),粉草(炙,三錢),

上除沉香、丁香、木香不過火,餘七味或曬或焙,仍同三味研為細末。每服半錢至一錢,用紫蘇、木瓜煎湯,空心調服,棗湯亦好。

天麻飲,治諸般風搐,不省人事。

天麻(明亮者),川烏(炮製,去皮臍。各七錢)

上銼。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慢火煎若稀糊,無時勤與溫服。

〔薛氏方〕

朮附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轉側,不嘔不渴,大便堅硬,小便自利。及風證頭目眩重等證。

白朮(四兩),甘草(炒二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為末。入附子每服三錢,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愚按:附子溫中回陽,為慢脾之聖藥也,如元氣未脫,用之無有不應,須用每隻重一兩三四錢,端正不尖,底平,周圍如蓮花瓣者佳,否則誤用川烏也。製法,切去皮尖,以童便浸之,秋冬七日,春夏五日,每日一換,浸畢,切作四塊,以濕草紙包數層,微火煨半日,取出切開,無白星為度,如急用,炮至裂紋,即投童便中,良久浸透,切片,如色白,再微炙之。氣脫甚者急,生用,亦效。

太乙保生丹,治慢驚尚有陽證者。

全蠍(青者,十四個),白附子(生用),真殭蠶,牛膽南星,蟬殼,琥珀,防風,硃砂(各一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二丸,薄荷湯化下。

聚寶丹,治慢驚。

人參,茯苓,琥珀,天麻,真殭蠶,全蠍(炙),防風,牛膽南星,白附子(生用),烏蛇肉(酒浸,焙一錢),硃砂(半錢),麝香(少許)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湯下。

金箔鎮心丸,治風壅痰熱,心神不寧,驚悸煩渴,唇焦頰赤,夜臥不安,譫語狂妄。

硃砂(一兩),白茯苓,人參,甘草(各半兩),山藥(一兩半),片腦,牙硝(各一錢半),麝香(五分),金箔(十二帖),草紫河車(二錢半,黑豆煎者)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用五錢,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含化亦得。

天南星散,治慢驚,驅風豁痰。

南星(重八九錢者一個,掘地坑深尺許,先用炭五斤燒通紅,以好米醋一碗灑坑中,即投南星,以火炭密蓋,又用盆覆,時許取出)

上為末,入琥珀、全蠍各一錢。每服二字,煎生薑、防風湯下。

白話文:

慢脾風

將藥材弄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一大碗水,加入三片生薑、五十粒冬瓜子仁(掐碎),用小火煎煮至剩七分,空腹時慢慢地服用。如果太快服用,容易會吐出來。

沉香飲,治療嘔吐腹瀉後精神不振、疲倦無力、食慾減退,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或者時常感到心煩發熱,盜汗不斷,或者聞到食物就覺得噁心。

藥材包括:沉香、丁香、南木香、藿香葉(各二錢半)、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白朮、半夏(用湯洗七次,並用薑汁製過)、白茯苓(去除外皮)、肉豆蔻(各五錢)、炙甘草(三錢)。

將除了沉香、丁香、木香以外的七種藥材曬乾或烘乾,再與沉香等三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用紫蘇、木瓜煎湯,空腹調服,用棗湯也可以。

天麻飲,治療各種風引起的抽搐,不省人事。

藥材包括:明亮的天麻、炮製過的川烏(去除外皮和臍,各七錢)。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用小火煎煮成稀糊狀,隨時多次溫服。

〔薛氏方〕

朮附湯,治療風濕相搏,身體煩悶疼痛,不能轉身側臥,沒有嘔吐或口渴,大便乾硬,小便正常。以及風證引起的頭暈、頭重等症狀。

藥材包括:白朮(四兩)、炒甘草(二兩)、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和臍,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加入附子粉三錢,加入五片生薑、一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我認為,附子是溫暖中焦、恢復陽氣的良藥,對於元氣尚未完全耗竭的情況,使用它都能見效。挑選附子時,要選用每隻重約一兩三四錢,外形端正不尖,底部平坦,周圍像蓮花瓣的才好,否則會誤用成川烏。附子的炮製方法是,切去附子的尖端,用童子尿浸泡,秋冬季浸泡七天,春夏季浸泡五天,每天更換一次童子尿。浸泡後,將附子切成四塊,用濕草紙包數層,用微火煨半天,取出切開,沒有白星就表示炮製完成。如果急用,可以用火炮製到出現裂紋,立即投入童子尿中,浸泡透後切片,如果顏色發白,可以再稍微烤一下。元氣衰竭嚴重的情況,可以急用生附子,也有療效。

太乙保生丹,治療慢驚,而且還有陽證表現的。

藥材包括:全蠍(青色的,十四個)、生白附子、真殭蠶、牛膽南星、蟬蛻、琥珀、防風、硃砂(各一錢)、麝香(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外層包上金箔。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薄荷湯送服。

聚寶丹,治療慢驚。

藥材包括:人參、茯苓、琥珀、天麻、真殭蠶、炙全蠍、防風、牛膽南星、生白附子、酒浸後烘乾的烏蛇肉(一錢)、硃砂(半錢)、麝香(少量)。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兩丸,用菖蒲湯送服。

金箔鎮心丸,治療風邪、痰熱壅盛,引起的心神不寧、驚悸、煩渴、嘴唇焦裂、臉頰發紅、夜間睡眠不安、說胡話、狂躁等症狀。

藥材包括:硃砂(一兩)、白茯苓、人參、甘草(各半兩)、山藥(一兩半)、冰片、牙硝(各一錢半)、麝香(五分)、金箔(十二帖)、用黑豆煎製的紫河車(二錢半)。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每五錢藥材做成五十丸,外層包上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也可以直接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天南星散,治療慢驚,驅風、化痰。

藥材包括:選用重約八九錢的天南星一個,挖一個深約一尺的坑,先用五斤炭燒紅,然後倒入一碗好米醋到坑裡,立即將天南星放入,用炭火蓋嚴,再用盆子蓋住,過一段時間取出。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琥珀、全蠍各一錢。每次服用二字(古代的計量單位),用煎好的生薑、防風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