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1)

1. 補虛

〔潔古〕,黃耆湯,治小兒咳嗽喘逆,身熱鼻乾燥者,是熱入肺經,為客熱,呷呀有聲。

黃耆(二兩),人參(二錢半),地骨皮(五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二錢半)

上㕮咀。水煎。放溫,頻頻服之。

〔海藏〕,加味四君子湯,治涎嗽。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半夏曲(減半)

水煎服。

又治咳嗽,用四君子末,煎紫蘇湯調下。

〔張渙〕,蟬殼湯,治肺氣不利病。

蟬殼(微炒),五味子(湯洗七次,焙乾),人參(去蘆。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甘草(炙。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煎生薑湯調下。

白朮五味湯方,治咳逆氣逆上喘。

五味子,白朮,丁香,人參(去蘆頭),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土,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生薑三片,煎至四分,去滓放溫,令時時呷之。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

人參,橘紅,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五味子(炒),天門冬(去心),青皮(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錢)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白話文:

[補虛]

[李杲],黃耆湯,治療小兒咳嗽氣喘,身體發熱、鼻子乾燥的症狀,這是熱邪侵入肺經,屬於外來的熱邪,呼吸時會有痰聲。

藥方組成:黃耆(二兩),人參(二錢半),地骨皮(五錢),桑白皮(三錢),甘草(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煮。放溫後,多次頻繁服用。

[王海藏],加味四君子湯,治療流涎咳嗽。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杏仁,桑白皮(各等量),半夏曲(減半量)。

用水煎服。

另外,治療咳嗽,也可用四君子湯的藥末,用紫蘇湯調服。

[張渙],蟬殼湯,治療肺氣不順暢的疾病。

藥方組成:蟬蛻(稍微炒過),五味子(用湯洗七次,烘乾),人參(去除蘆頭。各一兩),陳皮(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部分,烘乾),甘草(炙烤。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生薑湯調服。

白朮五味湯,治療咳嗽氣逆、氣喘上逆。

藥方組成:五味子,白朮,丁香,人參(去除蘆頭),款冬花(各半兩),細辛(去除泥土,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八分煎煮至四分,去除藥渣,放溫後,隨時少量喝。

人參平肺散,治療心火克制肺氣,引起的咳嗽氣喘、嘔吐、痰多、胸悶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橘紅,甘草(炙烤),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過。各七分),五味子(炒過),天門冬(去除內心),青皮(各四分),桑白皮(炒過,一錢)。

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