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2)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2)

1. 收澀

細辛五味子湯,治肺經不足,胃氣怯弱,或冒風邪,或停寒有飲,咳嗽倚息,不得安臥,胸滿短氣,乾嘔作熱,嗽唾結痰,或吐涎沫,頭目昏眩,身體疼重,語聲不出,痛引胸脅,不問新久,並宜服之。

細辛(去苗土),半夏(湯泡。各一兩),罌粟殼(去帶蓋,炒),五味子(各三兩),烏梅(去核),甘草(炙。各一兩半),桑白皮(炒,六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這個叫做「細辛五味子湯」的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肺部虛弱,胃氣不足,或是因為感受風邪,或是體內停滯寒氣和痰飲所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難,躺臥不安,胸悶、呼吸短促,想吐、發熱,咳嗽痰多,或是吐出涎沫,頭暈眼花,身體沉重疼痛,說不出話,疼痛牽引到胸脅等症狀,不論病程長短都可以服用。

藥方組成包括:細辛(去除根莖和泥土)、半夏(用熱水浸泡,各一兩),罌粟殼(去除頂蓋,炒過)、五味子(各三兩),烏梅(去除果核)、甘草(炙燒過,各一兩半),桑白皮(炒過,六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加入生薑五片,煎煮到剩六分,去除藥渣後溫服。